雨、污水管道改迁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深圳春风隧道土建工程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

(Q3al+pl)、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及场内下伏基岩,沿线地质具体情况见1-3-1、1-3-2、1-3-3地质纵剖面图。

盾构段隧道掌子面地层多为粗粒花岗岩、构造碎裂岩、凝灰质砂岩、片岩、变质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隧道存在部分上软下硬地层、断层破碎带,全断面岩层占全线80%以上,勘查区内下伏基岩自西向东分布有不同形状、大小断裂带共11条,编号为编号F4、F5、F6、F8、F9、Fsb、Fh1n、Fyhn、Fbj、F201、F203等。

地质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主要是人工填土(石)层(Q4ml)、海陆相交互沉积层(Q4m)、全新统冲-洪积沉积层(Q4al+pl)、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和残积土层(Qel)等共5大层。

(2)花岗岩(γ53(1))

为燕山晚期侵入岩,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该层岩受构造影响,强度变得较低,颜色没有常见粗粒花岗岩新鲜,节理裂隙面见绿泥石化。

(3)侏罗系塘下组的凝灰质砂岩(J1-2t) 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 (4)石炭系测水组(C1c)变质砂岩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等,细粒或局部碎裂结构,层状构造,泥质或钙质胶结。受早期构造影响,岩面有挤压痕迹。

(5)石炭系测水组(C1c)片岩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等,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6)早期构造形成并胶结较好的碎裂岩(F)

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云母等,钙质、硅质胶结,胶结较好,强度较大,具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三大特点。

2.3.4、地质特征

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年代成因、岩性组合及地层岩土工程特征,春风隧道所在场区上覆为第四系松散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岩、石炭系测水组变质砂岩、片岩,侏罗系塘下组凝灰质砂岩、以及早期构造胶结形成的碎裂岩。第四系松散层主要由人工填土层、海陆相冲洪积层及残积层等组成。

2.3.5、地震基本烈度

5 深圳春风隧道土建工程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

根据《深圳市地震烈度区划图》,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划分本区为地震烈度Ⅶ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特征周期为0.35s,平均卓越周期为0.296s。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现代地震活动多以微震和弱震为主,具有频率高、烈度小、震源浅等特征。从区域地质及地震的角度来看,本工程评估区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断裂活动性较弱,未发现全新世以来的深大活动断裂,不具备形成中、强地震危险地段的地质背景。

2.3.6、特殊性岩土

特殊性岩土主要有人工填土层、淤泥质粘性软土、风化岩、地质断层等。

人工填土层:成分复杂,软硬不均,主要呈稍密状,局部为松散,基坑开挖时为坑壁软弱土,易造成坍塌及不均匀沉降。

淤泥质粘性软土:线路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呈软~流塑状态,有高压缩性、抗剪强度底等特点,为基坑开挖软弱土体,施工中易产生侧滑和地面沉降。

风化岩:中等、微风化岩,沿线普遍分布,埋深起伏较大,该两层还具有软硬不均的特点,局部地段甚至夹有强风化夹层,对盾构施工有不利影响。

地质断层:主要有构造角砾岩和糜棱岩两种岩层,这两层岩体一般将中风化、微风化岩体切断,造成岩体破碎,软硬不均,给盾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2.3.7、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沿线既有工程资料分析,沿线不良地质现象有:砂土液化、风化沟槽、球状风化体及风化岩块为线路穿越区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

(1)砂土液化:场地内分布的新近冲积粉砂层②1、细砂(含淤泥)层②3、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的细砂(含淤泥)层③2初步判定具可液化性;中砂⑥3、砾砂层⑥5为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