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高二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测验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机物在适量的浓度时,不能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COONa

A.苯酚溶液 B.乙醇溶液 C.乙酸溶液

—OOCCH3

D.乙酸乙酯溶液

—COONa —OH

2.将 转变为 的方法为: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

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HCl

C.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

D.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3. 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 , lmol A与足量的

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B.7mol C.8mo1 D.9mo1

4.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比加热前增加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5.分子式C4H8O2的有机物与硫酸溶液共热可得有机物A和B。将A氧化最终可得C,且B和C为同系物。若C可发生银镜反应,则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HCOOCH2CH2CH3 B.CH3COOCH2CH3

C.CH3CH2COOCH3 D.HCOOCH(CH3)2

6.某一溴代烷水解后的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 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4种不同的醛,该一溴代烷的分子式可能是

A.C4H9Br B.C5H11Br C.C6H13Br D.C7H15Br

7.分子式为CNH2NO2的羧酸和某醇酯化生成分子式为CN+2H2N+4O2的酯,反应所需羧酸和醇的质量比为

1∶1,则该羧酸是

A.乙酸 B.丙酸 C.甲酸 D.乙二酸

B.

C. D.

8.能与Na反应放出H2,又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pH试纸变色的物质是

A.CH2=CH-COOH B.CH2=CH-CH2OH

C.CH2=CH-CHO D.CH2=CH-COOCH3

9.下面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

A.

类型不同的是:

A.CH3CH2OH + 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

浓H2SO4

B.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C.2CH3CH2OH

浓硫酸 140℃ CH3CH2OCH2CH3 + H2O

D. CH3CH2OH + HBrCH3CH2Br + H2O

HO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CHCH2COOHOH,它

①加成 ②消去 ③水解 ④酯化 ⑤氧化 ⑥加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11.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制得:

H2SO4(浓) Br2(CCl4)

C4H10O C4H8 C4H8Br2(丙)

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CH3CH2CHBrCH2Br B.CH3CH(CH2Br)2

C.CH3CHBrCHBrCH3 D.(CH3)

2CBrCH2Br

12.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7% B.28% C.54% D.无法计算

13.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

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溶于有机溶剂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生素P最多可以和4molNaOH反应

14.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3)3COH B.(CH3CH2)2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15.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其水溶液显强酸性,俗称石炭酸

B.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C.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

65℃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不会放出二氧化碳

16.用18O标记的CH3CH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C、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

高二(___)班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

二.简答题(共24分)

17.(4分).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填写相应的字母) 。

浓硫酸

A. + HNO3 ───→ ―NO2 + H2O

50~60℃

B.CH3CH2CH2CHCH3H2O

浓硫酸 △ CH3CH2CH=CHCH3 +

OH

C.2CH3CH2OH

浓硫酸 140℃ CH3CH2OCH2CH3 + H2O

D.(CH3)2CHCH=CH2 + HI → (CH3)2CHCHICH3 + (CH3)2CHCH2CH2 I

(多) (少)

E.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浓硫酸 △

RCOOCH2 CH2OH

F. RCOOCH+ 3H2O CHOH

浓硫酸 △ 3RCOOH +

RCOOCH2 CH2OH

18、(3分)用工业酒精制造的假酒中通常含有 ;福尔马林溶液的 溶质是 ;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为了杀灭空气中病菌人们常通过熏_ 酸作为家庭预防手段之一。

19.(9分)在某有机物A的分子中,具有酚羟基、醇羟基、 羟基等官能团,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①A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A跟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A在一定条件下跟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0分)右图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装置。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轻轻地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______气味。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机合成题(共22分)

21.(17)(1)A、B的结构简式为:A___(18分)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RCH2CHO+R'CH2CHO①RCH2CHCHCHO△OHR'②RCH2CHCCHOR'

物质B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下图(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

Br2/CCl4银镜反应C△(C9H8O2)EDNaOH/乙醇△FACH3CHO①△②BH2/催化剂,△浓H2SO4△H2/催化剂,△H(C18H20O2)G

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G、D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够与1mol F发生反应的H2

的最大用量是:_______。

(4)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金属反应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

( l )由苯丙酸诺龙的结构推测,它能 (填代号)。

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与Na2CO3

溶液作用生成CO2

苯丙酸诺龙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提示:已知反应

据以上信息回答(2 )~ ( 4 )题: ( 2 ) B→D 的反应类型是 。

( 3 ) C 的结构简式为 。

( 4 ) F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烃的含氧衍生物测验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C C B C B B B B C C C A C

三、简答题

17.ACEF(全对5分,少选一个或多选一个扣1分)

CH3—OH

19.(每个方程式3分) OH CH3—

O

+ 2NaOH

—C—ONa

O

—C—OH + 2H2O

OH ONa

CH3—OH

O

—C—OH OH

CH3—OH

O

+ NaHCO3

—C—ONa

OH

+ H2O

CH3—OH

+ 6Na

2

CH3—ONa

O

2

O

—C—ONa

—C—OH

+ 3 H2↑

OH ONa

20.(1)浓H2SO4慢慢倒人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 (2)加热不均匀 (3)①催化剂 ②吸水剂:吸收生成的水,有利于平衡向酯化方向移动 (4)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去酯中混有的酸和醇,使其容易分层 (5)小;果香 (6)乙醚(每空1分)

四、有机合成题

21.(1)分)

CHO(2分), CHCHCHO(2

(2)CH2CH2COOH +

HOCH2CH2CH2浓H2SO4加热

CH2CH2COOCH2CH2CH2 + H2O(4分)

(3)5 (2分)

(4)

CH2CHCH3

OH

OHCHCH2CH3

CH3CH3CHCH2OHCOH

CH3(每个2分)

22.( 1 ) a 、b

( 2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 3 )

( 4 )

。。

. . 。。 . .

对怎样提高高考理综化学成绩看法和建议

最近,有位同事希望我对他正在读高三的孩子对化学复习提提建议,我想到了以下看法和建议,不知妥否?愿与同行们交流。

理综化学总分在110分左右,平时模拟考试达不到80分,应有待提高。

高考理综试卷比较平稳,题型就那么几种,一卷是选择题,二卷通常有无机推断题、实验题、理论简答题、计算题、有机推断题。要达到高考成绩80分,选择题只要达到36分以上,力求满分(模拟题通常难度大些,得分率低些),二卷达到40分以上。如果复习时,方法得当,肯花精力,一般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要再提高一步,难度就要大些。

平时模拟考试达不到80分,存在的问题一般是:基础不扎实,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记住,一些重要的概念模糊不清,表达不规范,有些已掌握的知识在综合题中出现不会灵活运用。解决了这些问题,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要学会发现问题。哪些知识没有记住,哪些概念模糊,哪些问题表达不规范。不看书,不做题,不考试,特别是不做题,不考试,不容易发现具体问题。化学这门学科,虽然要记得知识点很多,但靠死记硬背没有用。要学会在练习、考试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看书,翻资料,有意识的矫正一些不规范的表达。因此,必须重视做题。通过做题发现问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通过做题学会运用。

做题要花时间,高三时间紧,必须提高做题效率,题目不是做得越多成绩一定越好。认真处理老师布置的题,比分不清题目的难易,盲目多做题效果好。

只要不是考试,做题时要学会看书,查资料,尽量不要蒙。考试后,也应尽可能及时看书,查资料,明确习题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准备一本记错本,对做题中发现的错误,知识漏洞,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记在记错本上;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做错的题按无机推断题、实验题、理论简答题、计算题有机题分类剪贴在一起。积累一段时间,进行整理,根据内容,对存在的问题,重点突破。适当选些往年的高考题练习巩固。由于针对性强,花时间相对较少,效果较好。

选择题最能反映基础知识扎实不扎实,评讲过的习题,要反思,对做错了的习题,或蒙对的习题涉及到的没有记住的知识点,模糊的概念,要及时记在记错本上。听课时要特别关注。另外,要经常浏览。

知识性的问题,错过几次,记过几次,由于特别关注,往往记得特别牢固,如果老是记不住,早晚花不多的时间,多看几遍,认定非记不可的知识,一般都能记住。

概念性的问题,除认真听老师解说外,要看课本,翻资料,分析、比较,,力求弄懂,再次运用,要细心体会。这部分问题,要舍得花时间,轻易不放过。

二卷综合性要强些,也不乏一些基础知识问题,如不细心,表达不规范,会造成高高兴兴得低分。这部分错误,也要及时记在记错本上,引以为戒。经常这样做,考试时,潜意识会防止出现这类错误。

由于解题思路和方法问题,导致不会做的综合题,练习后,要深入想一想。这是什么题型,涉及那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哪些联系,出题的人考什么,可以怎样解?还可以怎样解?题目还可以怎样变化?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哪里易错?老师布置的练习和考题,涵盖面很大,不会做的题,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对待做过的综合题,坚持下去,解综合题的能力必有很大的提高。开始可能嫌烦,满足会做就行,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解类似题时像出现灵感,看完题,就能想到怎么解。

下面对二卷的不同题型复习方法分类提提建议

无机推断题:涉及的一般都是常见物质,涉及到的知识,一般都是多次运用过的知识点,把结果往题目中代入,一般每一步都能够理解。如果发现知识盲

点,要特别注意,这是重要的知识点,必须掌握;若解题时,找不到突破口,无法推出结论,问题可能出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转化关系生疏,对题眼不敏感,不经他人点拨,自己想不到;不善于独立从多角度分析,寻找解题途径。适当选些有答案的推断题,不看答案,独立求解,对平时做错了的推断题,多深入想一想。做到一定量,解这类题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做这类题,推出物质后,还要特别注意题目提出的问题,要防止答非所问。

实验题:每次练习后,都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评讲,弄清实验目的、原理、细节、问题的准确答案,仔细体会。积累到一定程度,花点时间对实验问题进行分类,特别是高考临近阶段,要熟悉常见实验问题的解法。

计算题:综合卷中计算题难度不大,不必选太多难题练习,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习题就够了。重在理解反应原理,注意守恒法、差量法的运用。选取一些典型题,深入剖析,积累经验。做难化学计算题,很费时间,对高考理综考试,得不偿失,

理论简答题:综合卷出现的题,一般难度不大。不必选难题练习。对练习和考试中遇到的这类题,重在理解,细心揣摩答案,真正理解答案,理解答案中是怎样回答为什么的,总结规律。

对有机推断题,前期月考,有机题得分率不高,不必太在意。可就题论题,弄懂就可以。这类题,规律性较强,但知识点多,难记,是老师后期复习的重点内容。只要在后期复习时认真听课,重视每一次练习和评讲,对做错的题注意校正,不会成为大问题。有机题,经过后期重点复习,应该是最有把握的得分大题。

总之,复习时做到认真听课,认真做老师布置的题,认真听老师对习题的评讲,对做错的题要反思,发现的问题要做笔记,特别要重视对慨念的准确理解,对做错的题,要定期整理,根据存在的问题,要适当选些有针对性的课外习题练习巩固。平时做题要以老师布置的题为主,注重做题质量。

以一次月考试题为例说明怎么在记错本上作笔记和反思。

记错本:

1、 烃的衍生物,除一氯甲烷、甲醛外,在标况下都不是气态,22.4L远大于1mol。

2、 将溶液加热,不用坩埚;用烧杯装溶液加热,溶液的体积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三分之二;烧杯必须隔石棉网加热。

3、 1mol一元酚酯要消耗2mol氢氧化钠,羧酸钠和酚钠中均含钠元素。

4、 化学式为A2B3,A的化合价不一定为+3价,如C2H3(乙烷的最简式)。

5、 含铵根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溶液,可以认为是氨水和盐酸反应的产物。

若恰好反应,溶液显酸性,若酸过量,溶液显酸性,若氨水过量,溶液可能显中性或碱性。

由电荷守恒可知:[NH4+]+[H+]=[Cl-]+[OH-]

溶液显碱,说明氨水过量,氨水过量,铵根离子浓度一定大于氯离子浓度;溶液显酸性,说明恰好反应或酸过量,若恰好反应,铵根的水解程度很小,氯离子浓度一定大于氢氧根浓度,若酸过量,氢氧根离子浓度更小。

1、 氨水在密闭容器中,上层空间有氨气,缩小容器的容积,可增大上层空间氨气的压强从而增大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反思:

26题:考察对中学出现的置换反应的熟悉程度

题眼:1、光合反应的产物属于单质的是氧气2、根据反应物的类别确定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

回顾:中学涉及到的置换反应类型,翻书、查资料,尽可能多的列出学过的置换反应。对列出的反应分类。

根据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分:在溶液中的反应如金属跟水、酸、盐的反应,非金属跟无氧酸和盐的反应,干态反应如铝热反应、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根据单质的类别分:金属置换金属、金属置换非金属,非金属置换非金属,非金属置换金属。

另外,还有常规反应和特殊反应,如钠置换钾,氢气置换四氧化三铁中的铁就属于特殊反应,要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想一想:如果X、Y均为非金属是否有答案。(有答案,答案为碳、硅,注意:B为一氧化碳)

28题:考察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灵活运用以及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氧化亚铜和硫化亚铜反应,产物之一是铜,铜元素被还原,被氧化的元素只能是硫,因为铜能被氧气氧化,,氧化产物不能氧气,硫的氧化产物应该是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不能被氧化铜或硫化铜氧化,也不能是硫,硫能跟铜化合。

由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硫化亚铜与氧化亚铜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2,由铜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得:所求得质量比为2:1。

反应后气体增重2k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Cu

2S

被氧化,气体增重32g;由差量法得:硫化铜的质量

为20kg,质量分数为20%

注意守恒法和差量法的运用。反思,不必记下来,能想到多少,尽量想到,不拘形式。越到后来,联想越多。

. . .

.

.

. .

《2008年高考化学说明》的改变及高三备考建议

肇庆教育局教研室 刘平

08年高考走向为物理、生物略低降难芳,化学科略增加难度。从《08高考说明》的变化看也是这样一个趋势:

物理选择题加两题6分(一直都为混选,2~4个答案),非选题减6分;

生物多选(1~4个答案)题减2题6分,且过去多选题错一个没分,今年漏选但选的正确给分;选做题由15分变为10分,必做题增加11分。

化学减2个选择题、减7分,非选题加7分;难度比例由去年的3:6:1变为今年的3:5:2。其它都没有变化。

05~07年广东化学试题的一些优点:知识点的较大覆盖面(多知识点熔合、多解度设问),三维目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科学探究的渗透,贴近真实的框图提问,考查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的数据图表分析,强化实验考查,联系实际的计算,必考题突出主干知识,选考题紧扣核心知识、综合设问,应该是08年高考化学命题将要坚持的。所以,对化学科复习作如下建议:

1.很抓基础、重在落实。要很抓必考三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基本练习,不能一开始就练习综合性试题。第一轮复习分知识板块、不能太草率;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高考热点专题。

2. 元素化合物知识应以周期律、周期表带。由于必修内容中元素化合物知识不系统,复习应以周期律、周期表为线索,否则复习其它知识缺乏载体。

3.强化实验。实验考查力度大、分值重,应分类别地、重点地、多花时间复习;一些典型仪器、典型实验最好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没有条件让学生进实验室的,教师应带实验仪器到课室示范;重视科学探究的训练。

4.重视数据、图表分析和文字表达练习。估计08年高考题仍会有较多的流程图提问、数据图表分析的题目,找不到恰当的要改编一些题目。

5.重在中间,提升两头。如何使尖子生更加稳定、如何让差生(60分以下)的522人尽量多拿分、特别是使中等(60~100分)左右这1169人有较大的题高?值得研究。从知识分类看:尖子生既要注意基础,还要特别注意简答的简练、准确和有一定难度计算,注意书写计算过程;一般学生重点简答和基础的小计算;中偏下成绩同学重在基础。

6.练习分次递进,讲评要有分析和小结。平时练习选题:先练基础题,然后再练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练习后的讲评要以“练习→分析、归纳→评讲”的形式。

7.回归教材。命题者对中学教学不了解,一定首先会看教材,从中发掘有用的素材。所以在复习中将练习题与教材知识块对应,引导学生看教材,书中一些典型题要学生重做。

8.加强研究。注意研究《08年考试说明》、 《07年广东高考年报》、 3年来广东、上海、江苏高考题。思考命题者的意图、载体、考查的能力点,选编练习要尽量模仿。这些就是来源正规的公开信息。

9.教师少包办、学生多顿悟。高考是以能力立意,新课程更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所以高考试题置考生于新情境,以考查学生潜能。死记更背、猜题押题、“题海”战术都会吃亏。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精选复习和练习的内容,讲解要精练、切中要害,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消化、体会、实践,引导学生顿悟、形成能力。

2008年3月19日

| |

2010-08-18 09:40

氧化还原反应

1、概念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的依据:化合价是否有变化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巩固】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哪些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⑴2Mg+O2 点燃 2MgO

CaO+H2O=Ca(OH)2

⑵2KMnO4

△ K2MnO4+MnO2+O2↑

△ Cu(OH)2 CuO+H2O

⑶C+2CuO 高温 2Cu+CO2

Zn+H2SO4=ZnSO4+H2↑

⑷2HCl+CaCO3=CaCl2+CO2↑+H2O KCl+AgNO3=AgCl↓+KNO3

⑸3NO2+H2O=2HNO3+NO 2H2S+SO2=3S+2H2O

氧化剂 2具有、氧化还原反应中五对既对立又联系的概念: 发生 生成 本身 氧化性 还原反应 被还原 还原产物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物质 性质 反应 表象 过程 实质 产物

【练习】1、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⑴4P+5O2 点燃 2P2O5

⑵2KClO3 催化剂2KCl+3O2 △ ⑶2KMnO4

△ K2MnO4+MnO2+O2↑ K2S+3CO2↑+N2↑

⑷S+2KNO3+3C

△ ⑸2H2S+SO2=3S+2H2O ⑹3NO2+H2O=2HNO3+NO

⑺4FeS2+11O2 高温 2Fe2O3+8SO2

⑻Zn+2HCl=ZnCl2+H2↑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⑼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已知下列反应:①2Na+2H2O=2NaOH+H2↑ ②2F2+2H2O=4HF+O2③Cl2+H2O=HCl+HclO

④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⑤CaO+H2O=Ca(OH)2 ⑥CaCO3+H2O=Ca(HCO3)2

(1)其中水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反应是(填代号下同) .

(2)其中水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3)其中水在反应中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 .

2.(1)①④(2)②(3)③⑤⑥

3.在K2Cr2O7+14HCl=

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是 .

3.K2Cr2O7、HCl 氯、铬、Cl2、CrCl3、6

3、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

(1)电子得失法即双线桥法

a、两条线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b、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c、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2)电子转移法即单线桥法

a、一条线桥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b、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c、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d、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巩固】分别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

原反应电子的转移。

⑴2Mg+O2 ⑵2KClO3

△ 点燃 2MgO

MnO2 2KCl+3O2

⑶C+2CuO 高温 2Cu+CO2

⑷Zn+H2SO4=ZnSO4+H2↑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分解反应不都是氧化还原反就,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D )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⑴不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⑵相同物质不同元素间:

D.分解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