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考试重点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对象。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文学性和审美性最重要。

1.儿童文学是文学,并且首先是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字。

儿童文学的范围

一.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中国民间故事》《葫芦兄弟》《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

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 《千家诗》《小学诗》《神童诗》

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收的作品。 《西游记》《武松打虎》《封神演义》 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作家自觉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木偶奇遇记》《埃米尔捕盗记》

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文学读物

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阅读地位一致——适合儿童阅读。 区别:性质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通,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这些艺术品性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之间有着更为深刻和内在的联系。 儿童文学的主要的美学特质 (重点)

一.纯真——稚嫩、纯洁、美好 《青蛙和蛤蟆是朋友》《寄给蛤蟆的信》——阿诺德.洛贝尔 《晚安,我的星星》——冰心 《猜猜我有多爱你》

二.稚拙——稚气、拙朴 作品形式表现出稚拙美,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稚气和憨态

《虎助的尾巴》 《月亮,生日快乐》 《大林和小

林》—张天翼 《夏洛的网》 《东东西西打电话》

三.欢愉——营造欢愉手段:幽默、夸张、变形 《木偶奇遇记》 四.变换——幻想、荒诞、动态美 《灰姑娘》《白雪公主》 五.质朴——自然、淳朴、朴素性

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 (简单了解)

1.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收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 3.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最基本的价值。

儿童文学与儿童观

儿童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观

儿童文学的出现必须以发现儿童为前提 儿童被发现的标志性事件:1762年法国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尔》

18世纪开始出现了儿童的文学:格林兄弟 米尔恩《小熊维尼》

林格伦《皮皮长袜子》 罗琳《哈利.波特》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出现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国人怎么看待儿童? 儿童观的进步导致了儿童文学的出现。

儿童观四个流派

人生派、本位派、教育派、未来派。 1.人生派。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而艺术”

目的:引导儿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认识、了解人生,走向社会、走向人生。

代表人物:叶圣陶、冰心、矛盾、郑振峰 宣言: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 特点:重写实、少幻想。 重凝重、少轻灵。 思考多于微笑。 少浪漫性。

存在着成人化的气息。 2.本位派。

——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代表人物:郭沫若、朱志强 如何看待本位派?

积极意义: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 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

消极意义:忽视了儿童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3.专为论: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