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下载本文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引言 .................................................................................................................................................. 5 1范围 ...............................................................................................................................................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5

3.1 术语与定义........................................................................................................................ 6 3.2 缩略语................................................................................................................................ 6 4 平台定位 ...................................................................................................................................... 6

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 6 4.2 公共信息平台 .................................................................................................................... 8

4.2.1 目标......................................................................................................................... 8 4.2.2 作用......................................................................................................................... 8 4.2.3 能力要求 ................................................................................................................. 9 4.2.4 性能要求 ............................................................................................................... 10

5 平台组成详述 ............................................................................................................................ 10

5.1 功能框架 ......................................................................................................................... 11 5.2 组成说明 ......................................................................................................................... 11

5.2.1 支撑数据 ............................................................................................................... 11 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12

5.2.2.1 交换能力要求 ............................................................................................ 13 5.2.2.2 资源管理 .................................................................................................... 13 5.2.2.3 交换管理 .................................................................................................... 13 5.2.2.4 资源监控 .................................................................................................... 13 5.2.2.5 查询统计 .................................................................................................... 14 5.2.2.6 订阅信息管理 ............................................................................................ 14 5.2.2.7 目录互动 .................................................................................................... 14 5.2.2.8 日志维护 .................................................................................................... 14 5.2.3 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14

5.2.3.1 整合配置 .................................................................................................... 15 5.2.3.2 整合组件管理 ............................................................................................ 15 5.2.3.3 整合流程管理 ............................................................................................ 15 5.2.3.4 整合结果信息查询.................................................................................... 15 5.2.3.5 整合结果订阅 ............................................................................................ 16 5.2.3.6 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 ............................................................................ 16 5.2.4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 16

5.2.4.1 目录能力要求 ............................................................................................ 17 5.2.4.2 资源标识符管理 ........................................................................................ 17 5.2.4.3 元数据定义 ................................................................................................ 17 5.2.4.4 系统配置 .................................................................................................... 17 5.2.4.5 编目信息发布 ............................................................................................ 18 5.2.4.6 编目信息撤销 ............................................................................................ 18 5.2.4.7 编目状态同步 ............................................................................................ 18 5.2.4.8 交换互动 .................................................................................................... 18 5.2.4.9 查询统计 .................................................................................................... 18

5.2.4.10 信息服务 .................................................................................................. 19 5.2.4.11 特殊权限审批 .......................................................................................... 19 5.2.4.12 前置功能 .................................................................................................. 19 5.2.5 运维管理服务系统............................................................................................... 20

5.2.5.1 用户管理 .................................................................................................... 20 5.2.5.2 统一认证 .................................................................................................... 21 5.2.5.3 服务调度 .................................................................................................... 21 5.2.5.4 平台安全 .................................................................................................... 21 5.2.5.5 日常运维 .................................................................................................... 22 5.2.5.6 计费管理 .................................................................................................... 22 5.2.5.7 运行监控 .................................................................................................... 22 5.2.5.8 厂商管理 .................................................................................................... 22 5.2.5.9 应用管理 .................................................................................................... 23 5.2.5.10 应用托管管理 .......................................................................................... 23 5.2.5.11 资源库管理 .............................................................................................. 23 5.2.5.12 前置管理 .................................................................................................. 24 5.2.6 平台门户系统 ....................................................................................................... 24 5.2.7 接口与服务系统................................................................................................... 24

5.2.7.1 开发接口服务 ............................................................................................ 24 5.2.7.2 数据服务系统 ............................................................................................ 24 5.2.7.3 动态扩展服务 ............................................................................................ 25

5.2.7.3.1 时空信息承载服务 ......................................................................... 25 5.2.7.3.2 专题数据挖掘服务 ......................................................................... 26

6 建设要求 .................................................................................................................................... 27

6.1 建设要求体系设计原则 .................................................................................................. 27 6.2 建设要求组成框架 .......................................................................................................... 28 6.3 平台建设要求组成 .......................................................................................................... 29

6.3.1 信息资源分类要求............................................................................................... 29 6.3.2 信息标识编码要求............................................................................................... 29 6.3.3 元数据要求 ........................................................................................................... 29 6.3.4 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 29 6.3.5 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 ........................................................................................... 30 6.3.6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30 6.3.7 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 30

7 建设模式 .................................................................................................................................... 30

7.1 城市分类.......................................................................................................................... 31

7.1.1 基础较好的城市................................................................................................... 31 7.1.2 基础一般的城市................................................................................................... 31 7.2 建设模式分类.................................................................................................................. 31

7.2.1 全新建设模式 ....................................................................................................... 31 7.2.2 升级改造模式 ....................................................................................................... 32 7.3 部署模式 ......................................................................................................................... 32 8 管理及运行 ................................................................................................................................ 33

8.1 平台管理模式.................................................................................................................. 33

8.1.1 实施策略 ............................................................................................................... 34 8.1.2 管理分工 ............................................................................................................... 35

8.1.2.1 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分工 ........................................................................ 35

8.1.2.1.1 平台管理 ......................................................................................... 35 8.1.2.1.2 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 35 8.1.2.1.3 服务管理 ......................................................................................... 36 8.1.2.1.4 规范管理 ......................................................................................... 36 8.1.2.2 各相关单位分工 ........................................................................................ 36

8.1.2.2.1 资源梳理 ......................................................................................... 36 8.1.2.2.2 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 ..................................................................... 36 8.1.2.2.3 建设规范的制定及执行 ................................................................. 36

8.1.3 组织保证 ............................................................................................................... 37 8.2 平台运行模式.................................................................................................................. 37

8.2.1 本地化模式 ........................................................................................................... 37 8.2.2 平台互联模式 ....................................................................................................... 38

引言

随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资源应用的深入开展,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支撑平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使用应用单位众多、服务对象广泛、参与建设管理多元化的复杂情况下,若没有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建设指南作为参照和制约,很难满足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需要,更无法保障未来跨区域的智慧城市应用需求。

1范围

??本部分提出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规定并描述了公共信息平台的定位、组成、建设要求、管理与运行模式。

??本部分适用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本部分的使用对象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方、建设方、管理方及其他相关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附件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分类要求 ??附件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标识编码要求 ??附件三: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元数据要求 ??附件四: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附件五: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 ??附件六: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附件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GB/T 19710-2005 中规定的与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术语与定义

??信息资源

城市中政府、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 ??应用单位

接入公共信息平台的机构单位。 ??主管单位

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单位。 ??数据中心

公共信息平台的组成部分,用于信息资源的存储。

3.2 缩略语

4 平台定位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公共信息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全面感知、全面整合、全面挖掘、全面分析、全面共享和全面协同,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本章节简要介绍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及各组成部分,说明公共信息平台在智慧城市中的定位与作用。

4.1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包括网络层、感知层、公共设施、公共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应用和用户层,如下图所示:

图1.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网络层

网络层是智慧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物联网等。 ??感知层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智慧城市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WSN 无线传感器技术和Zigbee传感技术等。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手段是天上的卫星、空中的飞机以及地上、地下的各类传感设备。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设施等。

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公共设施可采用云计算模式或传统模式来构建。在云技术模式下,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公共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形成一个虚拟化资源池;利用云服务技术,将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要组装成独立运行的服务器资源作为服务对外提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完善的公共设施服务。 ??公共数据库

公共数据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 公共基础数据库由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及建筑物数据库等五大类数据库组成。公共基础数据是基础且变化频率相对较低的信息资源,是城市公共数据的“纲”。公共基础数据可由法定管理单位提供。

公共业务数据库是基于公共基础数据库的业务性扩展数据库。公共业务数据由根据业务应用需要而扩展的各类指标项构成,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扩充的业务数据模式,是城市公共数据的“目”,指标项来自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

公共服务数据库由各类专题应用类数据库构成。公共服务数据是通过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分析后形成的有特定应用场景的服务型数据集,为各应用单位提供融合后的专题应用资源服务。

指南不对公共数据库做具体规范要求,将以另行规范指南的形式明确。

??智慧应用

智慧应用是以公共数据库和应用单位业务数据为数据来源,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对公共数据和应用单位业务数据的整合,为智慧应用提供整合后的信息服务,提高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

4.2 公共信息平台 4.2.1 目标

公共信息平台目标是实现城市不同部门异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避免城市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

4.2.2 作用

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其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公共信息平台是城市公共数据的进出通道,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交换、清洗、整合和加工。

??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组织、编目、管理以及应用绩效评估。

??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共享服务,为城市政府专网和公共网络上的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知识服务等。

图2.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4.2.3 能力要求

1) 数据汇聚与整合加工

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交换系统从各个离散的信息源获取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及建筑物数据,经过数据比对、清洗等技术手段,存入到公共基础数据库;

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数据交换、清洗、整合、加工、时空化等技术手段对来自各应用单位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存入到公共业务数据库。 2) 数据管理与服务

公共信息平台依托元数据、目录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数据和管理数据等支撑数据,实现对公共数据库有效管理。同时,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的服务封装,发布接口规范,以统一接口服务方式实现智慧应用对公共数据库资源的访问。 3) 服务与接口

公共信息平台一方面通过集成第三方提供时空信息承载、专题数据分析及挖掘等服务组件,以统一接口方式提供给各类智慧应用。服务组件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而动态调整。

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提供开发接口服务,支持开发者或应用开发商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自己的业务应用进行集成,或是开发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系统。 4) 运营维护

公共信息平台提供用户管理、厂商管理、应用管理及日志管理,并以接口服务方式对外提供,满足其他模块开发运营。 5) 平台互联

公共信息平台按照统一规范发布平台的接口与服务,为实现不同城市平台、上下级城市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4.2.4 性能要求

公共信息平台的主要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目录数据的本地查询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2s,应用单位对目录数据查询的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5s;

??信息资源编目应支持各类主流数据库(Oracle、DB2、MSSQL、MYSQL 等)结构化资源的编目,同时也应支持音频、视频、PDF、办公文件等非结构化资源的编目,以及网站、 URL、 web服务等多种信息资源的编目支持;

??统一认证的本地查询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1s;

??数据服务系统的本地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4s,智慧应用数据服务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10s;

??公共信息平台的动态扩展服务本地响应时间不应超过 5s; ??公共信息平台各个子系统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 5*24 小时。

5 平台组成详述

广义的公共信息平台由公共设施、公共数据库和平台软件组成。公共设施为公共数据库和平台软件提供存储、计算及网络等基本运行环境资源;公共数据库建立在公共设施之上,为平台软件提供数据存储及服务能力支撑;平台软件则在公共设施的支撑下,与公共数据库协作提供平台各类智慧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支撑。

狭义的公共信息平台,仅指平台软件。本章节公共信息平台即指平台软件。

5.1 功能框架

图3.功能框架

5.2 组成说明

公共信息平台由支撑数据、运维管理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门户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等组成。

5.2.1 支撑数据

支撑数据由元数据、目录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数据和管理数据等组成。支撑数据处在公共信息平台与公共数据库之间,对下可以支撑以“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或是物理集中方式构建虚拟或物理的城市公共数据库建设,对上可以支撑公共信息平台中数据交换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等有效运行。 ??元数据

元数据是数据资源的描述,是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基础和前提,用于描述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 ??目录数据

目录数据是关于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等平台资源的目录信息。

??交换数据

交换数据是数据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消息路由信息、流程管理信息、异常管理信息、监控管理信息、参数管理信息和交换临时库中的数据。 ??管理数据

管理数据是运维管理服务管理系统所产生的管理类信息,包括数据操作信息、数据库运行管理信息、数据组织存储信息、数据库维护信息等。 ??安全数据

安全数据是公共信息平台安全情况和安全保障类信息,包括平台事故报告、事故可能性分析、故障频率、试验结果、以往的系统安全分析、可靠性分析及人为因素数据等。

5.2.2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

数据交换服务系统的作用在于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交换,通过交换实现人口、法人、建筑物等信息资源的同步更新,以及数据比对、清洗、转换、异常处理等交换服务所需的基本功能。

通过建立数据交换服务系统将达成以下目标:

??通过使用统一的技术手段与标准,提高交换的效率,降低维护复杂度;

??同步优化信息存储结构,采用松散耦合的方式,确保数据与应用适当隔离,保证数据的安全;

??使数据交换始终处于被有序管理的状态,避免了乱交换、重复交换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2.2.1 交换能力要求

提供信息整合功能,可按主题要求整合形成共享资源库(健康档案、建筑物库、人口库等)数据集合,支持动态组件形式的数据清洗等处理功能;

自动编码转换,统一编码标准;

支持主动与被动两种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按需交换; 支持增量与全量数据同步;

支持订阅式数据交换模式,提供订阅过滤支持,支持键值、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数据落地方式;

提供异构数据库、跨平台数据交换功能;

无缝支持结构化及非结构化资源交换,数据采集方式丰富,支持触发器/数据库日志/时间戳/轮询等采集数据方式供用户选择;

基于 web 图形化平台配置,简单易操作; 统一管理元数据,提供统一标准化字段,规范系统; 为用户提供个性定制处理组件接口,方便用户自由拓展;

自定义数据交换格式,保证在无需代码开发的情况下,完成新交换节点的接入,实现交换元素及交换规则的调整等;

支持信息资源申请、调度流程化,支持目录驱动交换; 支持非侵入业务式的前置交换服务。

5.2.2.2 资源管理

提供交换中心和前置交换节点之间各种交换表资源、组件和数据库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交换表管理、控制表管理、组件信息维护、字段转化维护和数据库进程管理。

5.2.2.3 交换管理

交换管理提供交换队列管理、交换规则定义等功能,主要包括交换队列查询、交换队列管理(添加、删除、查看、修改)、交换规则定义等。

5.2.2.4 资源监控

资源监控主要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对各种交换队列的状态监控,订阅服务的状态监控。

5.2.2.5 查询统计

提供交换与整合信息资源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主要包括交换数据查询、整合数据查询、系统信息查询和交换数据统计。

5.2.2.6 订阅信息管理

提供信息订阅服务功能,主要以表订阅和整合信息订阅的方式为主,主要包括表订阅查询、表订阅管理、表订阅审批、表订阅启动、整合订阅查询、整合订阅管理、整合订阅审批和整合订阅启动。

5.2.2.7 目录互动

提供目录驱动交换功能,资源使用方通过目录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后,通过平台提供的申请流程向平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进行申请,得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同意后,由平台自动开始按配置的规则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信息资源交换需提供对目录系统的相关接口,实现目录系统与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从目录系统中读取相应的资源信息,并能启动流程实现相应的交换配置,最终实现自动交换。

5.2.2.8 日志维护

日志维护提供交换系统的各种日志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日志、交换日志和导入日志等,为系统提供全面的日志管理功能。

5.2.3 数据整合服务系统

数据整合服务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数据加工、数据整合、数据关联等功能,能够动态配置实现各类不同主题的信息处理,在建筑物库、人口库、法人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构建业务应用所需的业务数据库,充实公共服务数据库,提升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新智慧应用的建设中,支撑业务数据库及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指标项扩展,这些指标项的扩展也会充实基础数据库的指标项及数据内容。

数据整合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5.数据整合模型

5.2.3.1 整合配置

以图形操作模式配置数据整合参数,实现进行清洗、转换、比对、数据导出、数据拆分等数据整合规则的动态配置。

5.2.3.2 整合组件管理

系统以组件形式对清洗、转换、比对、导出、拆分等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封装,同时提供这些整合组件的注册、发布、撤销、查询等整合组件管理功能。

5.2.3.3 整合流程管理

实现对整合实施过程的申请、配置、审核、执行等过程的流程化管理,并允许在流程过程中进行回退、修改等操作。

5.2.3.4 整合结果信息查询

提供整合结果信息的查询统计功能,无需定制开发,可动态根据不同的整合主题进行相应结果信息的查询。

5.2.3.5 整合结果订阅

应用接入单位可针对整合结果,按需进行结果集数据的订阅,在订阅审核通过后,系统按预设的规则将接入单位要求的数据交换到指定位置。

5.2.3.6 整合过程信息统计分析

动态设定统计口径,对数据整合过程进行统计与分析,如清洗数据量、处理过程失败记录、处理成功数等。

5.2.4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

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信息资源目录子系统和信息资源编目管理子系统。信息资源目录子系统的建设,以目录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使用目录体系可以以更灵活的方式实现更多应用单位、更多资源的接入与共享。

信息资源编目管理子系统作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载体,采用一种非落地的信息共享模式,是对交换共享模式的补充,在目录式共享中,各应用单位对各自共享的资源有完整的控制权,可有效地解决交换模式中各应用单位因担心违反相关规定不愿意批量提供数据的问题。

目录管理与服务模型如下所示:

图6.目录管理与服务模型

5.2.4.1 目录能力要求

严格的资源权限管理,动态权限等级设定,使不同授权等级的人员能看到不同的资源;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支持核心元数据的动态扩展;

提供信息资源展示门户系统,提供应用单位编目排行、访问量统计排行等功能; 统一管理元数据,提供统一标准化字段,规范系统;

支持多级中心目录管理与访问,支持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存储两种方式,可实现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

根据目录展示内容查看资源描述,并支持目录驱动交换;

根据目录内容提供标准接口,提供资源的二次开发支持,为其他应用提供接口查询目录对应资源内容,供给其他应用使用;

提供跨库数据查询功能支持,提供查询主题动态设定,并支持按主题便捷地查询多个异构的资源;

信息资源编目应支持各类主流数据库(Oracle、DB2、MSSQL、MYSQL 等)结构化资源的编目,同时也应支持音频、视频、PDF、办公文件等非结构化资源的编目,以及网站、URL、web 服务等多种信息资源的编目支持。

5.2.4.2 资源标识符管理

包括资源标识符结构管理、资源标识符应用单位配置、应用单位标识符中心配置、核心元数据定义等功能。

5.2.4.3 元数据定义

编目子系统的核心元数据定义提供对核心元数据的定义管理,包括核心元数据查询、添加、编辑和删除功能,同时提供核心元数据详细信息查看的功能。

5.2.4.4 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功能主要提供基于机构、用户、权限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配置管理功能,其主要包括资源权限等级定义、系统参数管理、机构环境管理、用户角色管理、分类方式管理、服务类型查询和权限管理等功能。在此,权限和用户机构管理均为托管方式,由平台运维系统中的用户管理系统进行统一权限认证。

5.2.4.5 编目信息发布

编目信息发布主要提供注册至编目中心的编目信息的发布功能(同时支持批量及指定),在发布时可指定允许访问资源或目录的应用单位列表及资源访问权限要求,通过编目信息发布,可以将前置编目信息发布到全市统一的门户中供各级应用单位进行检索、查看和申请。

5.2.4.6 编目信息撤销

针对无效的编目信息或需要进行下线的目录信息,系统提供编目信息撤消的功能,该功能可对已发布的编目信息进行撤消和下线,该编目信息撤消后可重新进入待发布状态,如需发布可以重新进行发布。

5.2.4.7 编目状态同步

编目状态同步主要提供平台门户与后台数据的手动同步功能,系统提供自动同步检测的功能,能够自动检测目录状态不一致的状况,通过选对相应的编目数据手工进行同步,可实现目录状态的同步修正更新。

5.2.4.8 交换互动

提供目录驱动交换功能,资源使用方通过目录方式获取资源信息后,通过平台提供的申请流程向平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进行申请,得到管理者与资源拥有方同意后,由平台自动开始按配置的规则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目录系统提供数据交换驱动入口,调用对交换系统提供的相关接口,实现与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并能对交换系统业务数据及各类服务提供资源编目功能。

5.2.4.9 查询统计

查询统计功能提供编目中心各种服务状态的统计,如编目信息评价、访问量统计等信息,编目信息评价主要提供各应用单位对已发布编目信息的评价信息查询功能,访问量统计能够根据各应用单位对该编目信息的浏览数量进行统计。过程信息查询提供编目信息在编目中心的过程信息记录。

5.2.4.10 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提供目录查询和目录浏览等功能,包括基础查询和自定义高级查询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方式联合,并以树形分层方式展示相关编目信息的详细内容。

5.2.4.11 特殊权限审批

在发布时可指定允许访问资源或目录的应用单位列表及资源访问权限要求,只有被允许的单位或个人才能访问特定的资源。

当出现特殊原因或业务需要,某些单位和个人希望在某个时间段内访问原先不能访问的资源时,可使用特殊权限审批功能,通过流程化管理,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暂时开放资源及目录的访问权限。

5.2.4.12 前置功能

1) 资源初始化

提供前置与平台中心之间的初始化设置,通过初始化可以实现前置与平台中心之间的通信和目录同步,主要包括前置节点注册、用户权限认证等相关服务。 2) 结构化数据编目

前置编目系统提供对异构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进行手工或自动编目,应支持主流数据库,包括:Oracle、DB2、MSSQL、MYSQL 等异构数据库。 3) 非结构化数据编目

前置编目系统除了可以对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编目外,也可以对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编目,如文件、图片、视频等进行编目,通过文件交换系统实现文件的共享服务。 4) 编目信息查询

提供前置编目信息的查询服务,支持快速查询和自定义查询,可以通过资源标示符、资源名称、关键字、分类方式、编目日期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并支持查询结果的目录详细信息查看,从而让用户快速定位信息资源位置。 5) 编目信息提交

提供前置编目信息提交至平台中心的服务,编目信息经过提交后,在编目中心等待审核人员进行审批,并最终发布。提供编目信息批量发布功能,并能够查询已提交的编目信息。 6) 编目信息审核

编目信息审核主要提供给编目前置管理员使用,编目信息经审核后方能向编目中心提交,在编目信息审核后可以进行该条编目信息的查看。

7) 编目信息注册

编目信息注册主要提供前端编目信息提交至编目中心的服务,通过编目信息注册服务,前置编目信息会被注册至中心的信息资源目录中供多个应用单位进行目录访问和资源申请。 8) 编目信息管理

编目信息管理提供编目信息的修改和删除功能,前置编目人员可以对编目的信息进行修改,包括编目信息的核心元数据项、核心表数据项、字段数据项等内容。修改完毕后,可以对编目重新进行提交、审核和注册。同时,前置编目人员也可以通过编目信息删除的方式删除多余的编目信息。 9) 目录传输

目录传输提供目录同步的监控和手动执行传输的功能,其主要是针对系统参数管理中的参数进行手动执行传输,通过目录传输,将前置子系统修改的参数与编目中心系统进行同步。

5.2.5 运维管理服务系统

5.2.5.1 用户管理

公共信息平台用户分布在各个应用单位,甚至会出现跨区域的不同应用单位。另外,公共信息平台资源的使用者不仅仅是自然人,也包括各类业务应用。不同的应用单位,不同的用户,对资源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因此,需要将各类机构、应用及用户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将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三类角色进行责任和义务的划分,规范资源的提供、管理与使用。

主要功能包括: ??机构管理

机构管理提供整个平台的机构维护管理功能,包括机构的查询、添加、编辑、删除,详细信息查看和机构锁定/解锁等操作,锁定的机构将变为不可用状态,重新解锁后方能生效。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服务,包括用户的查询、添加、编辑、删除和详细信息查看及用户状态修改。用户状态分为正常、注销、锁定和未审核四种状态,由统一的管理员进行用户的授权和管理。 ??密码管理

密码管理功能提供密码的维护和管理功能,支持密码修改和密码重置,通过向注册邮箱发送限时密码重置地址的方式,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5.2.5.2 统一认证

身份认证功能: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首先必须完成的是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输入用户认证信息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查询用户信息库(LDAP),显示可访问的应用系统入口界面。

单点登录:用户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或某个服务系统登录后,再次登录其他系统,无需进行再次认证。做到一次登录,即可访问所有服务系统。

5.2.5.3 服务调度

服务调度提供分布式服务的聚合和管理,同时,提供动态负载均衡的服务,从而能够实现大规模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系统的集群,并能够进行集群系统的集中管理,支持多种异构服务的接入和管理,通过服务总线实现对各个服务的调度和分配。

服务调度提供良好的服务注册和服务管理的功能,同时,针对大量不同用户的并发请求,提供良好的负载均衡能力,通过分析各个服务的负载情况和能力,动态地进行请求资源的分配,从而可以弹性地适应各种应用场合,确保服务的正常运行和调用。

5.2.5.4 平台安全

1)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由身份数据库、身份管理与数据服务、资源管理与访问控制、基础设施、PKI电子签章及其应用等组成,能够向区域范围内所有系统提供用户身份数据服务,能够为智慧城市应用整合提供支撑,满足“单点登录”的需求。 2) 密钥管理

密钥管理提供信息安全加密传输的功能。通过密钥管理可以进行公钥和密钥的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从而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3) 数据备份

制定数据备份机制,可按需要进行全量、增量、定期等不同方式实现关键业务数据的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4) 数据安全保密授权管理

数据不得随意泄露,只有经授权的相关专门人员可以有权限利用和管理数据,经正式授权后,需要数据时必须申请相关主管单位登记,并由需要人签字备案,保密数据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存储和传输,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数据开发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5.2.5.5 日常运维

1) 运行报告

运行报告提供平台系统运行状态报告,以报表的方式生成并以邮件的方式定期发送至运维人员,运行报告内容包括服务名称、服务访问量、服务状态等多项内容。 2) 故障通知

故障通知提供多种方式的故障通知服务,当某项服务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以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通知指定用户,从而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响应。 3) 故障巡检

故障巡检提供对各种服务、接口和数据库等的故障检测功能,用户只需将需要定期巡检的服务加入至巡检服务队列中,同时,设置完毕巡检的参数,即可以实现定期巡检的功能,并生产巡检报告发送至指定邮箱。 4) 访问统计

访问统计提供各种服务的访问统计功能,可以灵活进行统计,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流量统计、服务访问量统计、用户/IP 访问量统计等功能。

5.2.5.6 计费管理

计费管理是从得到原始详单开始,到计费完成形成数据库中的计费记录为止。通过对采集的原始数据结合相关业务应用费率进行预处理、批价、分拣、纠错处理,形成标准的计费数据。该功能的核心对象是计费详单,所有产生此核心数据所涉及的管理以及围绕其核心对象的各类功能均由此系统负责。

5.2.5.7 运行监控

提供平台系统各种注册服务的实时监控,包括该服务的状态、运行时间,同时可以对平台监控的时间间隔,是否自动启动等参数进行设置和应用。提供对运行平台性能(包括 CPU、内存等使用情况)的监控和预警功能,同时,对平台服务的各种操作建立日志,并支持日志统计分析功能。

5.2.5.8 厂商管理

厂商管理需要维护厂商的基本信息、结算信息、联系人信息等,管理的信息包括: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邮编等。提供的功能包括:注册、暂停、暂停恢复、注销、信息变更

等。

5.2.5.9 应用管理

对应用的信息,包括对应服务、资费等进行维护。系统定义每一种业务为一种系统支持的服务,每种服务加上相应不同的资费策略在系统中定义为应用,是用户可以最终定购的。应用管理就是对服务的分类、定义和资费的设置。应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服务类别、服务子类别 ??定义优惠方式,节假日优惠参数 ??定义计费方式 ?…

服务提供商发布应用,给平台审核;平台对服务提供商的应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应用才能够被用户订购使用。

应用审核包括对应用的服务、价格进行审核。

5.2.5.10 应用托管管理

应用托管管理主要提供应用服务角色验证服务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应用托管角色的定义以及应用托管授权等级定义。通过应用托管角色和授权的管理,完成用户统一管理和验证的功能。

5.2.5.11 资源库管理

1)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提供各种元数据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前置主机信息管理、前置信息资源元数据管理等功能。其内置各种底层读取驱动,在配置完毕资源所在主机信息和位置后,自动读取相关元数据,同时提供一致性检查工作,确保数据表信息的同步。 2) 查询检索

查询检索功能主要提供各种元数据的查询和快速检索功能,其包括主机信息、库元数据信息、表元数据信息、字段元数据信息的查询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条件组成的方式,为库管人员提供快速查询检索的服务。 3) 数据内容管理

数据内容管理提供基于元数据目录的数据内容查询功能,通过数据内容管理功能能够对具备访问的数据字段内容进行访问。

5.2.5.12 前置管理

通过前置系统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交换、编目,并与中心进行互联互通,从而达到各接入点之间资源交换和共享的目的,其优势在于不破坏原有的业务系统,无需对各应用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在不影响各个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各应用单位之间的“非侵入式”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提供了当前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的一种良好的运行环境。

5.2.6 平台门户系统

平台门户系统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对外信息展示及平台运维的窗口,针对管理员、政务用户和公众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提供基于平台各支撑系统的原子服务,并聚合成相应的功能接口集,以支撑构建于平台基础上的各类应用,实现公共信息平台“统一门户”的建设目标。

5.2.7 接口与服务系统

5.2.7.1 开发接口服务

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开发接口服务,支持开发者或应用开发商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自己的业务应用进行集成,或是开发基于公共信息平台的应用系统。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二次开发包、webservices开发接口,以满足不同的开发用户需要。

5.2.7.2 数据服务系统

数据服务系统的服务内容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系统提供服务申请、审核、使用等管理功能和服务注册、上架、撤销等维护功能。 通过建立数据服务系统,将达成以下目标:

??建立严格的数据服务管理,数据的使用必须遵循申请=》审核=》使用的管理流程; ??提供数据服务本身的注册、上架、撤销等服务维护功能,支持服务的动态配置; ??数据服务须提供动态扩展能力,能支持大用户量并发访问。

其服务模型如下所示:

图7.数据服务系统模型

5.2.7.3 动态扩展服务 5.2.7.3.1 时空信息承载服务

实现具备时间、空间特性的公共数据库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管理,通过与3S 技术(GPS、GIS、RS)结合,可以构建各种时空可视化的信息系统。同时,基于业务数据的信息资源图层也可以通过服务的时空化接口功能来进行快速制作,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资源图层更新的成本和复杂度。

5.2.7.3.2 专题数据挖掘服务

图 8. 专题数据挖掘服务模型

功能主数据来源为公共基础数据库与公共业务数据库,系统产生的分析成果数据以服务数据形式存储于要分为多维数据透视、建筑物信息综合挖掘、个人信息综合挖掘和法人信息综合挖掘等四部分,系统的公共服务数据库。

多维数据透视重点是对建筑物、个人、法人的个体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提供多应用单位数据联查、协查功能,提供个人数据比对和户口迁移、人际关系分析、建筑物信息查询、建筑节能分析等功能。

建筑物信息综合挖掘是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中规划、建设、运营、灭失各阶段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面向全局应用对建筑物基本状况、建设过程、质量安全、交易状况、权属信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城市运营决策的量化数据依据。如:建筑物数据库为不动产实名登记制度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建筑物数据库的住房管理系统为个人住房监管、房产税征收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

个人信息综合挖掘侧重于从宏观层面上对个人年龄、文化程度、居所和个人的失业、公积金缴纳、保险缴纳情况之间的关联度及关联系数予以统计分析,作为宏观决策的量化数据依据。

法人信息综合挖掘侧重于从宏观层面上对法人的基本状况、行业、注册资本等和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之间的关联度及关联系数予以统计分析,作为宏观决策的量化数据依据。

6 建设要求

规范建设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营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旨在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规范化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参照国内外以及行

业、地方的相关标准,根

先进性,建设要求体系所包括的标准应充分体现等同采用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精神,

据实际需要补充制订与

达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标准与国际、行业标准的一致性或兼容性。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有关的建设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建设要求体系,在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营中,充分发挥指导、规范、协调和优化作用,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系统运行安全,发挥预期效能。

6.1 建设要求体系设计原则

在国际、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内,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和现代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的相关成果,突出智慧城市信息业务特点和需求,建设健全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规范化体系。

建设要求体系的建设,应按照 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的有关规定,注重与现行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相互衔接,又充分考虑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对标准提出的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和技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

??完整性,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所需的各项建设要求分门别类地纳入相应的体系表中,并使这些要求协调一致,相互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

??预见性,在编制体系时,既要考虑到目前的信息技术水平,也要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所预见,使建设要求体系能适应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各项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 ??系统性,体现各个建设要求之间内部联系和区别,使建设要求体系做到层次合理、分明,标准之间体现出相互依赖、衔接的配套关系,并避免相互间的交叉。

??可扩充性,应考虑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发展对建设要求提出的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建设要求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电子政务、现代城市管理业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而进行充实和更新。

6.2 建设要求组成框架

图9. 建设要求组成框架

建设要求组成说明:应用单位接入要求提出了应用单位接入公共信息平台所需的环境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只有遵循且满足应用单位接入要求的应用单位允许接入公共新平台;

信息资源分类要求、元数据要求、信息标识编码要求提出了建立城市公共数据库及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资源指标项建设要求,通过此三类要求的制定与执行,将为实现城市公共数据库有序管理与使用奠定基础;

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明确了如何以信息资源分类要求、元数据要求、信息标识编码要求为基准,在公共信息平台中进行信息交换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加工等操作所需的技术要求与管理要求;

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明确指出如何以信息资源分类要求、元数据要求、信息标识编码要求为基准,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确编目,实现对目录信息的有效管理,同时,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说明了不同地域的目录系统如何通过标准的服务规范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

接口与服务要求明确了如何通过接口或服务实现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及公共服务数据的访问,以及如何基于接口和服务进行平台应用系统的开发,其服务对象主要为软件厂商和开发人员。

6.3 平台建设要求组成 6.3.1 信息资源分类要求

本要求规定了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分类方案,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和维护提供规范性依据,主要包括:分类基本原则、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分类依据、编码方法和代码结构、分类示例等。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服务、公共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者、管理者,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分类要求》。

6.3.2 信息标识编码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信息资源标识码的组成约定、管理与分配规范,主要包括:标识符的结构、前段码、后段码、标识符的管理与分配等。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标示体系的建立。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者、管理方和使用方,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二: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信息标识编码要求》。

6.3.3 元数据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基本元数据规范定义和描述信息资源所需的基本元数据的数据项集合、各数据项语义定义和著录规则等,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标识、内容、管理、维护的描述信息等。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者、管理方和使用方,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三: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元数据要求》

6.3.4 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公共信息平台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技术架构、编目工作的流程及管理规范等,主要包括: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技术架构、目录编制的工作内容、目录编制的工作流程、目录编制的主要功能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中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立和编目工作指导。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者、管理方和使用方,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四: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目录管理与服务要求》。

6.3.5 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整合的技术规范及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交换技术总体架构、数据交换方式、数据交换流程、数据清洗与比对、数据整合加工等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规范。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服务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者、管理者及使用者,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五: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整合要求》。

6.3.6 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应用单位接入所涉及的技术要求及技术管理要求。内容包括:前置环境配置要求、前置环境设置规范、安全技术规范、前置环境技术管理规范等。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服务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者及使用者,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六: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单位接入要求》。

6.3.7 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本部分给出了使用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应用开发所涉及的服务与接口调用的技术要求及技术管理要求。内容包括:总体规范、业务接口设计、服务提供方式、开发使用范例等等。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共信息平台进行智慧应用开发的所需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本部分使用对象为公共信息平台的智慧应用的开发者,其他相关方也可参考使用。 详见《附件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接口与服务要求》。

7 建设模式

各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城市可能已建立了一些信息平台,如基础信息交换平台、目录体系平台及空间地理共享平台等,以下依据信息化建设程度就建设模式提出建议:

7.1 城市分类

7.1.1 基础较好的城市

具备以下特征的城市属于基础较好城市:

??已建设全市规模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含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及目录),并且在大多数应用单位实行了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共享;

??已建设完成全市规模的五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建筑物信息)中的2个以上,并且这些已建的基础数据库处于活跃状态,数据更新及时,访问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

??有多个活跃的跨部门公共服务应用在实际使用中。

7.1.2 基础一般的城市

符合以下条件的城市属于一般城市:

??无全市规模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含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及目录),没有或者仅在少数应用单位实现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共享;

??没有建立全市规模的五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法人、空间、宏观经济、建筑物信息),或是基础数据库基本处于停滞不活跃状态,数据更新迟滞,访问用户很少或基本没有; ??基本没有活跃的跨部门公共服务应用在实际使用中。

7.2 建设模式分类 7.2.1 全新建设模式

全新建设模式是指按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的建设标准,全新建立城市级公共信息平台。 全新建设模式需注意以下几点: ??原有应用及数据的迁移

应用及数据的迁移不能一刀切,应注意迁移的顺序与步骤,应在遵循公共信息平台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完成迁移。 ??新应用的建设

新建设的智慧城市应用若非有特殊原因,都必须以公共信息平台为建设基础,包括接口规范、数据访问及存储等建设要素和条件。

全新建设模式较适合对基础一般的城市,对基础较好的城市,在资金等多方面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也推荐采用全新建设模式。

7.2.2 升级改造模式

对基础较好的城市而言,可以采用对原有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的建设模式,升级改造涉及以下建设内容:

??网络升级:要实现全网接入,而不仅仅是政务网;

??计算与存储能力升级:伴随智慧应用的建设,对计算及存储能力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原有平台上进行计算与存储能力的升级;

??应用迁移:应用迁移的内容包括原平台上运行的应用以及未在原平台上运行的老应用,应用迁移可能涉及原有应用系统的改造;

??数据迁移:同应用迁移类似,数据迁移也包括原平台上存储的数据以及未在原平台上存储的数据,数据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异构数据的迁移以及数据结构的变动。

7.3 部署模式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有两种部署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对一模式,如下图所示,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城市(区县、镇)对应建立一套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图10 部署模式一

第二种模式为运营模式,在某个城市(区县、镇)或由第三方建立综合运营中心,即包含场地、人员、运维工具的综合性平台运营机构,其主体可以是城市信息主管机构、运营商,其作用是对公共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库、智慧应用、基础设施等智慧城市组成部分进行运营维护,保证整体正常运作,同时为多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基础信息服务。

图11 部署模式二

根据不同的平台建设模式,综合运营中心可以是盈利或非盈利的运行机构,其管理范围会依据不同建设模式动态调整。

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城市,建议采用第一种部署模式,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可采用第二种部署模式。

8 管理及运行

8.1 平台管理模式

由于各城市对平台的投资与建设模式的不同,可能有财政投入、也可能有市场化运作模式,平台的产权可能会不同,基于此,平台的管理模式有A)政府建设、政府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B)企业建设、政府监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两种主要的模式。在此模式下,一般由智慧城市运营商承担平台的建设任务,并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管,监管内容包括信息安全、业务规范、标准执行以及服务质量等。

对于上一节第二种部署模式的情况,平台的管理者要承担更多的“管理服务”,但“使用服务”的城市,则仅需对平台内本城市的相关信息与服务负责。

平台的建设发展与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推广是相辅相成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挖掘、利用是实现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两者的关系就如同道路与交通的关系,道路好了,交通才能顺畅,对交通的要求高了,反过来会促进道路的建设。

在平台建设与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与推广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注重实效

平台及其所提供服务的权威性与价值需要通过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的建设与推广来体现,因此,需要挑选若干个见效快、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应用作为突破口,一旦各业务单位通过这些业务应用解决了业务上的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取得了工作成绩,就会有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信息的积累和服务的提供中,并愿意提供更多的共享资源。

??注重应用模式创新

建立一套类似于“软件超市”的机制,鼓励各方向平台多多注册共享服务,以促进平台的服务能力与应用活力,并建立“贡献度计分制”。 ??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平台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责任与权力,明确信息共享、服务提供的规则,但同时为了便于各方面的参与,需要在应用部署、共享数据使用、服务注册等方面提供更灵活的支持。

8.1.1 实施策略

以国家信息化“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二十四字方针为根本指导,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制订以下实施策略: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在统一规划前提下,本着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原则,将大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系统,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以保证对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系统的成功建设。 ??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推进平台建设,必须按照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决策,统一部署,稳步推进。

??保证建设和运行资金

要保证对平台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合理使用建设经费。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忌好高骛远、铺张浪费。甚至在建设相关系统时,首先要考虑能否利用公用资源。

??统一协议、标准与规范

对于平台建设中涉及的软、硬件标准与规范,确保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多层次、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系统建设中协议、标准的统一性。 ??加强制度建设,加大考核力度

要加强做好平台建设中的制度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有章可循。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使用人员开展培训,要加强对平台建设和服务共享工作的考核评定,

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充分借鉴专业公司的经验和技术

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多层次、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必须充分借鉴业内专业公司的成功经验和核心技术,并发挥政府机构的“政务”专长,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保证系统的成功实施。

同时,平台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国家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其开发利用也有其特殊性,需要遵循: ??法制先行、健全机制原则;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原则; ??避免浪费、开源节流原则。

8.1.2 管理分工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各个相关单位、城市内的各个企业以及市民,从宏观上看,包含对资源与服务的所有者、资源与服务的管理者、资源与服务的使用者三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约束关系。

8.1.2.1 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分工

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的角色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管理者,其工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8.1.2.1.1 平台管理

负责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可将具体服务外包给智慧城市运营商,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行,包括网络、存储、服务器、应用系统等,管理的范围包含前置机环境,但不包含各相关智慧城市应用的具体业务环境。

8.1.2.1.2 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对通过整合汇聚到平台中心的信息资源,建筑物库、如:人口库、法人库等,要进行相应数据的比对、维护、备份、安全控制等管理工作,保障信息资源有效、有序、安全使用。

8.1.2.1.3 服务管理

平台的能力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中的服务,服务越多,使用越频繁,平台的价值越能体现。由于智慧城市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地对服务进行调用,其依赖的服务的可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台的管理上,应当由信息化主管单位通过工具对所有的服务进行日常的“拨测”处理,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如发现服务不可用,则有权责成服务提供者进行恢复并对其处理。

8.1.2.1.4 规范管理

由城市信息化主管单位牵头,各相关单位参与,共同确认或优化本城市数据交换规范、信息目录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规范以及平台使用流程和管理制度。

8.1.2.2 各相关单位分工 8.1.2.2.1 资源梳理

各相关单位需严格遵循平台相关的建设要求对各自内部资源进行梳理,并提供梳理后的信息,梳理完成后,需按建设要求进行资源登记及目录编制。

8.1.2.2.2 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

以各相关单位为主,在信息化主管单位协助下,共同进行业务协同所需共享指标项、共享流程等业务规则的协商与制定,在三方认可后,利用平台,由各相关单位在遵循建设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开发及部署工作,与各相关单位具体业务相关的开发及部署工作由各相关单位自行操作。

8.1.2.2.3 建设规范的制定及执行

当平台共享的指标项涉及到具体相关单位时,相应的相关单位有义务参与建设规范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一旦相关建设规范及管理制度制定并颁布执行,各相关单位必须遵循相应的建设规范及管理制度。

8.1.3 组织保证

任何一个系统项目的成功建设,项目组织机构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也不例外。针对存在的横向协调联系多、纵向管理层次结构复杂、建设内容多等现状,建议首先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固定组织,以保证充分沟通、有效协调、综合管理和项目的持续运行。组织结构至少包括四个小组,如下图所示:

各小组负责的具体工作包括: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平台项目建设的领导工作,承担平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审核批准职责,以及针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工作。

管理协调小组:由信息化主管单位和相关人员组成,负责项目设计、开发、实施、维护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工作。

业务操作小组:由各相关单位中参与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工作人员等组成,负责提出本应用单位的业务需求,参与项目建设与运行。

技术支持小组:由各相关单位中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工作人员及信息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和业务,包括参与系统方案的制订、应用软件实施、系统培训、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

上述各小组均可有智慧城市运营商人员参与并具体投入工作。

8.2 平台运行模式

由于不同层级的政府(市、区县、镇)权限不同,各城市信息资源的汇聚点也会不同。基于此,平台将会有不同的运行模式。

8.2.1 本地化模式

本模式中,智慧城市应用系统所需的基础信息及服务均可由平台从本地获取,平台也仅为平台所在地的智慧城市应用提供服务。

8.2.2 平台互联模式

本模式中,部分城市智慧应用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将分别依赖于本地平台与其他平台,即:智慧应用除了需要本级各类数据库数据外,可能还需要用到上级乃至上上级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信息或业务信息,则需要通过本级公共信息平台与上级公共信息平台乃至上上级公共信息平台进行互联并获取信息或基于此信息的服务。为满足该需求,不同的公共信息平台之间通过接口服务路由转发和调用实现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