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接触论文目录

黄 兵 2013 新时期英汉语言接触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第7期。 王 晓 2009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日语学习与研究》第4期。

松浦章 薄培林(翻译)2008 海难难民与当地官民的语言接触——从嘉庆年间漂到朝鲜、中国的海难事例看周边文化交涉的多重性,《中华文史论丛》第2期。 曹文静 2011 从语言接触角度谈“宅×/×宅”语言现象,《文教资料》第17期。 覃 静 2011 从《泰汉词汇》里的汉借词看汉泰语言接触,《大众文艺:学术版》第9期。 尚振乾 2013 由语言接触而形成的转注结构刍议,《语言科学》第1期。 程丽霞 2004 语言接触、类推与形态化,《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 徐来娣 2007 汉俄语言接触初探,《江苏外语教学研究》第1期。 郭 倩2009 语言接触的特殊现象—往返借用,《陕西教育》第10期。 赵秀媛 2013 从词汇现象看大连方言的语言接触,《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1期。 王 瑾,黄国文 2006 接触语言学视角中的翻译——广州报章翻译现象分析,《中国翻译》第5期。 吴安其 2008 史前华南地区的语言接触,《民族语文》第3期。

李 川 2014 城市化进程中的语言接触与和谐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为例,《南方论刊》第2期。 张海燕 2013语言接触中外源词对汉语词义的影响,《汉字文化》第1期。 郭 艳 2008 从语言接触看英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怀化学院学报》第3期。 邹建萍 2010 马来西亚英语中的语言接触与语言借用现象,《东南亚纵横》第3期。 饶 星 2006 新时期中外语言接触特点述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曹 芳 2008 近二十年英汉语接触中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胡 慧 2007 语言接触、中西文化交融与和谐文化建构,《求索》第4期。 刘晓霞 2001 从日语借词看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语知识》第5期。 杨 磊 2012 语言接触与汉语新词的产生——以附缀式新词“X门”为例,《文学界:理论版》第4期。 辛 静 2010 英语对汉语环境下的网络语言的影响,《考试周刊》第23期。 杨秀明 2011 中国本土与海外闽南方言声调差异及其成因,《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邹嘉晖 2009 从英语教学看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和结构上的变异,《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郭鸿杰,韩红 2012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接触研究:以“被”字句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3期。

王聿良 2011 论语言接触环境下英语元素趋向汉语的借用迁移,《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彭 晓 2013 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化现象——以外源性词缀的析出为例,《求索》第5期。 贺 阳 2008 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吴 军 2014 英译外来词内容与汉民族文化心态透视,《文学教育》第2期。 卢丹怀 2010 汉语中的字母词、音译词和混合语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5期。 步连增 2007 从汉语借词来看汉英语言接触中的匹配回归机制,《菏泽学院学报》第4期。 杜海燕,梁冰冰 2012 英语对汉语句法影响的个案研究,《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4期。 余光中 2009 中文与英文趣谈,《咬文嚼字》第7期。

文美振 2005 从语言接触看汉语成语对韩语与其成语的影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刘富利 2008 英汉语言接触中借词的历时和共时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5期。 朴锦海 2010 从语言接触看汉语对朝鲜语的影响,《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第4期。 贺 阳 2004 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杨春宇,邵大艳 2011 华夷变态:东北俄式洋泾浜语的历史钩沉——东北亚语言接触与都市语言建设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任 超,陈 霜,姜毓锋 2009移民背景下的哈尔滨方言变异分析,《林区教学》第3期。 梅学芳 2013 外源类词缀的形成及其对汉语的影响,《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第11期。

12

郭林花 2001 英汉语言玛赛克现象分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司 佳 2002从“通事”到“翻译官”--论近代中外语言接触史上的主、被动角色的转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吴 岚,刘祥清 2009 语言接触与现代汉语中的英源类词缀,《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琰彬 2013英语全球化背景下汉英接触中汉语耗损研究,《学理论》第14期。 陈恒汉2011闽南方言“流浪记”:以词汇输出为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郭晓颖2012浅析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科技信息》第35期。 褚 靓 2012 戛纳电影节”中“戛”字读音小考,《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第7期。 陈恒汉2006闽粤方言和东南亚英语变体,《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 勇,白解红2013 英源汉语网络词及其意义衍生,《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苗兰彬 2013 语言接触中外语对汉语构词法的影响,《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第1期。 生 辉 2007 外来词中的异体并存现象及其规范,《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9期。 陈 辉 2009《无罪获胜》语言学探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冯敏董 2000 从汉语新词看语言接触与新时期社会心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 李 军2012 语言接触中的语言选择,《考试周刊》第9期。 张晓曼2004试论中韩语言接触及中韩音韵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郑朝红 2008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语语汇变异,《河北学刊》第4期。 申东月 2007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辅音系统的影响,《外语研究》第2期。 白 冰 2007 从汉语流行语中的\看语码转换的一种新现象,《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第6期。

赵永刚 2009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郭 艳 2008 谈我国商标词的欧化现象,《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 陈晓霞 2008 中国英语的社会语言学解读,《潍坊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邵大艳 2011 从《达里词典》看古代的汉俄语言接触,《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第7期。 王振来,高志武 2010有标记被动表述欧化现象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魏红华 2006 从“被”字结构看汉语欧化语法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徐来娣 2008 汉俄语言接触中俄语在语义层面对汉语的影响,《汉语学习》第5期。 武小军 2007 语言接触背景下的汉语英化倾向及本质,《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6期。

贺 琳,杨 宁2011针对中国大学生对汉语新词汇接受程度的调查——基于英语与非英语专业的对比研究,《学园:教育科研》第11期。

石定栩,朱志瑜 1999 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外国语》第4期。 王望妮 2007 “门”后的思考:“XX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外语教学》第3期。 周小兵 2013汉越语言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汉越语言对比研究论文集》序,《华文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杜 楠 2009 文化接触与语言变异,《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12期。 吴立菊 2009 词缀“性”与中日欧语言接触,《汉字文化》第6期。

肖 荷2010英汉语言接触中语法偏误现象研究——以地点名词和时间名词的后置现象为例,《琼州学院学报》第3期。

王文娟 2006 浅析中日语言的相互影响,《日本问题研究》第2期。 齐春红 杨育彬 2010 泰北地区云南方言语法变异情况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魏红华 2006 小议英语影响下的汉语词缀化倾向,《民族论坛》第12期。 姜艳红 2005从汉俄语的三次借词高潮看语言文化接触情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赵滨宁 2007浅谈西方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何 烨 2004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 王国念,赵秋荣 2012 论大众传媒对汉语欧化的影响及对策,《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6期。

13

沈国威 2012 回顾与前瞻——日语借渊的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第3期。 郑友奇,杨春红 2012 汉语新闻传媒中英语外来词的模因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7期。 杨丽姣 2009泰语、越语、缅语中的汉语方言借词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

杨 琼 2013 汉日语“觉悟”的词汇史比较,《教育教学论坛》第24期。 姚亦登2012汉语中音形全借的借词方式浅谈,《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11期。 李文平1998 汉语外来词古今比较与反思,《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田振江 2012 基于语料库分析的英汉互借词比较研究(英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第4期。 申东月 2005 汉韩语言接触对韩语语音发展的影响,《民族语文》第6期。

欧阳恩良,翟巍巍 2008从“觖舌之音”到京师同文馆的建立——由近代中西语言接触看清廷观念的转变,《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孙永方,管明阳 2013浅谈汉字词在韩国语中的重要地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丛 岩 2009中西方历史上的语音学研究对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启示,《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贺 阳 2006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崔晓晴 2012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考试周刊》第55期。 徐红新 2010 中西方语言文化接触与中国文化的吸收,《美中外语》第6期。 侯 静,张庆艳 2010《骆驼祥子》中欧化汉语句式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赵国栋,刘潇 2011 混沌语言学视角下的外来词处理策略探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吴小夏 2011从英汉比对角度看英语对汉语句法的影响——以“被”字结构做定语为例,《文学界:理论版》第1期。

石定栩,朱志瑜,王灿龙 2003香港书面汉语中的英语句法迁移,《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1期。

包智明 2003 新加坡英语的几个语法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1期。 周 静 2007 浅议英汉词语混用现象,《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黄 兵 2012 新时期源自英语的新语素分析,《作家》第22期。 赵滨宁 2008 英语外来词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第3期。 胡明亮 2010 字母词对汉语的影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王 敏 2010 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11期。 刘宗艳 2009英语影响下汉语词缀语法化的过程,《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第8期。 吴 汉 2010英语对汉语新词的影响,《科学时代》第6期。 彭 晓 2012 论受语迁移引发的词缀析出现象,《求索》第11期。

黄文溥 2011汉诗文修辞对日语语法的影响——从漱石小说独具特色的动词连用中顿形用法谈起,《外语与外语教学》第4期。

晏 斌 2011 英汉翻译中的欧化现象分析,《科技信息》第21期。 王春艳 2006 紫色在汉语和韩语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甘肃农业》第1期。 张军梅 2008 谈外来词的吸收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第6期。 吴一安,蒋素华 2006汉英双语者汉语口语中的英语化特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6期。

秦洪庆 2009 英语新词构筑理据探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姚丽丽 2012汉语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学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8期。

陈恒汉 2011闽南方言的外来词研究:历史及类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苏 红 2013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以“x x style”为例,《神州》年第11期。 李得春 2005 试析韩国语汉源汉字词和韩国独有汉字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14

梁健丽2013 LIVAC语料库中的香港地区语码转换词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郭林花 2012 字母词在媒体语言中渗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理论月刊》第4期。 秦子华 2001从“外来语”看社会的进步及各种语言的相互影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孙利萍 2008 现代汉语兼类词与N的V结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曾文武 2004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陈文东 2012 从“给力”到“gelivable”——全球化背景下汉英新词的文化趋同,《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12期。

孙 艳 2008潜显理论视角下的“宅男”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任少英 2003 中国韵书传入韩国考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欣悦 2012 《小留学生》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分析,《现代交际:下半月》第8期。 欧阳友珍 2002 现代汉语外来词汉化轨迹及规律初探,《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祁文英 2000 语言混血儿——洋泾浜英语,《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1期。 刘凡夫 2012 以黄遵宪《日本国志》(1895)为语料的日语借词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第3期。 刘 瑶2012基于框架语言视角的语码转换对母语影响的探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第10期。 沈安怡 2010 上海话中的外来词,《理论界》第1期。 丁立福 2013 字母词进入词典考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2期。 贺 阳 2008 汉语主从复句的语序变化与印欧语言的影响,《长江学术》第4期。 孙 颖 2013 汉语词汇的欧化现象,《考试周刊》第96期。 潘瑞春 2008 宅女”试析,《修辞学习》第2期。 高凤平 2005 外来语中的借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董博宇,李娜 2012 中式英语四维对比模式研究,《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第9期。 罗芳春,王峰灵,孙存志 2011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分析,《铜仁学院学报》第3期。 罗芳春,徐红梅,孙存志 2011汉语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罗芳春,徐红梅,孙存志 2011汉语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语言学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第3期。

林 坡,赵 茜 2007 从日汉语言关系看日文汉字教学,《科技信息》第26期。 衣玉敏 2011 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读音问题探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 王宝红 2001 汉语外来语音意兼译方式及其文化心理探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杨 艳 2012 三语接触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英语作文对比分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7期。 张菊华 2013 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以“被字句”的发展为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第2期。 吴建萍,张富翠 2003 论缩略语的结构及社会功用,《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刘晓波,战菊 2012 “传染病”视角下“XX门”扩散的模型研究,《求是学刊》第4期。 刘洁莲 2009 英语影响下产生的汉语类词缀,《剑南文学:下半月》第10期。 胡文雯 2006 从张乔治到张吉民 --语码转换翻译实例对比研究,《文教资料》第18期。 罗晓阳 2010 汉英双语者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动机和功能研究,《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第7期。 梁明生 2010 英汉语码转换的顺应论解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春华 2010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欧化:将+主句动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丁建川,郝彤彤 2002 汉英语词夹杂现象特点摭谈,《泰安师专学报》第5期。 洪丽芬2009华语与马来语的词汇交流——马来西亚文化融合的表现,《东南亚研究》第1期。 王 鹤 2013 浅析广告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剑南文学:经典阅读》第7期。

于 辉 2012 汉语借词音系学中的区别性特征与音系范畴——以英源借词中塞音的借入为例,《汉语学习》第1期。

王艳伟 2012 大学生汉英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英语广场:学术研究》第7期。 戴 年 2009商务英语的前学科发展史概述,《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