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读书笔记 - 图文

病毒中核苷酸为4种、五碳糖为1种、碱基为4种

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核苷酸为4种、五碳糖为1种、碱基为4种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4)

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质 1.元素组成:C、H、O 2、分类 单糖 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生命的燃料) 果糖,半乳糖 二糖 多糖 乳糖 蔗糖,麦芽糖 纤维素,淀粉 糖原 动物 分布 所有 细胞 动物 植物 水解成单糖才能吸收 备注 静脉注射 直接吸收

二、细胞中的脂质

1.组成元素:主要有C、H、O,有的还含有P和N。 2.分类:脂肪,磷脂,固醇

3.脂肪(C、H、O)——主要储能物质 (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皮下的脂肪层起到保温作用。

(3)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保护内脏器官。 4.磷脂:构成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5.固醇

(1)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除了多糖和蔗糖,其余为还原糖

2.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供给能量。 3.脂肪中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消耗的氧气也更多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生物大分子 (即多聚体) 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 蛋白质 核酸(DNA、RAN) 基本单位 (即单体) 葡萄糖 氨基酸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2)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

①选材: 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原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③过程:把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便可获得。 二、细胞膜的成分

①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同时含有少量的糖类。

②脂质中以磷脂最为丰富(也有胆固醇,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③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就越多。

④细胞发生癌变后,同时膜上的糖蛋白会减少,导致细胞的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 三、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1、探究历程:

(1)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 年,两位瑞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 亮 — 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有关,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只分布于膜的外侧。有些糖类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4)因为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整个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