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

非公开信息指来自非公开途径甚至采取了一定保密措施的信息。

一般静态的、公开的信息便于采集,也易于滞后;而动态的、非公开的信息难于采集,却有着更高的使用价值。 ? 信息采集的常用方法: 信息类型 采集途径 动态信息 问卷调查法 静态信息 预订采购法 信息检索法 日常积累法 交换索要法 委托收买法 抢劫窃取法 公开信息 参考观察法 专家咨询法 非公开信息 访问交谈法 技术截取法 敲诈利诱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就某些问题向有关人员发放调查表,填妥回收后可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有关信息的方法。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包括以下步骤: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围绕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来确定调查内容,然后规划调查项目,编制调查表。调查表通常包括:前言、调查项目和结语。 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是:

a )问卷格式应清晰,长度要适中;

b )调查项目的安排要合理,并注意回答形式;

c )提问时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明确具体,尽量避免专业术语和模糊概念。 2)选取样本

一般社会调查采用的取样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等。调查样本的选取问题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按照一定要求抽取一部分(即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以次来推断总体的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客观性。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但它所依据的是大数定律,而且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因此可以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

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踞抽样、多阶段抽样。

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不是严格按随机抽样原则来抽取样本,所以失去了大数定律的存在基础,也就无法确定抽样误差,无法正确地说明样本的统计值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于总体。虽然

17

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主要有:便利抽样、配额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 3)实施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必要的话,可先进行试点调查,对调查方案进行反馈修正,然后再全面展开。

2、访问交谈法

访问交谈法是通过访问信息采集对象,与采访对象直接交谈而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

该方法可达到双向沟通、澄清问题的效果,可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但费用较高,一般适用于信息采集范围较小,问题相对集中,需要搜集实质性详细信息的场合。 访问交谈法一般有三个阶段的工作:

1)准备阶段:选择访谈对象,拟定访谈提纲,确认访谈时间、地点、人物等,携带必要的证件、资料。

2)实施阶段:接近被访谈者,提出询问问题,引导和追寻,访谈结果。 3)整理阶段

第三节信息的评价与选择

一、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

1、能够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依据;

2、信息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3、信息的可信赖程度高;

4、信息具有综合性;

5、信息容易获取(不是用特殊的手段或极少数人才能获取)

6、信息的费用与目标吻合。

二、信息源的评价与选择 1.直接评价法

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前述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信息工作者根据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对信息源进行评分评价,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 现采用五项指标、十分制,我们对常见的信息源进行评价。各种信息源的该五项指标得分相加,便是该信息源所得的总分。按总分多少可对信息源进行排序。

2.间接评价法

间接评价法是通过信息用户来评价信息源。以调查表的方式调查用户对信息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然后由信息工作者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对信息源的价值做出评定。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需要信息用户密切配合,工作量较大,但评价结果较为客观。

设信息工作者将有n个项目的m张调查表收回后汇总成下表的形式。表中aij是被调查者i对第j个信息源的评分,信息价值较高的信息源其评分相应较高。

三、信息准确度的比较评价

角度一:

(1)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同一性质的信息进行比较;

(2)定期地、系统地搜集信息,调查过去同种信息是否出现并和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

(3)从多种信息源搜集、分析同种信息和相关信息,与切题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 一般把从各个方面获得同一信息,并进行比较评价的方法叫做“交叉检验”。 角度二: “5W1H”评价信息的准确度,即内容(What),原因(Why),时间(When),地点(Where),人(Who),方法、途径、状况(How) 。 步骤大致如下:

18

①把信息分成六个要素,按要素分成不同的组;

②分析各组中有无共同点,把具有共同点的信息抽出来; ③只用被抽出来的、具有共同点的信息要素构成信息形态; ④把组成信息形态的要素分别同原信息进行比较; ⑤根据比较结果,对于被认为最有共同点的原信息作进一步调查检验,分析它与其他信息的相关程度、相关的交接点等。

四、信息的经济性评价

1、所需信息存在率的评价。 2、所需信息适合率的评价。 3、所需信息可靠性的评价。

五、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 1.采全率

采全率用来衡量切题信息搜集的完整程度,指某一信息系统(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性信息(对该系统全体用户而言)在当时系统内外所有切题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2.采准率

采准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针对性,指某一信息系统(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信息(对该系统全体用户而言)在当时该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3.及时率

及时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速度,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搜集过程的能力。它由搜集过程的每一环节(从信息的产生到其被输入到信息库)所花费的总时间来计算

4.费用率

费用率用来衡量信息搜集的资金效率,指用于信息库中单位信息的费用的最低能力。

5.劳动耗费率

信息搜集的劳动耗费率指信息系统搜集到的单位信息所耗费的最低劳动量,可用搜集过程所有环节的劳动消耗总数来计算。

第四节网络信息的评价与获取

一、网络信息源及其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网络服务器等非印刷型纸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特点:

1、数量庞大,增长迅速; 4、共享程度高; 2、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5、变化更新快; 3、传输速度快; 6、质量良莠不齐。

二、网络信息的评价

1、网络信息评价的对象

网站信息资源:网站(不包括站内所含的具体信息)和站点信息(即网站所发布的具体信息)网页信息资源:页面(不包括具体信息内容)和网页信息

2、网络信息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信息的评价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制定网络信息评价的指标体系成为网络信息评价的关键。可使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评价。

19

见教材P154-155(表4-6)

外有研究者借鉴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反应的是一种期刊中论文的平均被引率,等于该种期刊论文被引量与可引论文总数之比)来评价网络信息的质量。通常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借鉴此方法,如果一个网页被链接次数越多,从一个侧面证明该网页质量越高。同理一个网站的网页被链接次数越多,该网站质量就越高,影响力就越大。

三、网络信息的获取

1、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

1)浏览:偶然发现或顺链而行

2)通过网络资源指南来查找信息

3)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2、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一种专门为组织和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所使用的检索工具。 1)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

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是将信息系统加以归类,利用传统的信息分类方式组织信息,用户按类查找,如:早期的Yahoo!。网络分类目录所使用的分类法有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分类法和体系分类法。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由于目录中的网页是专家精选的,所以网页内容丰富,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查全率较低,搜索范围较窄。 2)全文搜索引擎

全文搜索引擎是将网站的每个主页上所有文字进行组织,建立索引数据库,索引信息包括文档的地址,每个文档中单字出现的频率、位置等,如早期的Google。全文搜索引擎具有较高的检全率,搜索范围较广,但检准率较低,缺乏清晰的层次结构,查询结果中重复链接较多。

3)垂直型搜索引擎

垂直型搜索引擎是专门为查询某一个学科或这题的信息而产生的查询工具,专门收录某一方面、某一行业或某一主题的信息。如百度MP3搜索、Google地图搜索、去哪儿网、一淘网等。

4)元搜索引擎

又称为集合式搜索引擎,它将多个搜索引擎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这样省去了用户记忆多个搜索引擎的不便,使用户的检索要求能同时通过多个搜索引擎实现,从而获得全面的检索效果。如:马虎聚搜http://www.mahuu.com/,抓虾聚搜http://zhuaxia.org/ 5)智能搜索引擎

智能搜索引擎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库来理解检索词的意义并以此产生联想,运用人工智能推理的方法来组织信息。

3、数字图书馆

一种馆藏资源以数字化格式存储可以利用电脑等设备访问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可说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

4、学科信息门户

学科信息门户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

5、RSS阅读器

基于XML技术的互联网内容发布和集成技术,全程是Rich Site Summery或者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

第五章信息组织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