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中山纪中)新高考化学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

东莞中学,中山纪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纳米级TiO2具有独特的光催化性与紫外线屏蔽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实验室用钛铁精矿(FeTiO3)提炼TiO2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浸的化学方程式是: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 B.X稀释所得分散系含纳米级H2TiO3,可用于观察丁达尔效应 C.②用水蒸气是为了促进水解,所得稀硫酸可循环使用 D.①③反应中至少有一个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FeTiO3中Fe、Ti分别显+2、+4价,溶于硫酸得到对应的硫酸盐,因此方程式为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故A正确;

B. 纳米级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则该混合物属于胶体,可用于观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 用水蒸气过滤,相当于加热,可促进盐的水解,溶解钛铁精矿需要加入稀硫酸,TiO2+水解时生成H2TiO3和稀硫酸,则稀硫酸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

D. ①反应时稀硫酸溶解FeTiO3,③反应是煅烧H2TiO3得到TiO2产品,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能够区别葡萄糖溶液和乙醛溶液

B.洗涤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在试管内壁产生的银:先用氨水溶洗、再用水清洗 C.裂化汽油和四氯化碳都难溶于水,都可用于从溴水中萃取溴

D.为将氨基酸混合物分离开,可以通过调节混合溶液pH,从而析出晶体,进行分离。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葡萄糖和乙醛都含有醛基,加热时都可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银不与氨水反应,不能用于洗涤试管内壁的银单质,银可溶于硝酸,可用硝酸洗涤,故B错误;

C.裂化汽油成分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不能用作萃取剂,故C错误; D.氨基酸含有羧基、氨基,具有两性,不同的氨基酸达到等电点的pH不同,可控制pH利用溶解度差异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当达到等电点时氨基酸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3.25 ℃时,向NaH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5 ℃时,H2CO3的一级电离Ka1(H2CO3)=1.0×10-6.4 B.M点溶液中:c(H+)+ c(H2CO3)=c(Cl-) +2c(CO32-) +c(OH-)

-C.25 ℃时,HCO3+H2O

H2CO3+OH-的Kh=1.0×10-7.6

D.图中a=2.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25 ℃时,当lgc?HCO3-?c?H2CO3??1即

c?HCO3-?c?H2CO3??10时,pH=7.4,H2CO3的一级电离

Ka1(H2CO3)=

c?HCO3-??c?H??c?H2CO3??10?10?7.4?1.0×10-6.4,故A正确;

B. 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M点溶液中:c(H+)+ c(H2CO3)=c(Cl-) +c(CO32-) +c(OH-),故B错误; C. 25 ℃时,HCO3-+H2O

?14Kw10??6.4?1.0×10-7.6,故C正确; H2CO3+OH-的Kh=

Ka110D.

c?HCO3-??c?H??c?H2CO3??10?6.410?6.42.6?=10,图中M点pH=9,,所以a=2.6,故D正确; -9c?H2CO3?10c?HCO3-?选B。

4.常温下,用0.1 mol·L?1 K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1 HA(Ka=1.0×10?5)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的pH约为3 B.水的电离程度:d点>c点

C.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c(A-)>c(K+)>c(HA)>c(H+)>c(OH-) D.e点溶液中:c(K+)=2c(A-)+2c(H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溶液pH=7时消耗KOH的体积小于10mL可知,HA为弱酸,设0.1 mol·L?1 HA溶液中c(H+)=xmol/L,

x2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1?10-5,解得x≈1×10-3mol/L,因此a点溶液的pH约为3,故A不符合题

0.1-x意;

B.d点溶质为KA,c点溶质为HA、KA,HA会抑制水的电离,KA会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d点>c点,故B不符合题意;

KW10?14??5?10?9,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结合溶C.b点溶质为等浓度的KA和HA,Kh?Ka10液呈酸性可知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cA意;

D.e点物料守恒为:2cK故答案为:D。 【点睛】

比较时溶液中粒子浓度:

(1)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H2O?OH-+H+,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

(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如稀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3COO-+Na+,CH3COO-+H2O?CH3COOH+OH-,H2O?H++OH-,所以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c(CH3COOH)>c(H+)。 5.大海航行中的海轮船壳上连接了锌块,说法错误的是

???c?K??c?HA??c?H??c?OH?,故C不符合题

???????3c?A??3c?HA?,故D符合题意;

??A.船体作正极 C.船体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B.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锌块的反应:Zn-2e-→Zn2+

A.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则船体、锌和海水构成原电池,船体做正极,锌块做负极,海水做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

B. 在海轮的船壳上连接锌块是形成原电池来保护船体,锌做负极被腐蚀,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正确;

C. 船体做正极被保护,溶于海水的氧气放电:O2+4e?+2H2O=4OH?,故C错误; D. 锌做负极被腐蚀:Zn-2e-→Zn2+,故D正确。 故选:C。

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常压下,62g白磷中含有P—P键数目为3NA

B.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6NA C.1molNa2O和NaHSO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D.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2mo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还原产物为NO,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1.5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1个白磷分子中有6个P—P键,62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62g白磷中含有的P—P键的物质的量为0.5mol×6=3mol,故A正确;

B.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是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均为C5H12。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共72g,即含C5H12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 C5H12中含有4molC—C,12molC—H键,共16mol共价键,所以22g正戊烷、24g异戊烷和26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6NA,故B正确;

C.1molNa2O中含2molNa+和1molO2-,1molNaHSO4中含1molNa+和1molHSO4-,所以1molNa2O和NaHSO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不为3NA,故C错误;

D.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2mo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铁和硝酸反应生成Fe(NO3)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NO↑+2H2O,消耗4mol硝酸,转移电子3mol,所以消耗2mol硝酸,转移电子为1.5mol;若铁和硝酸反应生成Fe(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8HNO3=3Fe(NO3)3+2NO↑+4H2O,消耗8mol硝酸,转移电子6mol,所以消耗2mol硝酸,转移电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