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的贫困人口标准也就在3000元左右。从投入收益比来分析,国家在扶贫投入上的转化率其实只有30%左右。 (摘编自《中国产经新闻》2016年12月21日) 材料四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昌汉白村驻村调研,听到了许多关于扶贫的议论和故事。其中,印象颇深的是老支书的一句话,“凡是用资金、项目能解决的贫困问题都不是难事,扶贫最难的还是怎么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这样的思想贫困。”在这个村,就有一个出了名的“阿斗”改头换面成脱贫积极分子的故事:一开始“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帮扶干部送来基础母羊,他转身卖了换钱;给他找到打工机会,工作时间喝醉玩消失……帮扶干部一有空就去“阿斗”家,引导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随时帮他解决遇到的困难。时间一长,帮扶帮到了心里,干活干出了自信。原先“躺倒不干”的“阿斗”逐渐“站了起来”,去年也成功脱贫。

按照贫困退出标准,昌汉白村已经脱贫。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良性发展,是昌汉白村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普遍面临的“坚中之坚”。 调研发现,一些贫困群众自认为“富不了,也饿不死”,对脱贫致富想法不多,甚至想都不想,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则贪图安逸,吃不了苦,等着别人送小康。昌汉白村有个超甜西瓜基地,打工一天250元,但一些村民嫌大棚里干活太热太累太细,干着干着就悄悄知难而退了……除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思想贫困成因比较复杂,绝非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耐心必不可少,帮扶上更要下足“绣花”功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31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电商、光伏、旅游和健康扶贫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受益贫困人口多。 B. 我国贫困人口年均减少量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其变化趋势与经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 C. 国内扶贫投入实际转化率不高,2016年只有30%左右,大部分损耗在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上。 D. 昌汉白村“阿斗”逐渐“站了起来”的故事生动说明思想脱贫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2017年,中国扶贫攻坚保持良好态势,共减贫6600多万人,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 B. 数据表明,疾病、技术和劳动力短缺、缺少资金等是致贫的主要原因,这为国家扶贫提供了参考。 C. 如果不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激发内生动力,我国许多已经脱贫的农村有可能重新返贫。

D. 要让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首先是要提高扶贫资金转化率。 13.我国应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

轮对,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晋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提点刑狱,以忧去。服除再召,以五事见,曰:“选将帅,广常平,治渠堰,更铨法,通楮币。”上谓辅臣曰:“胡晋臣言可行。”除度支郎,累迁侍御史。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职。侍郎林栗与熹论《易》不合,.因奏熹不即受印为傲慢。晋臣上疏留熹而排栗,物论归重。光宗嗣位,迁工部侍郎,除给事中,每以裁滥..

恩、惜名器为重,上嘉其有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晋臣拜谢。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陈,以温凊定省为先,次及亲君子、远小人、抑侥幸、消朋党,启沃剀切,弥缝缜密。未几,薨于位,赠资政殿学士,谥文靖。 .

试卷第5页,总7页

(节选自《宋史·胡晋臣传》)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B.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C.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D. 正谢日/上命/条上军政利害/既而朝重华宫/孝宗谓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深惬朕意/闻外庭亦无异词/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即“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本来指京都,后用以专指天子巡行天下时所到之地。 B. 《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周易》,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C. 嗣位,即继承君位。封建社会里,嗣位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历代君位一般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薨,古称诸侯、封王的贵族或有爵位的高官去世,也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育的皇子公主去世。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晋臣政治才能突出。他得到了制置使范成大的推荐,受到了孝宗的召见,他明确阐述了当时的四种弊端,官职得以升迁。

B. 胡晋臣为人刚正不阿。他敢于当面责问中书令,也敢于上奏直陈亲信大臣受宠弄权之事,中书令为此畏惧他,皇帝为此醒悟。 C. 胡晋臣能够明辨是非。侍郎林栗弹劾朱熹不接受任职的行为十分傲慢,胡晋臣上疏挽留朱熹而反对林栗,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D. 胡晋臣对大宋竭忠尽智。他尽心尽力辅佐孝宗、光宗两位皇帝,竭诚开导皇帝,切中事理,小心谨慎弥补过失,后死于任上。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

(2)上自南郊后久不御朝,晋臣与丞相留正同心辅政,中外帖然。

四、情景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眼泪总与悲愁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2)韩愈在《师说》中对“师”的职责提出独到见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达戍边将士思乡怀亲与边患未平之间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才华横溢。 B. 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借指王录事官位卑下。 C. 第五句运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典故,劝诫王录事韬光养晦。 D. 诗人同情王录事长期没能升迁,但又劝他安于低位,不要诉说辛劳。

试卷第6页,总7页

E. 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语言浅显直白。 20.同为送别诗,本诗尾联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六、语言表达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按照生态学的观点,①____,就会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生态适应。比如旗形树,长时间生活在单一风向的环境里,就尽量减少向风面枝条的萌发,长成旗子的形状;骆驼,长期在沙漠里面生活,就有了驼峰,②_____,在缺水的情况下脂肪就会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供骆驼在最干旱的时候使用。因此,人类作为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③______。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和沟通力,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轻人,请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具备了这六种能力?将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透露具体的个人、学校信息,落款统一为“晓明”;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7页,总7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句中并不是指口吃,而是强调其遇事缺乏决断,犹疑无从下手。不合语境。②“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使用正确。排除A项、C项。③“盛名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使用正确,排除B项。④“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适用对象只能是人,侧重于品质。不合语境。⑤“挥之不去”:(事务)压在心头,无法排解;指某些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但没有办法挽回,一直在脑海中回想,怎么也忘不掉。不合语境。⑥“坂上走丸”:坂,斜坡;走,指很快地滚动;丸,弹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不合语境。

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2.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语序不当,“先后”应放在“组织”前。B项,虚词使用不当,把“和”改为“还是”。D项,成分残缺,应在“游客人数”后面加上“的情况下”。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A项,“见教”,客套话,指让对方指教自己。B项,“高论”,敬辞,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C项,“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D项,“失陪”,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 4.A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的句子推理正确的两项是”这题其实是考查分析推理的合理性,逻辑思维的严密性。B项,以偏概全。“你不会讲俄语,我不会讲俄语,李山不会讲俄语,赵斌不会讲俄语”,并不能推出“我们班没有人会讲俄语”这样的结论。C项,强加因果。 “失去对上帝的信仰”不一定就是“导致自杀的原因。”E项,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即使“现在外面路面畅通”,李佳上班也不一定就不会迟到。因为可能还有其它原因导致她上班迟到。

5.A 6.B 7.B 【解析】

5.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错误,原文为“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C项,“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错误,原文为“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D项,“官员们”错误,应是“底层官员们”。

答案第1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