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 图文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因此,银行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虽然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仍然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借助于债券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借贷活动。通常国家信用的债务人是国家(政府),债权人是购买债券的企业和居民等,但有时国家也以债权人的身份有偿让渡筹集的部分社会财力用于生产建设和公共事业。 1、国家信用的形式——发行公债 按信用资金来源分为内债、外债。

(1)内债是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向国内居民、企业取得信用、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2)外债是国家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以及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行国外公债,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信用、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按信用的期限分:

(1)国库券,期限1年以内,属于短期债券;(2)公债,期限超过1年,属于中长期债券。 按发行方式分: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

公开征募是指国家公债公开向公众、企业发行,由后者认购。

银行承销是指公债由银行通过与国家订立协议进行包销,由银行负责向公众、企业出售,并从中赚取承销费。

2、国家信用的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平衡预算,解决财政困难。

(2)国家信用是筹集经济建设资金的工具,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和承担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

(3)国家信用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4)政府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给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工商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

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超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 1、延期付款(赊销)方式,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比如信用卡结算方式就属于此类。一般来说,它是一种短期消费信用形式。 2、分期付款方式,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分货币(首期付款),然后按合同分期偿还本息,

或分期偿还本金,利息一次计付。这种付款方式在购买耐用消费品中广泛使用,是一种中期消费信用形式。

3、消费贷款方式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包括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品。

抵押贷款通常需要由消费者以所购的商品或其他商品作为担保品。

消费信用的特点

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比较: 1、非生产性,用于生活消费。 2、期限较长。

3、风险较大。完全用于生活消费,必须由借款人的收入作保证。 消费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1、提高消费水平,缓解消费者有限的购买力与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的矛盾。 2、开拓销售市场,促进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消极作用:为经济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信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国际信用与国内信用不同,表示的是国际间的借贷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是不同国家的法人,直接表现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

1、出口信贷:出口国银行对出口贸易所提供的信贷,以促进本国商品出口,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国际银行贷款,指进口商为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从外国银行取得的贷款。 3、政府贷款,指一国政府利用国库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贷款。 4、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即国际金融机构对成员国政府提供的贷款。

二、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

信用工具:是指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通常称为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各种信用活动的契约凭证。

(二)信用工具的特点 1、偿还性

除股票和永续债券外,大多数金融工具的债权人或投资人都可按信用凭证上所记载的应偿还债务的时间,到期收回债权金额。(偿还期) 2、流动性,又称变现力或可转让性

一般说来,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正比,即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差,而债务人信誉越好,流动性便越强。 3、收益性

金融工具往往能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收益。金融工具的收益有两种:一种为固定收益,如债券或存单,在券面上就载明了利率;另一种为即期收益,就是收益大小没有事先进行明确规定,如股票,其收益大小只能取决于发行股票的公司盈利水平以及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水平。

4、风险性

金融工具的本金会遇到遭受损失的风险。

风险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爽约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约,不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显然这种风险视债务人的信誉而定,同一债务人的资产或收入的索偿权也有先后之分,如某一股份有限公司因遭破产而清算,则其剩余净资产或收入应先偿还债券所有人,其次为优先股股东,最后才是普通股股东。

另一类风险是市场风险,即因市场利率上升所导致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1、按融通资金的方式: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2、按偿还期限: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 3、按发展的顺序及新颖性: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信用工具 4、按是否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债务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四)短期信用工具——票据 1.票据的含义

票据是一种具有一定格式,载有一定日期、一定金额、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债权债务凭证。

票据的主要行为有出票、背书、承兑、保证、贴现等。

出票是创造票据的行为,即签发票据。背书是票据的收款人或持票人为了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别人而在票据的背面签名盖章表示负责的行为,目的是转让人对票据起担保作用。承兑是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名盖章,承诺票据到期付款的行为。保证是票据的保证人,保证票据到期偿付的法律行为。 2、票据的种类

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凡企业之间因商品交易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企业签发的称为商业票据;凡由银行签发,或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称为银行票据。 (1)汇票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在一定地点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信用凭证。汇票的主要关系人是出票人(债权人)、付款人(债务人)、持票人(受款人). 汇票按出票人不同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由指定银行办理转帐结算或向指定银行兑取款项的票据。

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命令书。

(2)本票

本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以出票人为付款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保证书。

按签发人的不同,本票可分为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按我国现行规定,只有银行本票。银行本票是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申请人凭以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关系人:银行(出票人)与受款人(持票人)。 (3)支票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在其存款额度内或在约定透支额度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支票的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在支票流通的条件下,商品交易和债务清偿大多用支票支付,取得支票的人也往往不到银行提取现金,而是把它存入自己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帐户中。这样,在支票流通的基础上就产生了非现金结算,即转帐结算,减少了现金流通量,节约了流通费用。

(五)长期信用工具 1.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售给股东以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金额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筹集营运资金的一种信用工具。

股票具有非偿还性但可以转让,因此有很强的流动性。 股票的收益包括两个方面:

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即买卖股票的差价。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