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 图文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一、什么是货币?

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涵义

1、通货:即钞票及硬币。——范围狭窄 2、财富:范围宽泛

3、收入:完全不同。收入是一个流量,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量,如月收入,货币是一个存量,在一个时点上的数量。

4、货币:在商品或劳务交换以及债务清偿中被普遍接受的能迅速变现的任何东西,包括通货、支票、存款等。 二、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交换的两个发展阶段:物物直接交换、通过媒介的交换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论

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通过研究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来揭示货币的起源。 价值形式:即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

马克思认为: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

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以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它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这种简单的价值形式的最初表现形式为: 1只绵羊= 10斤茶叶

这一等式看起来简单,但它包含的内容极其复杂。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这里,1只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10斤茶叶处于等价形式,它们既对立又互为条件。10斤茶叶只是1只绵羊的个别等价物,故其价值表现是不充分的。所以说,这种价值形式还只是种不充分的胚胎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 10斤茶叶 或15尺布

1只绵羊 = 或2把石斧 或20斤米 或10捆烟叶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交换越来越发展,交换已成为经常而不是偶然,促使价值表现链不断拉长

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是不完全、不成熟的

①每一种商品都有许多种商品共同表现其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又都不一样; ②交换过程迂回复杂,增加了交易的困难,说明商品世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还没有一个共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表现,因此,它必须向一般价值形式过渡。 3、一般价值形式

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10斤茶叶 或15尺布

或20斤米 = 1只绵羊 或10捆烟叶 或其他商品

简单换位——质的变化

(1)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由一系列商品表现,而一般价值形式是一系列商品的价值统一地由同一种商品表现;

(2)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直接交换。而一般价值形式表现的商品交换是通过一般等价物媒介的间接交换,即绵羊已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媒介商品交换的特殊商品。

虽然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种种困难,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而妨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它有必要向货币价值形式过渡。 4、货币价值形式

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10斤茶叶 或15尺布

或20斤米 =黄金(白银) 或10捆烟叶 或其他商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特点: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小值大,便于携带、保管、运送、转移;坚固耐磨,不易腐烂,便于保存;消费资料属性很小;世界财富代表和贮藏的积极形式。

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

1.创造发明说: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

2.便于交换说: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3.保存财富说:货币是为保存财富产生的。 三、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理论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先,货币是商品。

作为商品,它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同普通商品有如下区别:(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而普通商品则没有这种作用。(2)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特定的使用价值,而

货币商品除了同样具有这种特定的使用价值之外,还具有一般的使用价值,即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最后,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货币本身无阶级性,货币所反映的各个社会形态里的不同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社会属性,而只是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货币上的反映。

西方学者关于货币本质的学说

1、货币金属论: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 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 , 其价值为贵金属的价值所决定。货币的本质就是贵金属。

缺点:没有能够将货币与一般商品区别开来,把货币与商品混为一谈。

2、货币名目论:完全否定货币的商品性 , 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 , 主张货币只是一个符号 , 一种票券 , 一个名目上的存在,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它的价值由国家法律和行政力量所决定。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

货币自产生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货币的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

历史上看,货币形式经历的演进过程大体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中国历史上,实物货币种类很多,如龟壳、海贝、蚌珠、皮革、米粱、布帛、牲畜、农具等都充当过实物货币,其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类是贝币,第二类是谷帛。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为中国的古代经济立了丰功而且还对中国文化,风俗,具有深刻的影响。从现行的中国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与钱币发生关联的事物或行为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等。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经历了从贱金属向贵金属的演变。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 3、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作为金属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亦称为纸币。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这种纸制的代用货币之所以能在市面流通,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是因为它们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金属货币,如金、银等。可兑换的银行券是它的典型代表。

我国最早的纸币

10世纪末的北宋流传于四川境内的“交子”。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

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信用货币的特点

(1)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其发行的依据主要不是以黄金做准备的,国家也不承诺兑现黄金。

(2)信用货币的信用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信用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债务货币,其原始货币形态纸币(现钞)为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法偿货币,由国家通过法律保证其正常流通和支付。

(3)信用货币的具体形态是纸质货币——货币(现钞),纸币是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并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立法保障)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最新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电子货币的种类 1、储值卡:是指某一行业或公司发行的可代替现金用的IC卡或磁卡。如电话充值卡等。 2、信用卡:是银行或专门的发行公司发给消费者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是一种把支付与信贷两项银行基本功能融为一体的业务。 特点:同时具备信贷与支付两种功能。

3、电子支票:是一种电子支付方法,主要特点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移动存款以完成结算。电子支票方式的付款可以脱离现金和纸张进行。

4、电子现金:是一种表示现金的加密序列数,它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随着基于纸张的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电子现金将成为主流。

特点: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

电子货币的特点

1、非实物形态的货币——电子符号 2、降低交易成本

3、发行的“非中央银行化”(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 4、电子货币的“异质性”——自由选择发行方发行的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带来的新问题 1、电子货币的性质

电子货币可被认为是以既有货币为基础的二次货币,还不能完全独立地作为通货的一种。 价值均是以既有的现金、存款为前提的,是其发行者将既有货币的价值电子化的产物。 2、发行主体

当今各国在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问题上并无统一的解决方案,而是根据具体国情而定。 在我国,对于信用卡,我国1996年4月1日起实行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中规定信用卡的发行者仅限于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之外的其他电子货币种类,我国尚无法律规定。 3、电子货币的安全性问题

只有在高科技基础建设存在的情况下,电子货币才能以有效率方式在电子商务中被使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