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应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小学数学课
评课是教学研究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论是哪一级组织的公开课、研究课,还是随堂听课,课后都要组织教师对授课人的课堂教学作评价或个别交换意见,其目的是通过评课找出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成功和不足,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课堂评价范围很广,既要看教师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否体现,还要看教的数学基本功等等,评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呢,特别是即将进入新课程,又如何评价呢?我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评课的三个阶段
1、评课前的准备:课程标准要熟练;对教材要有很好的理解;了解相关的理论。
2、课堂的观察——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
3、课后的分析交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听课的着力点 (一)看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节课的整体安排和布局,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复习旧知导入新知。(一般3-5分钟);②探究新知,这是教学的核心。(一般15-20分钟);③课堂练习。(一般10-15分钟);④课堂小结(一般2-3分钟),评价时,主要看教师课堂结构是否严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过渡是否自然,思路是否清晰,重点部分是否突出,板书是否科学。
(二)看教法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教学变成教师的
单边活动,主要表现: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成为你讲我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模式,把学生看作装知识的容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更谈不上会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学生只是跟着老师学,机械地刻录,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而新课程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是教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新课程教法主要看是否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体现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看教师是否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的数据、统计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在阐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集合思想、函数思想、数列思想、排列组合思想、极限思想,对学生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
2、注重体现概念及基本规律的教学,展现学生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大家知道,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必须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试想,在数学中如果没有一系列的质疑、判断、猜测、观察、比较、发现、选择以相应的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比较,结论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多样性、丰富性为前题的教学过程,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因此,要看教师是否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法则的归纳、公式的推导、应用题的分析过程。
3、注重体现加强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活动。看教师是否充分领悟教材,按
照儿童感知操作,建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识规律,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等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加深对概念、法则、公式、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4、重视体现关注每一位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的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看教师教学中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是否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是否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养成。
5、注重体现启发学生思维,交给学生方法。俗话说:“受之以鱼,仅供一日之餐,授之以渔,可终身受益”。新课程对教学目的作了新的诠释,帮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服务于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看教师教学是否体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探究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富有个性地发展。
6、注重体现指导练习。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没有足够的练习,知识就难于巩固,能力就难于培养.有效的练习既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反馈,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有利的监控,及时调整教学,采取措施及时补救。因此,要看练习设计是否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
(三)看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方式,只注重学会,而忽略会学,学会重在学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发现新知识,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会学是一种创新学习,因此,看教学是否体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否体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须做到以下转变:1、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心学生的学,体现师生互动,不但要看教师的讲授、提问、引导、启发、还要看学生是否自觉学习、主动参与,发现、探究、思维、操作、归纳、汇报、交流等过程。2、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既要关注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关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情感。3、从偏向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既关注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从偏向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决,转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5、从偏重关注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选择转向关注多媒的选择与组合。6、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既关注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毕竟是评课,就要针对这节课展开,可是因为课程形式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评课稿就是把听课的侧重点加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