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化常识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晋灵公不君》) 用事是指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神话寓言等。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

(班超投笔从戎,曾说:“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

2)从引用的方式上看:明引、暗引。

明引:说明引文出处,或者交代故事来源,指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姓名,因而比较明了。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世将伐颛臾》)

(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暗引:不指明出处,将引文或故事暗含在诗句当中。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阴铿《渡青草湖》)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信。(陶渊明《乞食》) 3.表达效果

(1)增强说服力。如《左传》引诗。 (2)使文章典雅精练,委婉含蓄。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登楼赋》 ) 《 论语》 :“ 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 周易》 :“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xie: 淘去污泥。 4.相关问题:化用、蹈袭与割裂: 化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蹈袭: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割裂:

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腾王阁序》)

1 對於古書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詞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表達的意思却是另一部分的意思。例如: 〈1〉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陶淵明《飲酒》其四)

“不惑”指四十岁,《論語·爲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於是後人截取“不惑”表示四十岁,还可以用“而立”表示三十岁,用“知命”表示五十岁,用“耳順”表示六十岁。這例子是字面截取句子的後半部而取義却在句子的前半部,古人有時稱這種情况叫“藏頭”。另一種情况與此相反,字面上是截取一个句子的前半部,而取義却在句子的後半部,古人稱之爲“歇後”,例如: 〈2〉願言之懷,良不可任。(曹丕《與朝歌令吴質書》)

“愿言”是思子即思念你的意思,《詩經·邶風·二子乘舟》:“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2 對古書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詞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的是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尚書·仲虺(hui,一种毒蛇)之誥》中有一句是:“徯(xi,等待)我后,后來其蘇。”意思是等待我們的君主,君主來了,我們可會獲得重生。後人截取“來蘇”二字,表示敌國的民衆盼望本國君主前去解放他們。如晋劉琨《勸進表》:“四海望中興之美,群生懷來蘇之望。”

對古書中的一个句子或一个詞组,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截取的這一部分既不表示另一部分的意思,也不表示整个句子或詞组的意思,而是表示另外經過變化的意思。例如《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後人截取其中的“微管”二字,用來指代管仲或像管仲一樣的功業,六朝時文人經常用這个詞颂揚功勛卓著的大臣,一時竟成爲套語。如《宋書·謝靈運傳》:“但謝玄勛參微管,宜宥及後世。” 引用的标准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方是妙手。《西厢》《琵琶》用事甚富,然无不恰好,所以动人。《玉珏》句句用事,如盛书柜子,翻使人厌恶,故不如《拜月》

一味清空,自成一家之为愈也。(王骥德《曲律·用事二十一》) 练习

分析下列句中的引用,并指明类型,理解其意义。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曹植《赠徐干》)

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竟传佳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诗》) 二、委婉

1.定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 2.分类: (1)谦敬语:

自谦语:仆、愚、小人、不才、寡人等

表敬语:陛下、执事、足下、令尊、令堂、令爱等 (2)避讳语:

避粗俗:把上厕所称为“ 更衣” (《 赤壁之战》 中“ 权起更衣” )。 避忌讳:主要是忌讳说病、死、年龄以及长者、君主的名字。 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史记·商君列传》)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3)迂回语:言在此而意在彼,用冠冕堂皇的话表示不容置疑的命令或敌对情绪。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崤之战》 ) 3.效果:

使交际双方遵循礼貌原则,往往能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话语具有言外之意 生活中的委婉語詞

大概為了說得含蓄、文雅、好聽一些,社會生活中常廣泛地使用委婉語詞。

比如「水滸傳」中,林沖對魯智深說:『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隔岳廟裏還香願。』意思是說林沖剛才帶了他的「娘子」(即妻子或老婆)去岳廟進香。這「拙荊」就是一個委婉語詞,譯成白話是「鄙人很儉樸的女人」。「拙」就是「鄙人」的委婉說法。其他如稱「朋友的妻子」為「夫人」或「賢內助」,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也都是常見的委婉語詞。

委婉語詞的使用,有些是為了忌諱,不願意坦率地叫出來。比方說「死」是一種極普通的生理現象,然而世界上。各個民族都忌諱說「死」,而用種種說法來婉言指稱。在漢語中,分析「死」的同義詞,可以發現有些是帶褒義或中性的,有些則帶有貶義的。這些詞如「逝世」「謝世」「去世」「犧牲」「殉職」「捐軀」「長眠」「作古」「壽終」「安息」「永別」「與世長辭」「百年之後」「回老家」「過去了」,都帶有委婉的色彩。再如對於某些疾病,生理缺陷,人們不願直說,也往往使用委婉語詞。有時候不直接說生什麼病,而說「不舒服」「不適」。對別人生病,則稱「違和」「欠安」。另如幾百年前的英語是不大說「褲子」的。大概那時候上流社會的人認為說到褲子就會令人想入非非,或者竟至想起不道德的行為。因此,當時交際社會用的英文留下一些令人發笑的委婉語詞。比如:『我買了一條不能夠描寫的東西。』『他穿了一條絕不可以提及的東西。』『他有一條很好看的,別說出來的東西。』『你那供你墊著坐的東西,價錢很高吧?』例句中的「東西」都是指褲子。

懷孕也是一種生理現象,為了說得文雅些,人們常以「她有喜了」來代替「她大肚子了」,或只說「她有了」「她快當媽媽了」。有個美國幽默作家曾列舉一大串懷孕的委婉語詞。比如「她取消了她所有的社會交際」(一八五六年),「她處在很有興味的情況中」(一八八0年),「她處在很微妙的情況中」(一八九五年),「她正在編織小囡的襪子」(一九一0年),「她快要當家了」(一九二0年),「她快生了」)(一九三五年)。從以上列舉當中,我們發現使用委語詞是古今中外共同的現象,只不過越接近現代,就越簡化了。 三、代称

1.定义:事物本有自己的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2.类型:

(1)以事物的特征、原料代事物。

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园记》)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晁错《论贵粟疏》)

(2)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枚乘《七发》)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庾信《春赋》)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称之“以小名代大名”:

又有举小名以代大名者。《诗·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 (3)以人的职务或地方代称人:如韩昌黎、王临川、曾南丰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曾爱重。(白居易《与元九书》) 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刘熙载《艺概》)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世说信语·自新》)(陆机、陆云曾分别作过平原内史和清河内史 )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礼贤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 (4)以创制者或产地代物品,或者以数量代物品。 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白行简《李娃传》)

万锺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锺于我何加焉?(《孟子·离娄上》) § 3.效果:

(1)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形象具体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2)使文章简洁、典雅,称人显得庄重有礼,述事可使语气委婉含蓄。 (3)用不同的词语称呼同一个事物,避免语言重复。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孟冬寒气至》) 4.比较:

代称与借喻的区别:

代称是以甲代乙,乙是甲的某一部分或特征;借喻是以甲喻乙,甲和乙是两类不同的事物。 与引用、委婉的关系? 四、比喻

1.定义:就是打比方,利用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的相似点,以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形象生动。又称“比”“譬喻”。 苏轼《日喻》: 日之状如铜盘。 日之光如烛。 2.比喻的构成条件:

一般地说,构成比喻的必须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

在构成比喻时,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必须至少在某一点上恰恰相似。 3.比喻的成分:由喻体、本体、喻词組成。 本体:所要说明的事物主体。

喻体: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体(喻体)的另一事物。 喻词:连接喻体和喻词的语词。 4.比喻的类型

(1)明喻: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如”“若”“似”“犹”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卫风·硕人》)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国语·周语》) 有时,“无异”“不异”“疑是”之类的短语也可以起比喻词的作用。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暗喻:往往不用比喻词,而将本体与喻体直接组合,或通过“成”“为”“作”等动词将本体和喻体组合在一起。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也有的暗喻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现。如: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或直接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如: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借喻。本体不出现,仅出现喻体,依照上下文能补出本体。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区别:借喻与代称 比喻与认知性隐喻 一,举例。 例:手如柔荑。

本体:白嫩而细长的手。 喻词:如。 喻体:柔荑。

例:管、关、前后、大。

待表范畴概念义:生活,钥匙。军事,关隘。时间,方位。年龄,大。 原表范畴概念义:音乐,乐器名。生活,门闩。空间,方位。形体,大。 二,定义性说明。

比喻:出于修辞的需要,使用一种与待表义具有相似关系的通俗而又形象生动的表达形式取代一般性晦涩、平实的表达形式的一种言语表达方式。

隐喻:出于概念义表达的需要,使用一种与待表范畴概念义具有相似关系的通俗而又往往形象生动的他范畴概念作为(含原表与取代)待表范畴概念义的概念形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涉及要素同异的对比性分析 1、方式。皆是以一物喻另一物。 2、基础。皆是相似性。

3、动因。比喻,言语修辞。隐喻,语言表义。

4、前提。比喻,存在一般性表达形式。隐喻,往往为不存在。

5、结果。比喻,增加了一同一表达形式,提高了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效果。隐喻,往往为增加了一词义或义位的语词表达形式,增加了词汇量。

6、整体上讲,运作范畴不同。言语、语言。

7、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语用,即,人们是怎样利用进行比喻性表义的,实现后,达到了什么效果。一是为了弄清语言的获得机制。

四,关联情况。先为比喻,后成隐喻。爪牙。 五、互文 1.定义:

也叫“互见”“参互”。

从表达上讲,组织一组语法结构大致相同,语义内容互相补充、互相呼应的表达形式共同表达一个或一组“话题-说明”义的表达形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