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习题集

E.混悬性颗粒剂

3.下列有关可溶性颗粒剂干燥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开始干燥时,温度应逐渐上升 B.在85~90℃范围内干燥 C.成品含水量不应超过2% D.湿颗粒应该及时干燥

E.用手紧握干粒,当手放松后颗粒不应黏结成团 4.颗粒剂“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C A.含水量充足 B.含水量在12%以下 C.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D.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E.黏度适宜,握之成型

5.向颗粒剂中加入挥发油的最佳方法是E A.与其他药粉混匀后,再制颗粒 B.与稠混匀后,再制颗粒

C.用乙醇溶解后喷在药粉上,再与其余的颗粒混匀 D.先制成β-CD包合物后,再与整粒后的颗粒混匀 E.用乙醇溶解后喷在干燥后的颗粒上 6.下列不属于对颗粒剂的质量要求是D A.溶化性强

B.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C.在1号筛到4号筛之间的颗粒不得少于92% D.含水量不得超过9.0%

E.成品的外观应干燥、颗粒均匀 7.可溶性颗粒剂常用的赋形剂有A

A.糖粉 B.食用色素 C.淀粉 D.硫酸钙二水物 E. 药材细粉

8.下列有关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糖尿病患者可用无糖型 B.质量稳定,不易吸潮 C.服用运输均方便 D.奏效快

E.能通过包衣制成缓释制剂

9.下列有关颗粒剂辅料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优良的赋形剂既具有矫味作用,又具有黏合作用 B.辅料用量不超过稠膏量的10倍 C.不能单独使用糖粉作辅料 D.稠膏:糖粉:糊精=1:1:1

E.羟丙基淀粉不能用作颗粒剂的辅料 10.水溶性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为D

A.药材提取→提取液浓缩→加入辅料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B.药材提取→提取液浓缩→精制→加入辅料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C.药材提取→提取液精制→浓缩→加入辅料后制颗粒→整粒→干燥→质量检查→包装

D.药材提取→提取液精制→浓缩→加入辅料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E.药材提取→提取液精制→加入辅料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11.适宜糖尿病人服用的是B

A.水溶性颗粒剂 B.无糖颗粒剂 C.酒溶性颗粒剂 D.块状冲剂 E.泡腾性颗粒剂 12.湿颗粒干燥的适宜温度是C

A.60~70℃ B.70~80℃ C.60~80℃ D.60~90℃ E.50~80℃ 13.颗粒剂的最佳贮藏条件是B

A.低温贮藏 B.阴凉干燥处贮藏 C.通风处贮藏 D.避光处贮藏 E.干燥处贮藏 14.可用来包合挥发性成分的辅料是E

A.可压淀粉 B.可溶性环糊精 C.玉米朊 D.可溶性性淀粉 E.β-CD

15.对泡腾性颗粒剂溶化性的要求是B A.在热水中可均匀混悬 B.在热水中可全部溶化 C.在温水中应全部溶化

D.在热水中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E.在常水中就全部溶化

16.《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颗粒剂水分含量是: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C

A.4.0% B.5.0% C.6.0% D.7.0% E.8.0%

17.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剂量在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D

A.10% B.9% C.8% D.7% E.5%

18.混悬性湿颗粒干燥的适宜温度是B

A.50℃以下 B.60℃以下 C.70℃以下 D.80℃以下 E.90℃以下

19.在酒溶性颗粒剂制备过程中,提取用的乙醇浓度应是B A.50%左右 B.60%左右 C.70%左右 D.80%左右 E.90%左右

20.下列有关泡腾性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石炭酸可以用作泡腾崩解剂 B.泡腾剂是通过麻痹味蕾进行矫味的 C.泡腾剂分类有机酸和弱碱两种

D.含水量大时会在贮藏时发生部分酸碱中和反应 E.成品中含有两种不同的颗粒 【B型题】

A.用高浓度乙醇制粒 B.用淀粉浆制粒 C.过筛整粒

D.加辅料调整 E.加浸膏粉调整 21.颗粒大小不均匀时C

22.制软材的药粉黏性太大时A 23.颗粒过分松散时B

A.±9% B.±8% C.±7% D.±6% E.±5%

24.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以上至1.5g时,装差异限度为B 25.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5g以上至6g时,装差异限度为C 26.颗粒剂标示装量为6g以上时,装差异限度为E

A.水溶性颗粒剂 B.混悬性颗粒剂 C.块状冲剂

D.泡腾性颗粒剂 E.酒溶性颗粒剂

27.要求在溶化性检查时不得有焦屑等异物的是B 28.所含的全部组分均能溶于热水中的是A

29.溶于水后可产生二氧化碳而具有矫味作用的是D 30.所含的全部组分均能溶于白酒中的是E

A.糊精 B.乳糖 C.活性炭 D.蔗糖粉 E.β-环糊精

31.引湿性小、性质稳定的新型颗粒剂辅料是B 32.与柠檬酸混合易黏结成块的是D 33.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的是E

34.是淀粉的水解产物、并且有良好的颗粒成型性的是A

A.挤出制颗粒 B.一步制颗粒 C.干法制颗粒 D.湿法制颗粒 E.快速搅拌制颗粒

35.需要加入干燥黏合剂的制颗粒方法是C 36.常用于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是B

37.制成的颗粒有一定棱角的制颗粒方法是E 名词解释

1.颗粒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

中的药物可以是药材提取物,也可以是药材细粉。颗粒剂又称冲剂或冲服剂。

2.单剂量颗粒压制成块状的称块状冲剂。

3.水溶性颗粒剂是指颗粒溶于水,临用时加入一定量的水可调配成溶液。

4.酒溶性颗粒剂是指颗粒溶于白酒,临用时加入一定量的饮用酒可调配成药酒。

5.混悬性颗粒剂是指颗粒内多含药物细粉,临用时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媒可调配成均匀的混悬液。

6.泡腾性颗粒剂是指颗粒内含有泡腾崩解剂(如枸橼酸和碳酸氢钠),遇水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使颗粒快速溶散。

7.软材是指在湿法制备颗粒时,取药物加入辅料,制成的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状态,以备制颗粒之用。 简答题

1.简述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答: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提取→精制→浓缩→加入辅料后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2.泡腾性颗粒剂是如何制备的?

答:泡腾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处方中药材按水溶性颗粒剂制法提取、精制、浓缩成稠膏或干浸膏粉,分成2份,其中1份加入有机酸制成酸性颗粒,干燥,备用;另1份加入弱碱制成碱性颗粒,干燥,备用;然后将酸性颗粒与碱性颗粒混匀,包装,即得。

3.混悬性颗粒剂是如何制备的?

答:混悬性颗粒剂是将处方中含挥发性、热敏性或淀粉量较多的药材粉碎成细粉,一般性药材以水为溶剂,煎煮提取,煎液蒸发浓缩至稠膏,将稠膏与药材细粉及适量糖粉混匀,制成软材,再制成湿颗粒,60℃以下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4.酒溶性颗粒剂是如何制备的?

答:酒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等方法提取,用60%左右的乙醇为溶剂,提取液回收乙醇后,蒸发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适宜的辅料,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即得。 论述题

试述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答: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溶剂含量:酒溶性颗粒在原料提取时所用的乙醇含量必须按制备工艺的规定执行,多与白酒(60?)含乙醇量相当。含乙醇量太低,药效物质提取不充分;含乙醇量太高,用酒冲服时,会因酒的浓度低,部分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成分不溶

而使颗粒的溶化性受到影响。

(2)物料黏性:物料黏性应该适中,才能制出合格的颗粒。黏性小则制成的颗粒易碎,影响粒度;黏性大则制成的颗粒较硬,影响颗粒的溶化性。物料黏性首先通过稠膏控制,稠膏黏性太强,可在精制时充分除去黏性杂质,以降低稠膏黏度;其次是通过辅料,遇有稠膏黏性较差,不能制成颗粒的,可通过所加辅料的黏性和数量来控制物料的黏性。

(3)温度:在提取液浓缩时,注意控制温度,一般采用蒸气加热,并勤加搅拌,以免成分分解、焦化,影响疗效。在干燥颗粒时,多采用低温干燥,且开始时温度应逐渐或徐徐升高,不可骤然提高,防止干燥过快,颗粒的表面易结成一层硬壳而影响颗粒内部水分的蒸发,出现“假干”。并且颗粒中的糖粉骤遇高温时熔化,使颗粒形成饼块,而变硬难溶。 (4)分剂量:分剂量时要用重量法,并且一般多采用自动定量包装机,以使剂量准确。

(5)包装:颗粒剂要密封包装,一般多采用铝塑包装材料,可有效防止透湿引起潮解。

第十二章 胶囊剂

【A型题】

1.下列空心胶囊中,容积最小的是E

A.1号 B.2号 C.3号 D.4号 E.5号

2.空心胶囊在37℃时,溶解的时间不应超过B 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E.60min 3.胶囊壳的主要原料是D

A.西黄芪胶 B.琼脂 C.着色剂 D.明胶 E.羧甲基纤维素钠 4.硬胶囊壳中不含D

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崩解剂 E.防腐剂

5.制备不透光的空心胶囊,需入入E

A.白及胶 B.着色剂 C.甘油 D.琼脂 E.二氧化钛

6.在制备胶囊壳的明胶液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A A.增加可塑性 B.遮光 C.消除泡沫 D.增加空心胶囊的光泽 E.防腐

7.除另有规定外,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过B A.10.0% B.9.0% C.8.0% D.7.0% E.6.0%

8.下列有关胶囊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能搞药物的稳定性

B.能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 C.可彻底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胶囊壳可防止容易风化的药物不被风化 E.与丸剂、片剂比,在胃内释药速度快 9.对硬胶囊中药物处理不当的是C A.挥发性成分包合后充填

B.流动性差的粉末可制成颗粒后充填 C.量大的药材粉碎成细粉后充填 D.毒剧药应稀释后充填 E.将药物制成微丸后充填

10.含油量高的药物适宜制成的剂型是A A.胶囊剂 B.溶液剂 C.片剂 D.滴丸剂 E.散剂

11.使用较多的空心胶囊是A

A.0~3号胶囊 B.1~3号胶囊 C.1~4号胶囊 D.0~4号胶囊 E.0~5号胶囊

12.制备肠溶胶囊剂时,多用包衣法在空心胶囊外涂一层肠溶材料D

A.CMC B.GAP C.PVA D.CAP E.PEG

13.软胶囊囊材中明胶、甘油和水的重量比应为E A.1:0.3:1 B.1:0.4:1 C.1:0.6:1 D.1:0.5:1 E.1:(0.4~0.6):1 14.下列适宜制成软胶囊的是C A.药物的水溶液 B.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C.鱼肝油

D.O/W型乳剂 E.芒硝

15.下列有关胶囊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制备时需要加入黏合剂 B.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

C.药物的水溶液和稀乙醇溶液均能溶解胶囊壁 D.容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脆

E.易溶性且有刺激性的药物,在胃中溶解后可因局部浓度过高而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16.肠溶胶囊崩解时限检查方法是B

A.在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全部崩解

B.除另有规定外,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粒的囊壳均不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然后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C.按软胶囊剂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

D.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分别置吊篮的玻璃管中,加挡板,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E.同时符合A、B和C的要求 17.胶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的量是D

A.0.5%~2% B.1%~2% C.1%~3% D.2%~3% E.3%~4% 18.下列不属于软胶囊的特点的是B A.可以充填液体药物 B.可以充填W/O型乳剂 C.可以充填固体粉末状药物 D.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增塑剂 E.干燥后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不变 19.可用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的是C

A.毫微胶囊 B.微型胶囊 C.软胶囊 D.硬胶囊 E.肠溶胶囊

20.下列有关硬胶囊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E A.常用的型号为1~5号

B.可用明胶作用胶囊壳的囊材 C.可通过试装来确定囊壳装量 D.在囊壳中加入着色剂可便于识别 E.在囊壳中加入二氧化钛作增塑剂 【B型题】

A.粉碎成粉末充填 B.制成软胶囊 C.稀释后充填

D.制成肠溶胶囊 E.制成微丸后充填 21.油性药物宜B

22.吸湿性小、流动性强的药物干浸膏填充胶囊时宜A 23.刺激性强的药物填充胶囊时宜D

24.流动性差的药粉或浸膏粉填充胶囊时宜E

A.12%~15% B.9% C.10% D.5% E.0.5% 25.胶囊壳的水分含量为A 26.硬胶囊内容物水分含量为B

27.制备软胶囊的药物水分含量不应超过D

A.硬胶囊 B.软胶囊 C.微型胶囊 D.肠溶胶囊 E.空心胶囊

28.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的药物宜制成D

29.药物颗粒装于空心胶囊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A

30.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密封于软质囊材中所制成的制剂称为B

A.着色剂 B.遮光剂 C.增塑剂 D.矫味剂 E.防腐剂

31.胶囊的囊材中加入甘油是作为C 32.胶囊的囊材中加入苯甲酸是作为E 33.胶囊的囊材中加入二氧化钛是作为B 34.胶囊的囊材中加入食用色素是作为A

A.0.20ml B.0.27ml C.0.37ml D.0.48ml E.0.67ml 35.0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E 36.1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D 37.2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C 38.3号空心胶囊的容积为B 名词解释

1.胶囊剂是指将药物装入空心硬胶囊或软胶囊中所制成的固体制剂。

2.硬胶囊剂是指固体药物装入硬胶囊壳中而制成的胶囊剂。 3.软胶囊剂是指将对胶囊壁无溶解作用的液态药物,密封在软质胶囊壳中而制成的胶囊剂。

4.肠溶胶囊剂是指胶囊壳不溶于胃液,在肠液中溶解后释放药物的胶囊剂。

5.增塑剂是指可改善明胶的易吸湿和易脱水的性能,增强其坚韧性和可塑性的物质。

6.遮光剂是指赋予胶囊壳遮光性能,用于提高光敏药物的稳定性。 简答题

1.简述胶囊剂的优点。

答:①顺应性好,胶囊壳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外形整洁、美观;②生物利用度高,与片剂、丸剂比,胶囊剂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③药物的稳定性强,胶囊壳的密封作用,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④生产工艺简单;⑤可制成肠溶、缓释、长效胶囊,以适应药物的不同释药特性;⑥能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

2.胶囊剂通常分为哪几类?

答:通常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三类。 3.简述空心胶囊的规格。

答:空心胶囊的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共8种型号。

4.简述空心胶囊的质量要求。

答:空胶囊的性状、鉴别、检查(松密度、脆碎度、崩解时限、亚硫酸盐、氯乙醇、干燥失重、重金属和黏度等均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空心胶囊项下的规定。 5.简述压制法制备软胶囊的工艺流程。

答:软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胶液配制→制备胶片与药液→压制软胶囊→清洗→吹风干燥→筛选→包装 6.简述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答: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为:①外观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②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含水量不得过9.0%;③硬胶囊和软胶囊内容物的装量均应符合规定;④硬胶囊、软胶囊的崩解时限均应符合规定;⑤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论述题

1.试述硬胶囊剂的制备步骤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 答:硬胶囊剂的制备步骤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 (1)制备硬胶囊分四步进行:空胶囊的制备→药物的处理→硬胶囊的填充→胶囊的封口。

(2)硬胶囊所填充的中药材的处理方法有为:①贵重、剂量小的药材粉碎成粉末;②剂量大的药材,可将易粉碎的粉碎成粉末,不易粉碎的提取浓缩成稠膏,再将二者混匀干燥,粉碎成粉末或制成颗粒;③将全部药材提取浓缩成稠膏,加吸收剂混匀、干燥粉碎成粉末;④提取有效成分,干燥、粉碎并混匀。

2.试述硬胶囊剂填充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硬胶囊剂填充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①在配料时适当增加药粉数量,以补足填充过程中的部分药粉损失(毒、麻药不在此列);②填充毒、麻等小剂量药物时,先用适宜的稀释剂稀释后再行填充;③易吸湿或混合后易产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可视情况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释剂,混合后再行填充;④填充量小而质地疏松的药物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涨匀后再行填充;⑤中药浸膏粉应保持干燥,添加加适宜的辅料混匀后再行填充;⑥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吸收后再填充,如为中药复方,可用方中粉性强的药物吸收挥发油。

3.试述胶囊剂装量差异超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胶囊剂装量差异超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①胶囊壳不规格:通过改用合格的胶囊壳加以解决;②药物因素:药物颗粒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差直接影响着装量差异,可通过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颗粒等方法加以解决;③设备因素:结合药物的物理性质,选用适宜的填充机械,同时,要及时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三章 丸剂

【A型题】

1.下列关于丸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 A.适用于慢性病

B.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 C.溶散、释放药物快

D.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E.成品难符合药品卫生标准 2.丸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E

A.水丸 B.蜜丸 C.糊丸 D.蜡丸 E.滴丸

3.下列关于水丸特点叙述不当的是D A.可掩盖不良气味 B.表面致密不易吸潮

C.药物的均匀性及溶散时间不易控制 D.成品质量容易控制 E.溶散、显效慢

4.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C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5.下列水丸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

A.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B.起模→泛制成型→干燥→盖面→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C.泛制成型→干燥→选丸→盖面→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D.起模→泛制成型→盖面→选丸→于燥→包衣→打光→质捡→包装

E.泛制成型→盖面→于燥→选丸→包衣→打光→质检→包装

6.制备防风通圣丸所用滑石粉的作用是D

A.起模 B.成型 C.盖面 D.包衣 E.选丸 7.水丸起模的操作过程是C

A.将药粉加人逐渐泛制成成品 B.加润湿剂逐渐泛制的过程

C.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 D.使表面光洁的过程

E.将成型的药丸进行筛选,除去大小不规则的丸粒的过程 8.水丸盖面的目的是B A.使丸粒增大

B.使丸粒表面光洁、致密、色泽均匀 C.使丸粒崩解时限延长 D.使丸粒崩解时限缩短 E.使丸粒含菌量降低

9.下列关于蜜丸制备叙述错误的是B A.药材经炮制粉碎成细粉后制丸 B.药材经提取浓缩后制丸

C.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炼蜜程度 D.根据药粉性质选择适当的合药蜜温 E.炼蜜与药粉的比例一般是1:1~1:1.5 10.下列指标,哪个是“中蜜”的炼制标准C

A.蜜温105~115℃,含水量17%~20%,相对密度1.35 B.蜜温114~116℃,含水量18%,相对密度1.35

C.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 D.蜜温119~122℃,含水量10%,相对密度1.40 E.蜜温126~128℃,含水量4%~6%,相对密度1.47 11.下列关于炼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炼蜜时有嫩蜜、中蜜、老蜜三种规格

B.中蜜炼蜜温度为116~118℃,并有“鱼眼泡”出现 C.老蜜的相对密度为1.40 D.嫩蜜的相对密度是1.37

E.炼蜜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破坏酶,除杂质和增加粘性 12.制大蜜丸炼蜜时,老蜜含水量是A

A.<10% B.<12% C.10%~12% D.14%~16% E.<15%

13.下列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为D

A.物料准备→制丸条→分粒及搓圆→整丸→质检→包装 B.物料准备→制丸块→搓丸→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C.物料准备→制丸块→分粒→干燥→整丸→质检→包装 D.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检→包

E.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包装 14.下列何物常作为手工制蜜丸的润滑剂B A.软肥皂与甘油的融合物 B.蜂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C.药用乙醇

D.石蜡与芝麻油的融合物 E.蜂蜡与液体石蜡的融合物

15.塑制法制备水蜜丸,当药粉的粘性适中时,蜜与水的用量比例正确的是C

A.蜜:水=1:1 B.蜜:水=1:2 C.蜜:水=1:3 D.蜜:水=1:4 E.蜜:水=1:5 16.下列关于浓缩丸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浓缩丸又称药膏丸 B.体积和服用剂量减小

C.与水丸比卫生学检查更难达标

D.可以水、蜂蜜、蜜水为赋形剂制丸 E.吸潮性较强,包装时必须注意密封防潮

17.现行药典中规定,大蜜丸、小蜜丸含水量不得超过E A.8.0% B.9.0% C.10.0% D.12.0% E.15.0%

18.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C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19.在下列制剂中疗效发挥最慢的剂型是E A.水丸 B.蜜丸 C.滴丸 D.浓缩丸 E.糊丸 20.制备蜡丸时用的辅料为A

A.蜂蜡 B.石蜡 C.液体石蜡 D.川白蜡 E.地蜡

21.下列丸剂中不能用泛制法制备的是B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2.下列不需要检查溶散时限或崩解时限的丸剂是C A.水丸 B.小蜜丸 C.大蜜丸 D.浓缩丸 E.糊丸

23.下列不需要进行水分检测的丸剂是E

A.水丸 B.蜜丸 C.浓缩水蜜丸 D.糊丸 E.蜡丸

24.下列关于滴丸叙述错误的是D

A.由滴制法制成的一种球状固体制剂 B.难溶性药物以微细晶体存在于基质中 C.基质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之分 D.生物利用度高但剂量不准确

E.量大的液体药物可形成固态乳剂存在于基质中 25.滴丸制备中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D A.药物与基质形成络合物 B.形成固态凝胶 C.形成固态乳剂 D.形成固体溶液 E.形成微囊

2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A A.药物的重量 B.液滴的大小 C.冷却剂的温度

D.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 E.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27.下列哪一项对滴丸圆整度无影响B A.滴丸单粒重量 B.滴管的长短

C.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