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题(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 图文

?颜士超:经营者股票激励问题研究

首先建议大家学习一下研究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特点的理论。-对于我们研究问题的思路会有一些指导

经典理论: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

1.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阐述了“二元经济”思想。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 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的,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的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和农村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 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并且传统部门滞留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起步阶段,现代部门好像淹没在传统部门汪洋大海中的“孤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两部门不同的劳动边际收益率引致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而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入劳动力的低工资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不断地扩大工业部门以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 劳动力,直到吸收完毕,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等。此时,工业部门劳动供给不再是无限丰富,而是像资本一样变得相对稀缺。农业部门也实现了现代化,二元经济变成了一元经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告完成。

刘易斯的研究假定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农业部门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不会影响农业部门的生产。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提出后,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本人因此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刘易斯模型在获得奖励和赞扬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对刘易斯模型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能因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而突然中止。

第二,剩余劳动力不仅仅存在于农业部门,城镇工业和城市也可能存在剩余劳动力。

第三,许多人指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于零的观点很难令人接受。许多经验表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正数。

第四,从理论上说,剩余劳动吸收速度决定于可用于再投资的剩余。 2.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明确地将二元结构归结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并存(这与刘易斯有所不同)。按照他们的说法,从农业社会到二元经济再到成熟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增长类型。 二元经济的中心特征是庞大的农业部门与活跃而生气十足的工业部门的并存。

3.托达罗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托达罗认为, 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的工资是由政治因素决定的,不是固定的,而是上升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而这又导致了农村人口

16

源源不断地涌入城 市,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使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取决于农民在城市里获得较高的期望收益和对可能的失业风险的权衡。

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为:应当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以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开创城市就业机会无助于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农村居民的教育学历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因而不加区别地发展教育事业会导致“高学历失业”;政府干预城市的均衡工资水平,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应当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供教育和卫生设施,发展电力、供水和交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等等,从而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新农村建设问题,理论依据) 对上述理论的一般评价:

?首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并存是一个重要特征。

?其次,经济发展的水平、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相互作用。

(二)研究背景:二元社会——一元社会的转化 选题要新颖(没有、发展、应用)

首先:选择那些目前没有人涉及或极少有人涉及,问题没有解决,但现实环境又特别需要涉及的问题。如:

1、农村与农业改造问题:农村财务、会计、审计等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企业化问题-农业资本化问题。改造传统,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二元向一元转化过程中理财地位怎样,理财将有哪些新变化,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产权安排问题等。首先弄清一元、二元本质特征延伸到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上的表现到底是什么?

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农业更容易通过技术得到发展,但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问题?)人地矛盾问题、资本供给问题涉及到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工业谁提供劳动资料、农业谁提供?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等等。

2、会计、财务中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无形资产、环境等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上有哪些显著变化、法务会计、反倾销会计、很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人力资产研究)

会计管制问题、政策选择问题、盈余管理问题、信息的含量问题、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大股东占款问题、风险控制问题、独立董事问题等等实证研究

3、预算会计改革、政府会计改革、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与会计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其绩效评价问题等;从会计制度的角度,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

17

度》,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执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

其次,对有争论的问题、前后矛盾问题好多颇有争议的问题。

例如:理财目标问题: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状况最优化等等,这些论述是否科学,理财目标到底怎样定位,是理论上始终没能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从实务中研究数据的取得整理是一个不容易的工程。

有些文章叙述观点时产生了矛盾,或理由不能证明这种观点而是证明了另一种观点。引发

思考。

第三,理论的发展及其变化所带来的现实影响(不仅是理论的运用,同时,也是理论的发展),根据现实条件来挖掘既有理论的不足,并提出充实和完善的假想,这是选题的一个方向,也是我们应该培养的一种素质,影响到选题的深度。 1、发展现有理论到更深更高层次

2、发展变化后的理论如何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开展 研究会计监管问题:政府监管和会计中介机构监管的关系 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典型会计案例的分析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 人力资产会计研究

人力资产产权安排问题研究 法务会计问题 反倾销会计问题等等 (三)选题注意两个问题

1、什么时候应该选题:不能把选题当成阶段性任务,为了选题而选题,选题是一个过程,一个与学习同步的过程。

2、怎样选题:自己的知识、兴趣、特长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把握哪些问题值得研究,哪些问题适合自己研究,要把握准。在导师指导下选题是一个自己的能动过程与导师给命题、点题的性质完全不同。在选题方面要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把选题当成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培养的一种素质。

(注意: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相结合,形成一个团队、梯队力量,双赢,也是一个学生在读期间应尽的义务。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利的。题目的大小:趋向于越来越具体)

18

(四)研究方法的角度:一些学者称我国大陆论文为综述性论文、一些学者称规范性论文,近几年我们的实证论文越来越多。与此相对应,西方国家、我国台湾所有论文均为实证研究,有假说、有数据、有模型、有结论、有局限性说明,而且无论教师、博士生论文题目小、具体,实用性非常强,似乎在数据取得、模型应用上得心应手。

如:“投资人类型、投资注意力与投资决策关联之研究” “台糖公司员工对优退措施认知与人力资本之相关性研究” “工作类型、绩效、报酬之关联性研究”(个案研究) (1)教师、学生似乎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2)政界似乎容易接触,有的博士生论文需要取得资料直接给教育部长通话聊天 美国博士论文:无形资产概念研究 七 关于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本质是思维模式,科学的研究方法,本质是一定的科学思维模式。哲学提供最基本的方法。财务、会计作为经济学、管理学的领域,基本方法是相同的,常用的方法有: (一)逻辑演绎和历史归纳:进行科学研究的两种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逻辑演绎:一般→具体:应该是什么,属于规范研究范畴

历史归纳:具体→一般(逻辑实证主义者-价值中立)是什么,属于实证研究范畴(与证伪主义者-也是价值中立 的具体方法不同,前者归纳,后者试错)单独运用逻辑演绎的过程中说理一定要透切,说清楚一般原理如何推演到适用的各个方面。单独运用历史归纳,论据一定要充分,不能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结合运用:有理有据,说服力要强。(??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属于科学研究重要部分)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财务、会计的两种重要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为基础,推理→应该是什么? 实证分析: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价值判断,事实→是什么,什么是,

我国传统的规范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实证方法开始引入并流行开来。西方国家经济学、财务、会计研究绝大多数都采用实证方法。

规范分析:已有结论,已有素材→新结论,“应该是什么”(完毕)

实证分析:提出理论假设,用数据、事实去验证→假设成立 “就是什么”(完毕)。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的主要内容是证伪主义试错法,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法。

1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