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不久去武汉地税局,有一个退休的老局级干部,60多岁,精神状态非常好。他是麻将学会会长,他要说搓麻,大家全来搓麻,他说不打,大家坚决不打。他精神状态非常好,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一年一度的福利体检,他心想,咱肯定一点事没有,结果一体验,肺上有一个豆粒大的癌点。立刻他就瘫在那儿,走着去的,抬回来的。然后又不敢去,抬去,手术、化疗折磨了两年,去世了。武汉地税局的人告诉我,如果不体验,这个人再活2年肯定没问题,没准儿还活20年呢,一体验他就被吓死了。后来武汉地区人在广泛传播一条原理,中医是让你稀里糊涂地活,西医是让你明明白白地死。
有一次地税局的一个干部到这儿来进修,下课后跟我说,“吴老师,完了,我高血压了,我才35岁,大夫告诉我得怎么死。你说我在这么点,怎么办呀?”我说,你去调研、调研,那帮老人高血压的人好多,活到八、九十都不成问题,你怕什么,不是还有药嘛;第二,保持好心情,不要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没有很大风险;第三,你也不是纸糊的,你是人体,有抵抗力的。同时有些大夫说,你放心,这人怎么死,还不一定呢。人死的方式多得很,怕什么。所以中医现在告诉我们,不要傻乎乎地对着那个指标,只要感觉好就可以了。所以中医告诉人,要凭感觉活,不要总对着指标活。
心态向内影响生理,向外影响事业,这就是心态的力量。心态好有助于健康,有助于成功,心态不好,也能成功,但是不利于健康。这种人有能力创造,没福气享受。 我们用阳光心态,让人既有能力去创造,还要有福气享受,全方位走向健康。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社会健康,是WHO定义的,人的健康标准。我们用阳光心态,努力达到全方位健康。 3.阳光心态的定义
当看到屏幕上的“阳光心态”,能想象到什么?
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那阳光心态呢?听过我课的人说,我能想到阳光。我说,我知道了,你还能想到心态。还有人说我什么都没想到,就看到屏幕上有四个字,其他全是空的。我说,那你太深了,已经进入佛学境界了。搞信访接待的官员说,我想到的,就是告诉那帮上访的人,你别闹了,快点回去算了。最痛苦的,可能是公务员中管上访接待的人,他很苦恼,所以他要拥有阳光心态,保护一下自己。给他的建议是,要职业化,不要情绪化,要做到肩上有担子,心上无压力。更多的人是浪漫的,能想到阳光、沙滩、比基尼,勃勃生机的草原,野花开满了山坡,孩子的欢乐、老人的健康。还有人说,打针的时候喊一声阳光心态,不怕打针。这是阳光心态的第一种定义,叫直觉。 第二种定义是学术性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
什么叫环境相适应呢?当你太顺的时候,你学会低调一点,不太顺的时候,阳光心态让你调高一点,平时的时候调稳一点。就是一把弓箭的形状,调整人的情绪状态。
第三种定义是应用型定义,这种人是平和的、温暖的、有力的、向上的。我们研究阳光心态的目的是要达到和经常在这种状态。 现在我设计三条途径:
第一条路径是心智模式的塑造,知足+感恩+豁达、乐观; 第二条途径是成功+阿Q;
第三条路径是入世+老庄,入世就是争,老庄就是不争。
后面两条途径是用矛盾搭起的,因为今天的人脆弱,刚性有余、韧性不足,号称为宁折不弯。宁折不弯就折了,再想弯没机会了。还说我要不成功就不做仁了,战争年代鼓励杀身成仁,结果在和平年代不成功就不做仁了。所以今天人要学会弹性地使用自己。
第一条路径心智模式塑造知足。人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所以现在人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唐山地震,剩下一个孤老太太,人们就问这老太太,唐山地震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老太太说,没了才知道没了。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发?有的时候不知道有,没了才知道没了。一会儿下课让旁边的同学告诉你,“我有什么”,在清华大学进修完毕回到家里以后,问问孩子我有什么,问老人我有什么,问健康的人我有什么,问已经有病的人我有什么,问穷人我有什么,问富人我有什么,问官比我小的我有什么,问管比我大的我有什么,问认识的人你有什么,再到街上问不认识的我有什么,他会告诉你有什么—有病。对拥有的要感恩,其实你拥有太多了,只不过不知道而已,不比较就不知道。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刚刚结束,我们观察到归清华大学报有深厚感恩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