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练习题

才成为可能。”这段论述表明(A)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8、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是(C) A只要参加实践 B只要刻苦读书

C既要参加实践又要认真读书 D依靠灵感和机遇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0、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C)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一般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反映论的观点

1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C)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脱离(D) A实践活动 B辩证法 C反映论 D实践和辩证法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体的特点是(D)

A摹写性和深刻性 B创造性和新颖性 C新颖性和深刻性 D摹写性和创造性

14、“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A) A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 B直观真理的辩证途径

C认识客观实在的客观途径 D直观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15、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D)

A内部联系 B本质联系 C全部联系 D外部联系 16、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B)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1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D)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18、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B)

A表面联系 B本质联系 C直观联系 D外部联系 19、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A)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20、理性认知的特点是(C)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 D形象性、直接性

2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因为(C)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 C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有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还有缺陷和不足

2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B)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23、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因为(D)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根源于实践 B理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可以指导实践 C离开理性认识就不会有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没有把握事物本质,不能指导实践 24、强调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A) A认识论的辩证法 B认识论的唯物论 C认识论的唯理论 D认识论的经验论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25D) A抽象思维 B辩证思维 C正确认识 D社会实践

26、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必须具备(C) A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B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的积累 C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和辩证思维方法 D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虚心请教别人 27、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进程是(A) A积极能动的过程 B消极被动的过程 C完全自发的过程 D主观随意的过程

28、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D)

A感觉、知觉、表象等意识形式 B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形式 C感性和直观等意识形式 D情感、意志、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29、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D) A起消极作用 B起积极作用

C不起作用 D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

30、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的作用在于(A) A能改造世界和检验理论 B能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C能认识实践和指导实践 D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