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份试卷合集)重庆市渝中区2019届八年级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解答】解:A、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故A错误; B、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人听到的“嗞嗞”声不是超声波,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5.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B.“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D.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31 :定性思想;512: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①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②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这就是影子的成因. 【解答】解:

(1)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这其实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可利用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左右相反的实像”进行解释,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左右相反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即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故ABC正确;

(2)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小孔成像,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共23分,每空格1分,每图2分)

16.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汽化(蒸发) 的缘故.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露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露消失实际上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解答】解: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露珠消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

17.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升华 (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吸 热,实现快速灭火.

【考点】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31 :定性思想;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 故答案为:升华;吸.

18.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之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12 :应用题;31 :定性思想;521: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解答】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 故答案为:吸收;熔化.

19.(3分)小明在家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振动 发声;他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为了不让二胡的声音影响邻居的生活,小明在演奏时关上窗户,这是在 传播过程中 控制噪声. 【考点】91:声音的产生;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9L: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31 :定性思想;511:声现象.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 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③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

(1)用弓拉动琴弦,琴弦会振动而发声;

(2)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3)为了不让二胡的声音影响邻居的生活,小明在演奏时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传播过程中.

20.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9D:频率及音调的关系;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511: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

2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A、B、C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a、b (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考点】1O: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31 :定性思想;5A5: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水加热时的初温可由图象直接读出;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解答】解:由图乙可以看出,a、b、c沸点相同,其中a、b初温相同,到沸腾时的时间不同,则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

由图象还可以得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8℃,由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a、b;小于.

22.(3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同一直线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