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份试卷合集)重庆市渝中区2019届八年级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口技演员是模仿这些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考点】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31 :定性思想;511:声现象.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解答】解: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听众凭声音就知道是模仿什么动物或乐器,因为每种动物或乐器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口技演员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 故选C.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考点】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12 :应用题;511:声现象.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答】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是大同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考点】13:温度;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31 :定性思想;48 :归谬反证法;521:温度计、熔化和凝固;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①常用温度的计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②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都需要放出热量; ③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

A、预报的最低气温是﹣1℃,读作负1摄氏度或零下1摄氏度.此选项错误; B、全天最高气温是3℃.此选项错误;

C、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此选项正确; D、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电视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遥控器使用时发射的是

(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考点】AT:红外线.

【专题】513: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

【解答】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故选:A.

5.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温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12 :应用题;31 :定性思想;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是放热的;液化的方法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

镜子上结雾,指的是镜子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浴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使镜面模糊不清;

为了避免水蒸气的液化,防雾镜在背面装有电热丝,浴后的化妆、剃须、整发和装扮自己的仪容时,只要接通其电路,提高镜面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高的镜面,不能放热液化,所以能避免发生结雾现象,故A正确. 故选A.

6.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考点】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522: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①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②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③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④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⑤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⑥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

(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

A、樟脑丸逐渐变小,樟脑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是吸热过程,此选项正确; B、水结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此选项错误;

C、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此选项错误; D、“雾凇”是由水蒸气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16 :压轴题.

【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解:“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是“白气”现象. 水烧开后,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也会产生“白气”现象. 故选C.

8.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小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