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创新方法一体化习题库和答案(精心整理)[1]

简明创新方法习题库

一、 单选题

1.由“鸟”想到“飞机”,你认为是使用了哪类创新方法。A A.联想类创新方法 B.组合类创新方法 C.臻美类创新方法 D.TRIZ创新方法

解析:由一事物、思想观念想到另一事物、思想观念的心里过程,即由此即彼的想象为联想类创新方法。组合类创新方法的特点是以组合为核心,把表面看来似乎不相关的事物有机结合起来,合多而一。臻美类创新方法,是以”臻美“为核心,来达到完美性为目标的一系列创新方法的集合。TRIZ强调通过发明来解决实际问题。

2.“云想衣裳花想容”体现的是下列哪一种联想类型A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系 D.因果联想

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因果联想是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3.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制成元素周期表,他认为,化学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可按一定次序排列,按次序排列的元素经过一定的间隔(周期)它们的某些主要属性就会重复出现。从这个过程中,你认为门捷列夫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了下列哪一种联想类创新方法。D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系

1

D.因果联想

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因果联想是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4.在科学中,法拉第由电生磁联想到磁也可生电,从而发现了电磁互生原理,这是一个运用( C )联想的典型例子。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系 D.因果联想

解析:相似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其相似的另一事物或现象。接近联想,是因为一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另一事物而产生的联想。对比联想是指由事物之间的相反、对立关系产生的联想。因果联想是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5.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由“瑞雪”想到“丰年”;这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体现了下列哪种类型的联想方法。D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系 D.因果联想

解析:能否他用,是考虑现有事物的原理、方法、功能、材料等是否有其他的用途;能否借用考虑现有创新能否引入其他创新设想,或者有没有可以借用的其他的创新,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类似的创新等;能否颠倒考虑现有的创新是否可以颠倒过来用;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 6.准备长途旅行时,我们一般预先制定一个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在出发前逐项检查核对,这种做法类似下列哪个创新方法( B ) A.头脑风暴法 B.检核表法

2

C.和田十二法 D.5w2h法

解析:检核表法是指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创新的对象,将可能涉及的有关方面都罗列出来,然后逐项检查核对,突破思维的束缚,引向创新。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韦氏国际大字典定义其为: 一组人员通过开会的方式对某一些问题群策群力、出谋划策。 和田十二法,又称聪明十二法,又叫“和田创新法则”(和田创新十二法),和田十二法概括了解决创新问题的12条思路,从十二个方面给人以创新启示。5W2H法又叫七何分析法,它通过连续提出7个问题,构成设想方案的制约条件,并设法满足这些条件,便可获得创新方案。

7.继方便面之后,超市中我们常见到的方便米粉、方便蔬菜、方便米饭等以“方便”为特点的创新产品,体现了奥斯本检核表法中检核项目的哪个项目。B A.能否他用 B.能否借用 C.能否颠倒 D.能否组合

解析:能否他用,是考虑现有事物的原理、方法、功能、材料等是否有其他的用途;能否借用考虑现有创新能否引入其他创新设想,或者有没有可以借用的其他的创新,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类似的创新等;能否颠倒考虑现有的创新是否可以颠倒过来用;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 8.令人开心的哈哈镜使用了检核表法中的哪个检核项目C A.能否他用 B.能否借用 C.能否改变 D.能否组合

解析:能否他用,是考虑现有事物的原理、方法、功能、材料等是否有其他的用途;能否借用考虑现有创新能否引入其他创新设想,或者有没有可以借用的其他的创新,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类似的创新等;能否改变考虑现有的创新可否改变形状、颜色、目的、用途、组成、结构、气味、方法、声音、方式等。可也

3

以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稍加改变;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

9.无线鼠标解决“线”的麻烦,其创新点体现了检核表法中哪个检核项目 A.能否组合 B.能否替代 C.能否缩小 D.能否扩大

解析: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能否代用考虑现有的创新有无代用品。能否缩小考虑现有的创新可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或者分割化小等,或者缩小或减少不必要的部分;能否扩大考虑现有的创新能否扩大适用范围,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等;

10.拥有复印、打印、电话、传真、扫描为一体的多功能一体机,其创新点体现了检核表法中哪个检核项目 A.能否组合 B.能否替代 C.能否缩小 D.能否扩大

解析: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能否代用考虑现有的创新有无代用品。能否缩小考虑现有的创新可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或者分割化小等,或者缩小或减少不必要的部分;能否扩大考虑现有的创新能否扩大适用范围,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等;

11.以陶瓷代金属,以塑料代金属,人造大理石,人造丝等代替材料的出现,这些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检核表法中哪个检核项目 A.能否组合 B.能否替代 C.能否缩小 D.能否扩大

解析: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能否代用考虑现有的创新有无代用品。能否缩小考虑现有的创新可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或者分

4

割化小等,或者缩小或减少不必要的部分;能否扩大考虑现有的创新能否扩大适用范围,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等;

12.有一天,一位清洁员在火车上休息,看到风吹着灰尘到处跑,他灵机一动,将此过程返过来,设计发明了吸尘器。他的这一创新过程体现了检核表法中的哪个项目 A.能否组合 B.能否替代 C.能否颠倒 D.能否扩大

解析:能否组合考虑现有的几种创新是否可以适当组合在一起;能否代用考虑现有的创新有无代用品。能否颠倒考虑现有的创新是否可以颠倒过来用;能否扩大考虑现有的创新能否扩大适用范围,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等;

13.双层公交车的出现,既增加了载客量,还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你认为该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变一变 C.加一加 D.学一学

解析: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4.隐形眼镜将传统眼镜的镜片变薄变软,其没有镜架更是方便了广大近视患者。此款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变一变 C.加一加 D.学一学

解析:加一加:加高、加厚、加多、组合等。

5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5.目前流行了“情侣伞”将伞的面积扩大,形状设计为椭圆形,这样空间变大。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你认为此款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变一变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6.纳爱斯牙牙乐有橙汁、苹果、香蕉等各种香型的牙膏,并且还将牙膏设计成橙红、果绿、淡黄等好看的颜色,与传统的薄荷味的白色牙膏相比,儿童更喜欢纳爱斯的牙膏。此款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变一变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变一变:变形状、颜色、气味、音响、次序等。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7.森林动物园反普通动物园的常态,将猛兽关在笼子里供游人观赏,改为将有人关在笼式汽车里,在森林中游览观赏行动自由的猛兽,受到有人的欢迎。这一创新的旅游产品是受和田十二法中哪个要点的启发而设计的。 A.减一减 B.反一反

6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8.众所周知,“锯”的发明是鲁班被一种草划破了手之后,他仔细观察了这种草,并模仿草边缘的小齿,发明了“锯”这次发明过程体现了和田十二法中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反一反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19.受家庭主妇喜爱的智能电饭煲,可以准确的定时做饭,并按照食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温度和烹饪时长。这一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A.减一减 B.定一定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20.压缩饼干、浓缩果汁、浓缩洗洁精等浓缩产品的出现,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效率。这类创新产品的出现体现了和田十二法的哪个要点。

7

A.缩一缩 B.定一定 C.扩一扩 D.学一学

解析:扩一扩:放大、扩大、提高功效等。 减一减:减轻、减少、省略等。 反一反:能否颠倒一下。

学一学:模仿形状、结构、方法,学习先进。 21.发明形态分析法的科学家是 A.茨维基 B.诺维斯基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解析:1942年由美籍瑞士科学家茨维基提出形态分析法 22.下列关于组合范围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不同功能的事物可以进行组合 B.不同的材料可以进行组合 C.两种事物可以进行组合 D.多种事物不能进行组合

解析:组合创新事物的功能必须大于各事物功能之和,这是组合的意义 23.运用形态分析法设计某种自行车,下列性质不属于形态的是 A.大小 B.形状 C.材料 D.用户

解析:形态是指事物的大小、形状、材料等特性 24.形态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 A.重组组合 B.异类组合

8

C.创新与组合事物的相关性成反比 D.复杂事物可以分解为简单事物

解析:形态分析法的原理即组合事物相差越大创新性越强

25.某设计使用形态分析法分解任务后,有4个基本因素,每个基本因素所含有的形态值分别为3、6、5、3,试问该设计总的组合方案有多少种 A.17 B.21 C.270 D.274

解析:形态分析法方案数的公式为各形态值的乘积 26.形态分析法的操作程序中,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操作是 A.确定创新对象和形态组合

B.确定创新对象和评价选择最合理方案 C.基本因素分析和形态组合 D.基本因素分析和形态分析

解析:形态分析法的步骤是确定创新对象、基本因素分析、形态分析、形态组合、评价最合理方案。

27.下列哪些不是基本因素分析的注意事项 A.确定的基本因素之间相互独立 B.基本因素全面、无重要遗漏 C.基本因素数量尽可能大而全 D.基本因素符合研究问题的要求

解析:基本因素分析应尽量控制因素数量在合理范围,否则给后期组合及评价带来巨大工作量。

28.使用形态分析法的最后一步骤是评价选择最合理方案,选择标准不包括 A.新颖性 B.先进性 C.实用性 D.经济性

9

解析:形态分析法一般采用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条标准进行初选 29.下列不是信息交合法包含的三要素的是 A.信息 B.信息标 C.信息反应场 D.要素标

解析:信息交合法包含信息、信息标、信息反应场 30.信息交合法的公理是哪两条

A.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产生新信息;不同联系的交合,可以产生新联系 B.不同知识的交合可以产生新知识;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产生新信息 C.不同知识的交合可以产生新知识;不同联系的交合,可以产生新联系 D.不同信息的交合可以产生新信息;不同知识的交合,可以产生新知识 解析:两个公理告诉我们,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信息是事物间本质属性及联系的印记。在联系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地产生着新信息、新联系。人类认识事物,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信息才能到达

31.下列哪个不是信息交合法的基本定理

A.心理世界的构象即为人脑中勾勒的映象,由信息和联系组成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新信息、新联系在相互作用中产生

D.具体的信息和联系均有区域性,也就是有特定的范围和相对的区域与界限 解析:信息交合法的定理包括心理世界的构象即为人脑中勾勒的映象,由信息和联系组成、新信息、新联系在相互作用中产生、具体的信息和联系均有区域性,也就是有特定的范围和相对的区域与界限 32.下列哪个不是信息交合法三原则之一的是D A.整体分解原则 B.信息交合原则 C.结晶筛选原则 D.耐心细致原则

10

解析:把对象及其相关条件整体加以分解,按序列得出要素各轴的每个要素逐一与另一轴的各个标的相交合,通过对方案的筛选,找出更好的方案 33.下列关于信息交合法实施步骤说法错误的是D A.第一步是定中心 B.第二步是划标线 C.第三步是注标点 D.第四步是易筛选

解析:信息交合法四步,定中心、画标线、注标点、相交和 34.焦点法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B A.任选两个事物进行组合 B.指定一个事物,任选另一个事物 C.任选两个不同事物组合 D.综合创新原理

解析:焦点法与任选两个事物进行组合不同,它是指定一个事物,任选另一个事物

35.使用焦点法的操作步骤第三步是

A.随意挑选与焦点事物风马牛不相及的、随便选出的事物或技术若干个 B.列举偶然事物的特征,强行将中心圆的焦点事物与周围的小圆圈偶然事物的特征连接一一结合,得到多种组合方案 C.充分运用想象,对每种组合提出创新设想

D.评价所有的创新设想方案,筛选出新颖实用的最佳方案

解析:焦点法的操作程序1、选择焦点事物,确定目标2、随意挑选与焦点事物风马牛不相及的、随便选出的事物或技术若干个3、列举偶然事物的特征4、充分运用想象,对每种组合提出创新设想5、评价所有的创新设想方案,筛选出新颖实用的最佳方案

36.二元坐标法的基本原理是 A.两两组合 B.坐标组合

C.利用横纵坐标两两组合

11

D.同类组合

解析:二元坐标法,就是建立平面二元直角坐标系,把不同的信息(联想元素)分别列在二元坐标上,按序轮番地进行两两组合,然后选出有意义的组合物的创新方法

37.二元坐标法的实施步骤第四步是 A.建立坐标体系 B.完成组合联想图 C.设想处理 D.确立目标

解析:二元坐标法的实施步骤1、提出联想元素2、建立坐标体系3、完成组合联想图4、设想处理

38.一对关联法主要依靠的是创造者的 A.严谨 B.勤奋 C.联想 D.细致

解析:一对关联法主要依靠使用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形态分析法主要依靠使用者严谨、勤奋、细致

39.一对关联法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步骤是 A.找到一对事物 B.随意想象 C.设法取得联系

D.排除不可能的实施方案

解析:一对关联法取得成功获得实际效果并不是两个事物之间如何差异性大,而是如何取得联系

40.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倡导者是 A.张岱年 B.季羡林 C.金岳霖

12

D.许国泰

解析:张岱年20实际30年代最早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发明信息交合法的是我国创造学学者许国泰。

41.类比类创新方法,是以两个不同事物的( )为主导的一类创新方法。 A.联想 B.组合 C.类比 D.臻美

解析:类比类创新方法,是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类比为主导的一类创新方法。类比类创新方法的特点,是以大量的联想为基础,以不同事物间的相同或类似点为纽带,充分调动想象、直觉、灵感诸功能,巧妙地借助他事物找出创新的突破口。 42.类比以()为基础。 A.相似性 B.相异性 C.组合 D.比较

解析:在进行类比时,类比的事物或对象都是引用和自身比较相同的,有共同性的的事物,所以类比都是以比较为基础。比较就是找出几个对象之间的相似和区别。

43.运用类比的关键是()。 A.组合 B.找优缺点 C.找出类比对象 D.联想

解析:类比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和找出原型,也就是类比对象。从熟悉的事物或对象类比陌生的事物,就能从已知探索未知。如果没有类比原型,类比就无从使用,探索世界,改造世界就只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 44.正电子的发现是狄拉克通过()类比而来的。 A.直接类比

13

B.因果类比 C.对称类比 D.幻想类比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描述自由电子运动的方程中,得出正负对称的两个能量解。一个能量解对应着电子,那么另一个能量解对应着什么呢?狄拉克运用此法从电荷正负的对称性,提出了存在正电子的见解,结果被实践证实了。 45.医生詹纳发现“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受到挤牛奶女工感染牛痘而不患天花的启示,这是()。 A.综合类比 B.因果类比 C.直接类比 D.象征类比

解析:因果类比,是指两个事物的各种属性之间可能存在同一种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去推出另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在进行因果类比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分析一些积极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这样的分析其实是一个由果溯因的过程。然后,再思考在哪些事物中也具备类似的因果关系,赋予该事物类似的原因,看看是否能够得出积极的、对我们有用的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46.在8种类比中()是基础。 A.综合类比 B.幻想类比 C.对称类比 D.直接类比

解析: 8种类比各有特点和侧重,在创新活动中常常相互依存、补充、渗透和转化。直接类比是基础,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类比,在这一基础上,向仿生、拟人、象征化方向发展,就是仿生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向对称、因果、综合方向发展,即是对称类比、因果类比、综合类比;最后,向理想、幻想、完善方向发展,就是幻想类比。

47.类比推理的客观依据是两事物之间的()。

14

A.推理 B.相似性 C.相异性 D.联系

解析:类比推理的依据和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在类比推理中,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是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亦即类比推理的前提。确认未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也相同或相似,是在类比推理的前提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类比推理的依据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48.康德所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这句话的指出了() A.类比推理要意义不大。 B.类比推理价值性不高。 C.类比推理不可靠。

D.类比推理提供有效的科学工具和方法。

解析: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或者以简单的道理说明抽象的事理等过程中等十分广泛的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低估的应用价值。虽然类比推理不能直接推动社会进步,但可以拓展人们的眼界,为人们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科学工具和方法。 49.类比推理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A.逻辑学 B.美学 C.创造学 D.仿生学

解析:类比推理为仿生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然界的动植物,它们的生长都极为巧妙,它们是孕育出新事物、新方法绝无仅有的好样板。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正是建立在类比推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正是利用类比推理,人类在模仿自然中逐步有了现代文明。

15

50.电脑:电子邮件:照片 A.毛笔:国画:字帖 B.卡车:货物:冰箱 C.空调:温度:冷气 D.手机:信息:彩信

解析:对词组进行造句:电脑可以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内容可以是照片;手机可以用来发送信息,信息的内容可以是彩信。通过造句可以发现,4项和题干词项间存在相似的逻辑关系。2项卡车可以运送货物,货物的内容可以是冰箱,但题干和4项都是信息的传送。 51.校对:印刷:出版 A.谈判:签署:废除 B.抢劫:入狱:判刑 C.选举:组阁:执政 D.研发:转让:投入

解析:题干属性有二,一是时间上严格的顺序性,二是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件。唯有3符合这两个属性。1项中,“签署”可以不经“谈判”,2项中;“抢劫”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如抢劫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未必“入狱”;4项中时序颠倒,“投入”应在“研发”之前。 52.电梯:大厦:城市 A.肥皂:浴室:客厅 B.水草:小溪:山谷 C.飞禽:走兽:森林 D.奶牛:牛奶:超市

解析:题干关系为:后者是前者存在的场所。电梯存在于大厦中,大厦存在于城市中;水草存在于小溪中,小溪存在于山谷中。 53.编辑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蔬菜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16

D.杂志 农民

解析:1项编辑的对象可以是报纸,而果农不会种植蔬菜;2、3两项关系明显不同;4项是人物与对象的关系,编辑编写杂志,农民种植蔬菜。 54.提出提喻法的是() A.奥斯本 B.爱迪生 C.戈登 D.刘仲林

解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戈登教授在长期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利用外部事物,通过不同事物间的类比,启发思考进行创新活动的方法——提喻法, 55.提喻法是一种典型的()。 A.联想类创新方法 B.组合类创新方法 C.类比类创新方法 D.臻美类创新方法

解析:提喻法是从心理上激励创新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人类的知识已庞大到惊人的地步,这就驱使人们去开发各种高效率利用知识的创新方法。提喻法是一种典型的类比类创新方法。

56.提喻法小组成员最重要的能力是()。 A.分析能力 B.综合能力 C.类比推理能力 D.审美能力

解析:小组成员应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敢作敢为、具有童心等,最重要的是隐喻能力要强,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类比与类比推理。例如有个小组的成员,就包括:一个对心理学有兴趣的物理学家。一个电机工程师、一个对电子学有兴趣的人类学家、一个兼有工业工程基础的书画艺术家、一个有一些化学基础的雕塑家,十分有利于产生大量新颖丰富的创新设想。

17

57.提喻法的核心是()。 A.高度自由的类比想象 B.组合 C.臻美 D.分析

解析:提喻法的核心是高度自由的类比想象。戈顿认为,联想与类比是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有效办法。

58.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的操作机制或者说根本手段是()。 A.联想 B.组合 C.类比 D.臻美

解析:异质同化、同质异化的操作机制或者说根本手段是类比。戈登认为没有这些类比机制,企图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可以把这些机制看作是再生产的精神过程,以及激发、保持和继续创新过程进行的方法。 59.戈登把实施提喻法的全过程分为()个阶段。 A.7 B.8 C.9 D.6

解析:提喻法就是一种以类比为核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创新方法。戈登把实施该法的全过程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第一段:给定问题。 第二段:变陌生为熟悉。

第三段:理解问题(分析、抓住要点) 第四段:类比(操作机制)。 第五段:变熟悉为陌生。

第六段:心理状态(关于问题的理解达到卷人、超脱、迟延、思索等心理状态)。 第七段:将心理状态与问题相结合(把最贴切的类比与已理解的问题作比较)。

18

第八段:观点(得到新观点、新见解)

第九段:答案或深化研究的任务(观点付诸于实践或变为进一步研究的项目)。 60.等价变换法是()提出来的 A.茨维基 B.戈登 C.奥斯本 D.市川龟久弥

解析:等价变换法是日本创造学家市川龟久弥1955年提出的一种创新方法。 61.所谓等价变换法就是()。 A.个体化 B.等价关系体系化 C.复杂化 D.系统化

解析:所谓等价变化法就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一方或双方经过适当的思考,找出原来没有关系的两个事物的共同点,把两者的等价关系体系化。 62.等价变换法实质上就是()。 A.寻求进化法 B.等量代换法 C.数据分析法 D.定量分析法

解析:等价变换法,强调的正是这种在继承基础上进化,在量变基础上质变的创新机制。等价变换法,实际上就是寻求进化法。 63. 等价变换法的程序分为()。 A.6段 B.7段 C.8段 D.9段

解析:等价变换法的程序要点: 第一段:提出问题。

19

第二段:确定观点。

第三段:抽出等价因素。等价因素需要探索、寻找,并按照确定观点进行考虑分析。若找不到适当的等价因素,需要重新确定观点。

第四段:广泛寻找具备等价因素特征的事物。要尽量多找一些,以便从中获得最优具备等价因素特征的事物。

第五段:选择较合适的一种具备等价因素特征的事物。

第六段:对这一种事物分解、扬弃,与其他新要素结合形成新事物。 第七段:经检验后,对不妥之处通过反馈、调整、修改,最后获得满意答案。 64. 仿生学方法实施过程包括()阶段。 A.2 B.3 C.4 D.5

解析:今天,仿生学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原型成为现代创新的源泉。仿生学方法主要就是提出模型, 进行模拟,即其核心是研究对象(问题)与生物系统相关问题的类比。这一创新方法实施规程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 1. 对生物原型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的具体创新课题, 选择性地研究生物体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将研究所得的生物资料予以简化, 吸收对创新要求有益的内容, 取消与创新要求无关的因素, 得到一个生物模型。

2. 将生物模型提供的资料进行数学分析, 并使其内在的联系抽象化, 用数学的语言把生物 65.NM法指的是()。 A.仿生学方法 B.提喻法 C.中山正和法 D.等价变换法

解析:1968年日本创造学家中山正和以提喻法为启示,进一步添加了自己的理论,提出新的类比类创新方法。中山正和的助手们取他的名字英文缩写,命名为

20

NM法(即中山正和法)。中山正和法既有直观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又有思维灵活、思路开阔的特点,成为在日本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创新方法。

66.在美的三种基本形态中,()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最能揭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的本质力量。 A.优美 B.壮美 C.奇美 D.秀美

解析:壮美又被称为崇高,它具有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以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从形式上,壮美具有形体博大厚重的量感和空间宽阔开展的广度,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因此,壮美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最能揭示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的本质力量。

67.()的关键是一个“变”字,它的突出特点是使人在惊讶,超出意料的神态中体验到美的魅力。 A.奇美 B.优美 C.壮美 D.秀美

解析:奇美又称为新奇美、奇妙美。奇美的关键是一个“变”字,不是小修小补的常规变,而是出人意料地戏剧性变化。奇美往往表现在:异峰突起、曲折惊险、出乎意外、妙不可言、与众不同、前所未有、声东击西等特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68.()来源于力的平衡原理,它具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秩序,体现出活泼生动的条理美:轻巧、生动、富有变化、富有情趣。 A.对称 B.均衡 C.对比 D.调和

21

解析:如果只有对称,在人的心理上会产生单调、呆板的感受。均衡来源于力的平衡原理,它具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秩序,体现出活泼生动的条理美:轻巧、生动、富有变化、富有情趣,可以克服对称的单调、呆板等缺陷。 69.()显示的是变化,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或发展、前进、上升、跃进等活生生的态势和律动美。 A.节奏 B.韵律 C.律动 D.规律

解析:韵律是指在节奏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内容和形式抑扬节度的有规律的变化统一。节奏强调的是变化的规律性,而韵律显示的是变化,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或发展、前进、上升、跃进等活生生的态势和律动美。

70.工业产品在造型中应妥善处理()的关系,做到重点突出,轻重层次分明。 A.多样与统一 B.对比与调和 C.对称与均衡 D.重点与一般

解析:工业产品的整体造型是由各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结合而构成的。造型各部分的功能、结构方式、构形繁简以及所处地位各异。因此,在造型中应妥善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做到重点突出,轻重层次分明。 71.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新,在这过程中体现的思维过程就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臻美推理 D.审美判断

解析:广义地讲,臻美存在于一切需要创新的场合。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新,在这过程中体现的思维过程就是臻美推理。所谓臻美推理,就是有序实现“美的理想”的思维过程。

22

72.当一种事物尚未达到完美的境界时,就必须继续改进、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新,使之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方法就被称为()。 A.补美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提喻法

解析:补美法是刘仲林在1980年提出来的,当一种事物尚未达到完美的境界时,就必须继续改进、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新,使之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方法就被称为补美法。

73.()是对旧事物进行彻底改造,全面更新,是一种重构、重建式的整体补美。 A.添补法 B.全补法 C.特补法 D.巧补法

解析:补美法分为三种类型:添补法、全补法、特补法,全补法是对旧事物进行彻底改造,全面更新,是一种重构、重建式的整体补美。

74.宇称守恒原理在弱相互作用下不成立。物理艺术大师们提出了一个巧妙的修补方法:拿出一个中微子,令其负破坏宇称守恒之责。该案例运用了补美法中的()。 A.添补法 B.全补法 C.特补法 D.巧补法

解析:特补法,即特别巧妙的补美方法,它以巧制胜,妙趣横生。特补法的关键是一个“巧”字,巧中见美。

75.摆在大家眼前的需求,急于实现的需求,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需求是() A.普遍需求 B.特殊需求 C.现实需求

23

D.潜在需求

解析:现实需求是摆在眼前的需求,是人们急于实现的需求,是几乎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需求。现实的需求是首要关注的因素,切莫将人们的现实需求于不顾,而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活动。

76.()要求创新者的目光要放长远,能灵敏地触觉到事物的发展趋势。 A.普遍需求 B.特殊需求 C.现实需求 D.潜在需求

解析:潜在需求是相对于现实需求的一种未来需求。善于研究和发现潜在需求是希望点列举法的灵魂。在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中,潜在需求约占60%~70%。善于发现潜在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的目光要放长远,能灵敏地触觉到事物的发展趋势。

77.运用希望点列举法首先要激发和收集各种意见和希望,以向用户和商店征求意见的方式来列举希望点的是()。 A.观察联想法 B.召开会议法 C.访问谈话法 D.征求意见法

解析:对于现有事物的创新,可以采用向用户和商店征求意见的方式来列举希望点。可以是电话征求,可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意见征求会将,派人直接走访等,倾听各类希望性的建议与设想。也可以按事先拟定的目标,设计一种卡片或意见表,发动用户和本单位的职工,请他们提供各种想法。

78.()是通过对事物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缺点一一列举,从而找出改进或创新方案,使之更臻完美的创新方法。 A.希望点列举法 B.补美法 C.缺点列举法 D.科学臻美方法

24

解析:缺点列举法,是要求人们十分注意已经存在的问题或要解决的问题存在某种不足、某种不实用、不安全、不美观、不方便,从而找到一种改进这些缺点的臻美创新方法。

79.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利用文献中存在的漏洞,潜心研究,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该案例运用了臻美类创新方法中的() A.希望点列举法 B.补美法 C.缺点列举法 D.科学臻美方法

解析: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对事物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缺点一一列举,从而找出改进或创新方案,使之更臻完美的创新方法。李政道教授这种做法,就是缺点列举法的自觉运用。

80.将所研讨的对象与目前最先进的同类产品就各种技术参数、性能、功能、质量、价格、外观、包装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自身的缺点,取各家之优点设计出超过同类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品。这是列举缺点方式中的() A.征求用户意见法 B.召开会议法 C.对比分析法 D.逻辑分析法

解析:缺点列举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列举方式,包括征求用户意见法、召开会议法、对比分析法。题干中所陈述的属于对比分析法。

81.诗人作诗,常常为了诗中的一个词反复推敲,以达到完美。这体现出了()的过程。 A.臻美推理 B.逻辑推理 C.线性推理 D.非线性推理

解析:按照美的规律,有序实现“美的理想”在这过程中体现的思维过程就是臻美推理。

25

82.TRIZ创新方法的发明人是( )。 A.华罗庚 B.爱迪生 C.阿奇舒勒 D.巴甫洛夫

解析:从1946年起,以阿奇舒勒为首的专家们开始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研究。经过50多年的搜集整理与归纳提炼,发现技术系统的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方法论——TRIZ。由此,阿奇舒勒被称为“TRIZ之父”。 83.TRIZ创新方法源自( )。 A.美国 B.前苏联 C.中国 D.日本

解析:本章学习的TRIZ创新方法源自前苏联,强调客观规律和有组织的思维活动。

84.TRIZ创新方法的特点是( )。 A.强调思维的自由活动 B.强调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C.强调客观规律和有组织的思维活动 D.强调个人修为

解析:源自美欧的强调思维的自由活动,源自日本的强调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本章学习的TRIZ创新方法源自前苏联,强调客观规律和有组织的思维活动。 85.TRIZ建立的基础是( )。 A.物理学 B.交叉科学 C.创新方法的综合 D.专利研究

26

解析:TRIZ创新方法,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斯拉维奇·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研究了世界各国数以百万计的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所遵循的创新规律,逐渐形成一套系统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方法。

86.TRIZ创新方法曾被西方特工称为( )。 A.国家机密 B.武林密笈 C.创新宝典 D.神奇的点金术

解析:在冷战时期,TRIZ在前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TRIZ一直被作为苏联的国家机密,世界各国对其知之甚少。西方国家特工称之为“神奇的点金术”。苏联解体后,大批TRIZ研究者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从而促进了TRIZ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87.( )不是中川彻对TRIZ精髓的理解。 A.方法学(a):关于技术的新见解 B.方法学(b):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C.方法学(C):关于发明的科学方法

D.知识库:实施方法学(a)的案例(知识)集合。

解析:为提取TRIZ的精髓,中川彻对TRIZ的总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他对TRIZ的理解是:TRIZ=方法学+知识库且TRIZ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方法学(a):关于技术的新见解; 2.方法学(b):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3.知识库:实施方法学(a)的案例(知识)集合。基于以上认识,他认为TRIZ的精髓必须从方法论(a)和方法论(b)中提取。

88.以下不属于资源的是( )。 A.问题所处环境 B.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C.能源 D.人际关系

27

解析:资源是问题所处环境或接近该环境中的对象、信息、能源、材料的特性等。假如资源可以直接应用,或通过变换后变得可用,问题的答案似乎自然就得到了。引入附加信息的资源分析,将有助于发现解决矛盾的方法。 89.理想化不是( )。 A.有条件的设想 B.不受客观条件限制 C.最终理想解 D.提升创新设计效率

解析: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此为目标,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方向和位置,从而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90.发明原理有( )个。 A.10 B.20 C.30 D.40

解析:阿奇舒勒在对大量专利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了40个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命名为发明原理(见表6-1)。40个发明原理开启了一道解决创新问题的天窗,将发明创造从“玄学”变为科学,让原来似乎只有天才方可以从事的发明创造工作,成为一种人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 91.物理矛盾的表达式是( )。 A.A和B B.A和非B C.A和非A D.B和非A

解析:定义物理矛盾要找到其中的关键元素,它既需要是某一参数值、某种状态或有某种性质、作用即A,以满足某种需求,同时又需要不是某一参数值、某种状态或有某种性质、作用即非A,以满足另一种需求。A和非A即构成一对特理矛盾。

28

92.如当提高汽车速度的同时,安全性却降低了。该现象描述系统中存在( )矛盾。 A.物理矛盾 B.化学矛盾 C.技术矛盾 D.固有矛盾

解析:技术矛盾是指当改善技术系统中某一参数,引起系统中另一参数恶化而产生的矛盾。如当提高汽车速度的同时,安全性却降低了。定义技术矛盾首先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然后从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找到改善的参数A,再找到现有解决方案中恶化的参数B。A和B即构成一对技术矛盾。 93.矛盾矩阵是( )。 A.将矛盾排列起来 B.将矛盾按矩形排列起来 C.解决技术矛盾的工具 D.发明原理的组合

解析: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文献的分析后总结出39个通用工程参数。他发现,利用这39个通用工程参数足以描述工程中出现的绝大部分技术内容。于是,他分别将39个通用工程参数作为改善的工程参数和恶化的通用工程参数纵横排列,相交之后形成一个网。其中的任意一个交汇点就是一个技术矛盾,两头联接的就是相互制约的A、B参数。阿奇舒勒进一步总结出解决每一组技术矛盾常用的发明原理,并将其代号罗列在参数相交处,形成了一个破解技术矛盾的阿奇舒勒矛盾矩阵。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将通用工程参数扩展到48个,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新48参数矛

94.手机越小越便携,但手机屏幕越大视觉效果越好。该现象描述系统中存在( )矛盾。 A.物理矛盾 B.化学矛盾 C.技术矛盾 D.固有矛盾

29

解析:物理矛盾是指对技术系统中同一参数提出相反的需求的一种状态。如手机越小越便携,但手机屏幕越大视觉效果越好。定义物理矛盾要找到其中的关键元素,它既需要是某一参数值、某种状态或有某种性质、作用即A,以满足某种需求,同时又需要不是某一参数值、某种状态或有某种性质、作用即非A,以满足另一种需求。A和非A即构成一对物理矛盾。 95.解决物理矛盾必须先将矛盾的双方分离的原因是 A.找到主要矛盾 B.排除干扰

C.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其它原因

解析:解决物理矛盾必须先将矛盾的双方分离,即寻找矛盾某方单独出现的契机,以减小矛盾的干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96.不需要触摸杯子移动杯中的水,可以查询( )知识库。 A.功能知识库 B.专利数据库 C.发明数据库 D.功能数据库

解析:功能可视为实现(改变、增加、减少、维持稳定以及测量)系统或组件状态的一种动作。利用功能数据库来协助寻找到前人的智慧以解决我们的问题。举例来说,当我们不需要触摸杯子时,怎样能够移动杯中的水。看似一个简单的移动方法,透过功能数据库的查询,发现高达178种的移动方式。 97.( )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A.可燃性 B.碱性 C.温度 D.毒性

解析: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显示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属性例如重量、体积、长度、密度、速度、压力、温度、强度、速度、硬度、颜色等。 98.增加、减少、维持、改变(含增加或减少)或测量长度,应查阅( )知识库。

30

A.专利数据库 B.发明数据库 C.功能数据库 D.属性知识库

解析:一些常见的问题是如何增加长度、减少长度、维持长度、改变(含增加或减少)长度、与测量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属性知识库来找到前人的智慧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99.应用科学效应知识库不需要( )。 A.对问题进行分析 B.使用分离原理

C.确定所要实现的功能或要改善的属性 D.筛选所推荐的效应

解析:现实中可以利用科学效应知识库解决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其一般步骤如下:(一)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二)确定所要实现的功能或要改善的属性;(三)根据功能或属性查找科学效应知识库,得到TRIZ所推荐的效应;(四)筛选所推荐的效应,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效应;(五)把效应应用于功能实现或属性改善,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无法实现功能或改善属性,请重新分析功能或属性查找合适的效应,参见科学效应知识库详细介绍。(六)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

100.功能知识库中的功能所对应的介质不包括(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真空

解析:功能知识库所对应的界质是固体、液体、气体、场。(可参见功能知识库对应表)

101.改变属性的方式不含( )。 A.增加 B.吸收

31

C.稳定 D.测量

解析:改变属性的动作种类共有五种,分别为:改变、增加、减少、维持稳定以及测量。其中“增加属性”与“减少属性”是指单向的动作,而“改变属性”是指含有增加或减少双向的动作。例如一些常见的问题是如何增加长度、减少长度、维持长度、改变(含增加或减少)长度、与测量长度。我们可以利用专利资料库来找到前人的智慧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二、多选题

1.联想在创新中的作用有哪些

A.确定和促进大脑中存储内容之间的新的联系 B.决定这些内容联结是通过什么途径

C.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关联的事物建立新颖而有价值的联系 D.开拓思维和启迪思维 E.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解析:联想在创新中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确定和促进大脑中存储内容之间的新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决定这些内容联结是通过什么途径。因此,建立在联想基础上的联想类创新方法,是其他创新方法的基础。掌握联想类创新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2.联想类创新方法的类型有哪些 A.相似联系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系 D.因果联想 E.逆向联想

解析: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联想因时间、空间和性质不同,联想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联想物和触发物之间的关系,将联想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四种形式。 3.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有( ) A.自由思考,自由畅想

32

B.延迟评判,禁止批评 C.以量求质,多多益善 D.结合改善,借题发挥 E.举一反三,灵活转移。

解析:头脑风暴法的四项基本原则虽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自由思考,自由畅想原则突出畅所欲言、求异创新,这是其宗旨。延迟评判,禁止批评原则要求人们思维放松、气氛活跃,这是激发创新的保证。以量求质,多多益善原则强调以数量求质量,这是头脑风暴法能否成功的基础。结合改善,借题发挥原则着重互相启发,相互叠加完善,这是头脑风暴法能否成功的关键。 4.下列属于头脑风暴法的操作要求的有( ) A.有一位会议主持人,并确定了会议主题 B.确定与会人数

C.会议时间不超过1小时

D.会后再对会议的意见进行整理、评价和筛选 E.有一位记录员把所有发言记录下来

解析:头脑风暴法的操作要求:(一)有一位会议主持人。 (二)确定会议主题。 (三)确定与会人数。

(四)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

(五)有一位会议记录员把所有发言记录下来。 (六)会后再对会议上的意见进行整理、评价和筛选。 5.头脑风暴法的适用于下列哪些领域( ) A.研究产品名称 B.广告口号 C.销售方法 D.复杂问题的求解 E.数学题

解析:头脑风暴法适合于解决那些比较简单、严格确定的问题,比如研究产品名称、广告口号、销售方法、产品的多样化研究等。头脑风暴法不适用于复杂问题

33

的求解,也不能代替解题过程的其他阶段工作和其他方法的运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决策和民用决策中得出了较广泛的应用。

6.下列属于头脑风暴法的缺点的有( ) A.缺乏程序化 B.缺少熟练的引导者 C.缺少熟练的参与者 D.有关问题不能达成一致 E.不能激发与会人员的热情

解析:头脑风暴法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①缺乏程序化; ②缺少熟练的引导者; ③缺少熟练的参与者; ④罗列的规则成为形式; ⑤有关问题不能达成一致;⑥缺乏创意激发源; ⑦不是所有与会者都有创意的压力; ⑧急于求成; ⑨缺少跟进措施, \头脑风暴\小组实际上在不停地重复\发明\已经有过的东西, 却在这一过程中错过了潜在的诸多伟大的创意。这些方面,请在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问题时予以注意。

7.头脑风暴法的引申方法有( ) A.默写传阅法 B.戈登法 C.KJ法

D.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E.组合法

解析:默写传阅法、戈登法、KJ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为头脑风暴法的引申方法。

8.下列属于5W2H法实施程序的有( ) A.确定对象 B.预写阶段 C.提出问题 D.找出主要优缺点

34

E.研究解决

解析:5W2H法的实施程序为:1、确定对象。根据创新对象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提出问题。针对已确定的对象,从7个角度检查设问。 3、找出主要优缺点。 4、研究解决。

9.对比联想可以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对比联想。 A.从性质属性对立的角度 B.从优越点角度 C.从结构颠倒的角度 D.从物态变化的角度 E.从好坏的角度

解析:对比联想又可分为:第一,从性质属性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第二,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第三, 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反其道而行之。第三,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10.为了更好的调动联想,除经常地进行联想训练外,在创新活动中还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荒诞离奇,奇想天开 B.全方位的知识信息存储 C.海阔天空,大胆联想 D.独辟蹊径,奇特新颖

E.举一反三,灵活转移,横向开花

解析:除经常地进行联想训练外,为了更好调动联想,在创新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全方位知识信息存储。(二)海阔天空,大胆联想,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三)独辟蹊径,奇特新颖。 (四)举一反三,灵活转移,横向开花。

11.按照组合的含义,判断下列哪种事物含有组合的事物 A.洗护二合一洗发

B.整齐摆放在一起的建筑用砖头 C.若干废弃易拉罐做成的工艺品

35

D.瑞士军刀

E.米仓中随意泼洒的大米

解析:组合的关键在于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而砖头与大米无论整齐与否部分与整体都可分,故未形成组合 12.下列诗词中使用组合方法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B.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C.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E.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解析:选项A使用意象并列,B使用意象对比,C使用意象通感等不同意象的组合,DE只是描写未进行组合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合是将功能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达到某种目的

B.任何事物都可以使用严谨的推理仔细观察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组合创新 C.组合创新事物的功能可以等于内部各组成事物、元素的单独功能之和 D.越是相似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创新性能越强

E.构成组合的事物越是大胆、区别越明显,组合在一起的创新性越突出 解析:同类组合功能可以相同;组合的元素容易寻找,困难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并不一定所有的事物都能结合;组合创新事物的功能必须大于各事物功能之和,这是组合的意义;越是不同的、差异性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创新性能越强 14.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组合的是 A.组合贷款 B.组合文具 C.组合音响 D.音乐

E.带橡皮头的铅笔

解析:组合贷款、组合文具、组合音响是显而易见的组合,音乐是音符的组合,铅笔与橡皮组合成带橡皮头的铅笔

36

15.组合创新性的不能体现在 A.组合的方式巧妙性 B.组合事物之间的相似度 C.组合事物的构成数量 D.组合之后事物的实用性 E.构成组合事物可以随意选择

解析:组合方式的巧妙性、组合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体现组合的创新性,而其他三个选项体现的是实用性和选择性 16.下列属于组合特性的是 A.选择性 B.实用性 C.创新性 D.异质性 E.同构性

解析:组合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实用性、创新性 17.同类组合思考方法正确的步骤是

A.第一步思考在我们周围,哪些事物处于单独状态

B.第二步原来单独使用的事物自组后能否产生新的意义和新的需求 C.第三步同物自组实现的可能性 D.第四步同类事物自组如何实现 E.第五步评价自组效果

解析:同类自组并没有进行评价的步骤 18.下列关于同类组合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同类组合的事物结构功能完全一致 B.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同类自组

C.同类组合前后其原理结构不发生根本变化 D.同类组合的意义在于通过数量的增加满足新的功能 E.同类组合经济成本较低

37

解析:在同类组合中,参与组合的对象一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事物;同类自组需能满足新的需求和功能,并不是所有的自组都有意义;同类组合气候原理不变是因为组合事物的结构都一样;无理论证明该类组合经济成本低 19.异类组合的特点包括 A.组合事物无明显主次关系 B.组合前后整体变化显著

C.异类组合相较同类组合创新性强 D.异类组合的实用性比较弱 E.异类组合的经济成本较高

解析:异类组合是指不同类事物进行组合,组合前后性质发生变化,由于组合元素存在差异因此较同类组合创新性强 20.下列属于主体附加组合类型的是 A.坦克 B.磁化杯 C.印花文化衫 D.智能手机 E.中国龙

解析:主体附加组合的特点是存在明显主体,磁化杯杯子是主体,印花文化衫文化衫是主体,智能手机手机是主体;坦克是拖拉机和火炮的结合无明显主体,中国龙是各种动物组合在一起无主次

21.以下属于是类比类创新方法的有( )。 A.提喻法 B.等价变换法 C.形态分析法 D.仿生学法 E.头脑风暴法

解析:“提喻法”、“等价变化法”是类比类创新方法的典型代表。20世纪30年代以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仿生学法”等,也是类比类创新方法的代表方法。

38

22.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类比有()。 A.将心比心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同中求异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攀比

解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也中经常运用类比。比如: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23.下列属于运用类比的事例有()。 A.电流与水流

B.武侠英雄类比杀毒软件

C.带吸盘的篮球鞋与章鱼触角上的吸盘 D.人类历史与马拉松赛跑

解析:类比是人类的重要能力,几乎一切智能活动都涉及到类比。人们通过类比进行理解、推理、学习和概括,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往往回想起一个以前的类似问题作为参考来求解。在学习中,类比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对两种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类比,知道了它们类似之处,便可触类旁通,变抽象为通俗易懂。当一个新理论刚提出之时,常常通过类比,用人们已熟悉的事物,去解释说明新提出的理论和定义。所以,类比还常常被用于解释新的理论和定义。类比在各个领域,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都是运用类 24.下列属于类比的类型的有()。 A.因果类比 B.综合类比 C.幻想类比 D.象征类比 E.拟人类比

39

解析: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应用类比的可能性,但是必须以一定的客观规律作为基础。本教程根据类比的对象、方式等的不同,将类比分为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对称类比、因果类比、仿生类比、综合类比等8类。 25.下列属于直接类比的有()。 A.挖土机与人的手臂 B.草叶与锯子 C.构盾施工法 D.太空救生绳 E.紧腿裙与可乐瓶

解析:直接类比就是根据原型的启发,直接将原型事物的现象或规律运用到另一类事物上,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类比通常可以从自然界中寻找到某种启示,正所谓“道法自然”。这种直接类比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比如,鲁班从草叶的边缘可以割破手指这一事物出发,直接类比到他截断木材的难题,从而导致锯子的出现;贝尔通过研究耳膜的振动机制,而设计出薄膜振动的电话机。构盾施工法,也是典型的直接类比的产物。

26.人常将生物的()等特性为样板进行的类比,称为仿生类比。 A.代谢 B.繁殖 C.结构 D.功能 E.形态

解析:因果类比,是指两个事物的各种属性之间可能存在同一种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去推出另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在进行因果类比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善于分析一些积极的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这样的分析其实是一个由果溯因的过程。然后,再思考在哪些事物中也具备类似的因果关系,赋予该事物类似的原因,看看是否能够得出积极的、对我们有用的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7.下列属于综合类比的是()。

40

A.模拟考试 B.鱼和潜水艇 C.电子蛙眼 D.模拟试验 E.泡沫金属与面包

解析: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虽然很复杂,但是有可比的相似之处时,就可以综合它们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例如,设计一架飞机,先做一个模型放在风洞中进行模拟飞行试验,就是综合了飞机飞行中的许多特征进行类比。 28.你认为类比推理的重要作用可以表现在哪些领域()。 A.文艺创作 B.科学研究 C.法律活动 D.日常生活中

解析:当人们了解到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并了解到其中一个事物还具有其他属性时,就推出另一个事物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在人类活动中运用类比推理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 类比推理被用于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法律活动中,类比推理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9.提高类比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注意() A.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联系愈是太紧密 B.类比前提中确认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多, C.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联系愈是紧密 D.类比前提中确认的相同方面或属性愈多 E.类比前提中确认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少

解析: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呢?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第一,类比前提中确认的相同方面或属性愈多,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愈大;第二,类比前提中确认相同的本质属性越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第三,相同属性与要推出的属性之间联系愈是紧密,那么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愈大。 30.类比推理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具有()作用。

41

A.触类旁通 B.开拓思路 C.提供线索 D.举一反三

解析:类比推理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科学的一种有效的探索方法。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具有开拓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类比推理在探求新事物的发展规律,建立事物间联系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

31.科学史上,属于类比推理取得的认识成果的是()。 A.氦元素的发现 B.惠更斯的波动说 C.阿基米德定律 D.大陆漂移说

解析: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活动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在科学史上,科学领域的许多重要理论,最初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的,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也是类比推理取得的认识成果。如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就是通过水波和声波把光和水、光和声音相类比推理而提出的。 32.提喻法也称为()。 A.综摄法 B.分合法 C.集思法 D.举隅法 E.群辨法

解析:提喻法,或称综摄法、分合法、举隅法,集思法,群辨法。提喻法是从心理上激励创新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在美国和欧洲应用相当广泛,在日本也相当普及,在中国也是非常受到关注的创新方法之一。 33.提喻法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变陌生为熟悉 B.禁止批评

42

C.自由畅想 D.变熟悉为陌生 E.结合改善

解析:为了摆脱旧框框的束缚,开阔思想,在探索创新时,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暂时抛开原来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类比探索得到启发,因此,“变陌生为熟悉”和“变熟悉为陌生”是必须的。提喻法的两个基本原则 34. 实施等价变换法时可以借助下列()工具进行。 A.电脑软件 B.各种等价表 C.Cε辞典 D.电子网络

解析:实施等价变换法时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如可以用Cε辞典作为主要辅助工作。Cε辞典实际上是一种检索工具,它不同于一般辞典之处,在于它不是以名词,而是以动词作为编辑基础的,各种形容词与动词构成各种内涵大小不同的词组,在此基础上,将符合各词组内涵的事实、现象,罗列于该条词组之下,就构成了一种便于创新时利用的知识体系。这种Cε辞典因专业、行业而不同,并可用电子检索。再有等价变换法的另一种重要工具是各种等价表。日本至今已完成18种等价表,将自然界和技术上的各种类似现象与规律,跨越专业学科,排列在一起,例如“流”的等

35.以“类比”为核心的系列创新方法包括()。 A.仿生学法 B.等价变换法 C.模拟法 D.中山正和法 E.移植法

解析: 把类比与类比推理全面、系统地应用在创新过程中,首推提喻法。其后,又有多人对此法进行了革新、发展,提出了几种以“类比”为核心的系列创新方法:仿生学方法、模拟法、中山正和法、移植法等。 36. 模拟法主要有()。

43

A.形态模拟 B.结构模拟 C.原理模拟 D.仿生学 E.生物学

解析: 模拟法是以已有的事物的形态、结果、功能、材质、原理等特性为原型,通过模仿进行创新的方法。日本著名学者丰泽丰雄曾说过:“仿照、模仿同类性质的事物,是搞发明非常有益的诀窍。”依据模拟原型与创新成果之间的关系,模拟法主要有形态模拟、结构模拟、原理模拟等。仿生学虽然可以说是仿生模拟法,但是与前三者并不是逻辑上的并列关系。 37.移植法包括()。 A.结构移植 B.功能移植 C.材料移植 D.原理移植 E.方法移植

解析:移植法的基本方法有 1. 原理移植 2. 方法移植3. 技术移植4. 功能移植5. 材料移植6. 结构移植

38.下列属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内显层面的有() A.基因技术对动物世界的改造 B.新闻媒体对社会现实的改造 C.城市景观

D.新材料技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

解析: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进。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区分出不同层面,有些比较浅显直观,有些是内在隐晦的。 39.刘仲林在《中国创造学概论》中提出美的三种基本形态包括() A.壮美 B.优美 C.奇美

44

D.秀美

解析:美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壮美又被称为崇高,具有宏大、挺立、奔放等特性;优美变现为小巧、和谐秀丽,给人以轻松、愉快、柔和的感受;奇美又被称为新奇美、奇妙美,它的突出特点是使人在惊讶,超出意料的神态中体验到美的魅力。三者互相渗透结合。

40.下列诗句中能给人以优美感受的有()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E.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解析: 优美表现为匀称、和谐、精细等,是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结果,它体现的是经过改造的社会现实对人类实践的明确而单纯的肯定。 41.下列属于美的形式原理和审美原则的有() A.对称与均衡 B.安定与轻巧 C.节奏与韵律 D.尺度与比例

解析:美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积淀。从总体上说,它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共归纳出8条美的形式原理和审美原则,能够帮助人们自觉地感受美、认识美,从而能够及时、迅速、敏锐地发现美、观赏美和追求美,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使创新成果达到美的境地。 42.下列属于臻美类创新方法的有() A.补美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提喻法

解析:补美法、希望点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是有代表性的臻美类创新方法。 43.下列属于内在美的有()

45

A.数学美 B.科学美 C.结构美 D.美容整形

解析:审美除了外在的表层含义,审美还有更为重要的深层内在美含义,包括结构美、层次美、理论美、数学美、模型美、实验美、科学美、技术美等等。补美法中的“美”,既包含“外在美”,也包含“内在美”。

44.根据补美的范围、深浅不同,补美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巧补法 B.全补法 C.特补法 D.添补法

解析:补美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添补法、全补法、特补法 45.下列案例运用了补美法的有() A.派克笔由直杆笔改变为流线型 B.把暖炉的金属板的接缝掩盖起来 C.利用中微子解释物理学中宇称不守恒 D.推导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E.智能手机是结合了传统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的一种新兴的科技产品

解析:当一种事物尚未达到完美的境界时,就必须继续改进、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新,使之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方法就被称为补美法。 46.我们在运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创新时,可从不同角度,以()为立足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A.普遍需求 B.特殊需求 C.现实需求 D.潜在需求

解析:希望实际上是人类需求的反映。因而,利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创新,就必须重视对人类需求的分析。准确地发现人们的真正希望和需求,才能起到事半功

46

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运用希望点列举法进行创新时,可从不同角度,以普遍需求、特殊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立足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47.下列哪些词是优美的表现() A.优雅 B.和谐 C.雄伟 D.绚丽 E.柔媚

解析:优美表现为小巧、和谐、精致、轻盈、绚丽、柔媚、优雅的美。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优美引起的是单纯的快感,可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愉悦,心境是单纯而宁静的,没有冲突和矛盾;而壮美所引起的是奋发激荡、昂扬向上的情绪。 48.TRIZ翻译成中文是( )。 A.发明的理论

B.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 C.解决问题的理论 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E.创新方法

解析:TRIZ是俄文Теория Рещеп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ъских Задач对应的拉丁文

Teoriya Resheniya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的首字母缩写,意为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国内也有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49.TRIZ在( )公司使用过。 A.通用汽车 B.克莱斯勒 C.洛克威尔 D.三星 E.福特

47

解析:自1993年以来,美国数以百计的公司如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洛克威尔以及摩托罗拉等已经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其中最成功的是福特汽车公司,利用TRIZ创新的产品为其每年带来超过10亿美金的销售利润。 50.中川彻认为,TRIZ的精髓是( )

A.技术系统是在几乎不引入外部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克服矛盾的方式朝着提高理想化的方向实现其进化的。 B.76个标准解法 C.40个创新原理 D.方法学+知识库

E.将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加以理解,首先设想其理想解,然后设法解决相关矛盾。 解析:中川彻认为总结TRIZ的精髓对于教授和学习TRIZ具有莫大的帮助。他认为TRIZ中涉及到的40个创新原理、76个标准解法、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矛盾矩阵以及ARIZ等诸如此类的重要原理和方法皆因过于庞杂而无法被视为其精髓.他对TRIZ的理解是:TRIZ=方法学+知识库。中川彻用以下50个英文单词总结了TRIZ的精髓:

即“技术系统是在几乎不引入外部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克服矛盾的方式朝着提高理想化的方向实现其进化的。对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TRIZ提供了一种辩证的思考方式,即:将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加以理解。 51.TRIZ的三个核心概念是( ) A.矛盾 B.分离

C.理想化的作用 D.发明 E.资源

解析:中川彻对TRIZ的总结明确指出了TRIZ的三个核心概念——矛盾、资源、理想化的作用,并且将关于TRIZ原理及方法的理解提高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层面。

52.构建TRIZ模型的步骤有( ) A.描述矛盾的概念

48

B.将资源加入到模型中 C.描述理想化的概念 D.进化趋势 E.创新原理

解析:构建TRIZ模型,一般分为5个步聚。第1步描述矛盾的概念;第2步将资源加入到模型中;第3步描述理想化的概念;这3个步骤形成了模型的内核。第4步及第5步是进化趋势与创新原理。 53.以下( )是TRIZ的工具。 A.ARIZ B.逻辑 C.标准解法 D.科学效应

E.基于TRIZ的计算机软件

解析:除矛盾、资源、理想化、进化趋势和发明原理外,TRIZ还有4种其它工具:解决发明问题流程(ARIZ,另一种译法为解决发明问题的算法)、标准解法、科学效应和基于TRIZ的计算机软件。ARIZ是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以达到可以套用系列工具解决问题的流程。TRIZ工具中有76种标准解法,是阿奇舒勒1985年发表的,反映了技术系统必然的进化过程和进化方向。科学效应是物理、化学、机械、生物、几何或其他技术领域中的原理所构成的知识库,这些原理可以用于解决发明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基于TRIZ的计算机软件 54.阿奇舒勒发现创新过程中的三种主要障碍是( )。 A.心理惯性

B.自身领域知识的限制 C.创新效率低 D.创新方法少 E.缺乏工具

解析:阿奇舒勒发现创新过程中的三种主要障碍是心理惯性、自身领域知识的限制和创新效率低。

55.以下对心理惯性认识正确的是( )。

49

A.心理惯性使我们习惯运用旧有思考模式解决问题。

B.越是深入详细地了解一件事物,就越难以摆脱它的旧有模式。 C.心理惯性对于解决重复性的问题很有帮助。 D.成为人们跳出问题所在领域寻找方案的障碍。 E.重大创新往往取决于如何动摇和摧毁原有的系统。

解析:心理惯性使我们习惯运用旧有思考模式解决问题。越是深入详细地了解一件事物,就越难以摆脱它的旧有模式。心理惯性对于解决重复性的问题很有帮助,但也成为人们跳出问题所在领域寻找方案的障碍。如自行车近200年技术发展史是设计心理惯性的真实写照。可能会有人说现在自行车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上万项专利使得自行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人说基本没有发展,前后两个轮子从原始阶段的到现阶段还是一样。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惯性。因此,重大创新往往取决于如何动摇和摧毁原有的系统。

56.根据矛盾单方出现的情况,现代TRIZ理论提炼出分离原理包括( )。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条件分离 D.系统级别分离 E.主次分离

解析:根据矛盾单方出现的情况,现代TRIZ理论提炼出分离原理的四种基本类型。一是空间分离。如早期的海底测量是通过安装在船体上的声呐探测器完成。但轮船自身的工作往往会对探测过程形成干扰。后来将声呐探测器与船体分离,用电缆拖曳的方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二是时间分离。如舰载机要求机翼尽可以小便于存放,但又必须符合飞行要求。于是将舰载机机翼设计成折叠式,存放时折起来,飞行时再打开。三是条件分离。如厨房的下水系统,我们希望脏水流走,又不希望杂物堵塞管道。我们加一个小网子,在网格的条件下,只有水流能够通过。四是系统级。 57.科学效应知识库是( ) A.一种基于知识的解决问题工具 B.撷取前人的智慧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