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习题8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仪器分析简介

1、化学分析是以物质( )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 )性质和( )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要比化学分析法高的多。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3、待测组分能被仪器检出的最低量为仪器的灵敏度。 4、仪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就一定有很低的检出限。 5、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是( )、( )和( )。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一节 电磁辐射

1. 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 A 1.24×104~ 1.24×106eV B 1.43×102~ 71 eV C 6.2 ~ 3.1 eV D 3.1 ~ 1.65 eV

第二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2.分子内部运动可分为( )、( )和( )三种形式。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分子的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一定的能级而且是量子化的。所以分子具有( )能级、( )能级和( )能级。

3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A 分子的振动 B 分子的转动

C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D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4.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 ).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1. 紫外吸收光谱谱图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合适的检测波长范围是 ( ). A.400 ~ 780 nm ; B. 200 ~ 780 nm ; C.200 ~ 400 nm ; D.10 ~ 1000 nm ; 3.紫外-可见光区分为如下三个区域:(a)远紫外光区波长范围( )nm ; (b)近紫外光区波长范围( )nm ; (c)可见光区波长范围( )nm ;

4. 因为透射光(或反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称这两种光为互补光。

5.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维生素B12

溶液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光波。

6.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7.下列含有杂原子的饱和有机化合物均有n→σ*电子跃迁。则出现此吸收带的波长较长的化合物是( ).

A.CH3OH; B. CH3Cl; C.CH3NH2; D.CH3I

8.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电子跃迁发生在原子的( )轨道或( )轨道和反键分子轨道之间。

9.有机化合物中的由( )跃迁和(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最有用,它们产生的吸收峰大多落在近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 10.在紫外光谱中,生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11.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可以用吸收峰的( )。 A.最大波长; B. 形状; C.摩尔吸收系数; D.面积

12.分子共轭体系越长,π→π*跃迁的基态激发态间的能量差越( ),跃迁时需要的能量越( ),吸收峰将出现在更长的波长处。 13.在下列化合物中,( )在近紫外光区产生两个吸收带。 A.丙烯; B. 丙烯醛 ; C.1,3-丁二烯 ; D.丁烯; 14.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 )

A.n→σ*跃迁; B.共轭非封闭体系的n→π*跃迁; C.σ→σ*跃迁; D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π*跃迁; 15.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R带是指( )

A.n→σ*跃迁; B.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π*跃迁; C.σ→σ*跃迁; D.n→π*跃迁;

16用紫外吸收光谱区别共轭烯烃和α,β-不饱和醛及酮可根据下述吸收带的( )出现与否来判断。

A.K 带; B. R 带 C.E1 带; D.E2 带 17.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κmax=30L· mol-1·cm-1)的一个吸收带是( )

A.K 带; B. R 带 C.B 带; D.E2 带

18.苯有三个吸收带,它们都是由π→π*跃迁引起的。在180nm(κmax=60000L· mol-1·cm-1)处的吸收带称为 ( );在204nm(κmax=8000L· mol-1·cm-1)处的吸收带称为 ( );在255nm(κmax=200L· mol-1·cm-1)处的吸收带称为 ( ); 19.在苯酚的紫外光谱中,λmax=211nm(κmax=6200L· mol-1·cm-1)的一个吸收带是( )

A.K 带; B. R 带 C.B 带; D.E2 带

20.苯乙酮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三个谱带,分别为λmax=240nm(κmax=13000L· mol-1·cm-1),λmax=278nm(κmax=1100L· mol-1·cm-1),λmax=319nm(κmax=50L· mol-1·cm-1)试问λmax=278nm(κmax=1100L· mol-1·cm-1)谱带是( )。 A.K 带; B. R 带 C.B 带; D.E2 带

21.苯乙烯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两个谱带,分别为λmax=248nm

(κmax=15000L· mol-1·cm-1),λmax=282nm(κmax=740L· mol-1·cm-1),试问λmax=248nm(κmax=15000L· mol-1·cm-1)谱带是( )。

A.K 带; B. R 带 C.B 带; D.E2 带

22.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 A.波长变长; B. 波长变短; C.波长不变; D.谱带蓝移 23.下列基团不属于紫外-可见光光谱中助色团的是( )。

A.―OH; B. ―NH2 C. C=O ; D.―Cl

24.某芳香化合物产生两个紫外吸收谱带分别为λmax=211nm(κmax=6200L· mol-1·cm-1)和λmax=270nm(κmax=1450L· mol-1·cm-1)。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测定两个谱带分别红移到λmax=236nm(κmax=9400 L· mol-1·cm-1)和λmax=287nm(κmax=2600 L· mol-1·cm-1)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 )。 A.芳酮; B. 酚类 C.芳胺; D.卤代芳烃

25.某芳香化合物产生两个紫外吸收谱带分别为λmax=230nm(κmax=8600L· mol-1·cm-1)和λmax=280nm(κmax=1450L· mol-1·cm-1)。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测定两个谱带分别红移到λmax=203nm(κmax=7500 L· mol-1·cm-1)和λmax=254nm(κmax=160 L· mol-1·cm-1)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 )。 A.芳酮; B. 酚类 C.芳胺; D.卤代芳烃

26.极性溶剂一般使π→π*吸收带发生红移,使n→π*吸收带发生蓝移。

27.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305nm,在乙醇中测得λmax=307nm,该吸收是有( )跃迁所引起的。

A.n→π*; B. n→σ* C.π→π*; D.σ→σ*

28.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327nm,在水中测得λmax=305nm(κmax=30 L· mol-1·cm-1),该吸收是有( )跃迁所引起的。 A.n→π*; B. n→σ* C.π→π*; D.σ→σ*

29.丙酮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对于吸收波长最大的那个吸收峰,在下列四种溶剂中吸收波长最短的是( )。

A.环己烷; B. 氯仿 ; C.甲醇; D.水

30.下列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吸收光谱的溶剂是( )。 A.环己烷; B. 甲醇 C.乙腈; D.甲苯 2、 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3、 郎伯-比尔定律

31.光吸收定律的物理意义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32.吸光度用符号( )表示,透光率用符号( )表示,吸光度与透光率的数学关系式是( )。 33.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溶液浓度成反比关系 ( )

34.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 )浓度及( )厚度时的吸光度。在给定条件下(单色波长、溶剂、温度等),摩尔吸收系数是物质的特性常数。

35.摩尔吸收系数(κ)的单位是( )。 A.mol·L-1·cm-1 ; B. mol·g-1·cm-1 ; C.L· mol-1·cm-1 ; D.g· mol-1·cm-1 ;

36.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尔吸收系数随其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37.有关摩尔吸收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摩尔吸收系数是化合物吸光能力的体现,与测量波长无关。 B. 摩尔吸收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化合物本身的性质和浓度 。 C.摩尔吸收系数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D.摩尔吸收系数越小,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4、偏离线性的原因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38.按照比尔定律,浓度C和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实际上容易发生线性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有( )和( )两大因素。

39. 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据在测定条件下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的比尔定律的结论,被测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测定的结果也越准确

40.在吸光光度分析法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读数范围,这是由于( )。 A.吸光度A=0.80~0.15时,误差最小。 B. 吸光度A=15%~70 %时,误差最小。 C.吸光度读数越小,误差最小。 D.吸光度读数越大,误差最小。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1.分光光度法种类很多,但分光光度计都是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的:1.( )2.( )3.( )4.( ) 5.( )

第四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2.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43.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O,在紫外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带:λmax=224nm(κmax=9750),λmax=314nm(κmax=38);以下可能的结构是( )。 A.CH3COCH=CHCOCH3 ; B. CH2=CHCH2COCH3 ; C.CH3CH=CHCH2CHO ; D.CH2=CHCH2CH2CHO ;

44.某羰基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204nm(κmax=60 L· mol-1·cm-1)的弱谱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 )。

A.酮类; B. α,β-不饱和醛及酮 C.酯类; D.α,β-不饱和酯

45. 某羰基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只产生一个λmax=275nm(κmax=22 L· mol-1·cm-1)的弱谱带。指出该化合物的类型是( )。

A.酮类; B. α,β-不饱和酮 C.酯类; D.α,β-不饱和酯

46.某化合物在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 )累。

A.芳香族化合物; B. 含共轭双键化合物; C.醛类; D.醇类 47.化合物(CH3)3N能发生n→σ*跃迁,λmax为227nm(κmax=900L· mol-1·cm-1) 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么变化?为什么?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1. 表示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 )。 A.HPLC; B. GC; C.IR; D.TLC 2. 红外光谱是( )。

A.吸收光谱; B. 发射光谱; C.电子光谱; D.线光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