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2课时 乙酸课后达标

第2课时 乙 酸

课后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1.下列是有关生活中对醋酸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A.醋酸溶液可一定程度上治疗手足癣 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

解析:选C。醋酸治疗疾病和防流感,是利用了乙酸的杀菌消毒作用;去腥味是利用了乙酸能溶解某些带腥味有机物的特性;只有除水垢,是利用了乙酸的酸性,且其酸性比碳酸强。

2.下列关于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分子式是C2H4O2,有4个氢原子,不是一元酸 B.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C.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D.鉴别乙酸和乙醇的试剂可以是碳酸氢钠溶液

解析:选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为一元弱酸;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而乙醇与NaHCO3溶液不反应。

3.关于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完全后,乙酸没有剩余 B.试管Ⅱ液面上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析出 C.可用饱和NaCl溶液代替饱和Na2CO3溶液

D.试管Ⅰ的反应中,乙酸中的H与乙醇中的OH结合生成H2O

解析:选B。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乙酸为反应物,肯定有剩余,A错;饱和Na2CO3溶液有三点作用:①吸收乙醇,②中和乙酸,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饱和NaCl溶液无法实现上述作用中的②和③,C错;乙醇中无OH,而存在—OH,且应是乙酸中的—OH与乙醇中的—H结合生成H2O,D错。

4.枸橼酸乙胺嗪可用于驱除肠道虫病,其结构简式为

1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枸橼酸乙胺嗪反应的是( )

A.乙酸 C.碳酸钠溶液

B.乙醇 D.溴水

解析:选D。枸橼酸乙胺嗪中所含有的官能团是—COOH、—OH,故能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OOH 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5.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和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

B.溴水 D.无色酚酞试液

解析:选C。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无现象,苯不溶于水在碳酸钠溶液上层,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6.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因为CH3COOH的酸性比H2CO3弱,所以CH3COOH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选B。乙酸酸性强于H2CO3,可与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B项错误;甲烷和氯气、苯和硝酸的反应均是取代反应,C项正确;苯中的碳碳键比较特殊,不属于碳碳双键,因此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项正确。

7.在下列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 mL乙酸乙酯和3 mL水;②1 mL溴苯和3 mL水;③1 mL乙酸和3 mL水。图中3支试管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 C.②①③

B.①③② D.②③①

解析:选D。几种物质的密度:ρ(溴苯)>ρ(水)>ρ(乙酸乙酯),溶解性:溴苯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而乙酸与水混溶,据此可得出答案。

8.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取1 mol A,分别与足量的Na、NaOH、

2

Na2CO3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1 C.4∶2∶1

B.1∶1∶1 D.4∶4∶1

解析:选C。—OH、—COOH均与Na反应,n(Na)=n(—OH)+n(—COOH)=2n(A)=2 mol,—OH既不与NaOH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而—COOH既与NaOH反应,又与Na2CO3反应,

n(NaOH)=n(—COOH)=n(A)=1 mol,n(Na2CO3)=n(—COOH)=n(A)=0.5 mol。n(Na)∶n(NaOH)∶n(Na2CO3)=2 mol∶1 mol∶0.5 mol=4∶2∶1。

9.山梨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与钠反应 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可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选C。分子中含—CO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B正确;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10.如图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1

212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A.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C.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解析:选B。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所以先分液;碳酸钠溶液中和了乙酸、溶解了乙醇,可以利用乙醇沸点低的特点,用蒸馏法将乙醇蒸出,再用冷凝的方法得到乙醇;向中和了乙酸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重新制得乙酸,再次利用蒸馏法将乙酸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乙酸。

11.将质量相等的下列各物质完全酯化时,需醋酸质量最多的是( ) A.甲醇

B.丙醇

3

C.乙二醇() D.甘油()

解析:选D。若某醇质量为1 g,该醇相对分子质量为Mr,该醇分子中含有x个羟基。1xx则1 g该醇含羟基(即酯化时需羧基或醋酸)的物质的量为×x=,比较4种醇的值,即

MrMrMr

1123

可判断出正确答案。甲醇:,丙醇:,乙二醇:,甘油:,可见相等质量的4种醇

32606292中,甘油酯化消耗的醋酸最多。

12.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化合物和足量的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化合物和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得到 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 )

A.CH3COOH C.

B.HOCH2CH2OH D.HOOC—COOH

解析:选C。钠与羟基、羧基均反应,且2(—OH)~H2、2(—COOH)~H2,只有羧基与NaHCO3

溶液反应且—COOH~CO2;由题意知该有机化合物中既有羟基又有羧基,且羟基与羧基的个数相等,故选C。

13.观察图中物质分子的比例模型及其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乙醇,则B的名称是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物中只有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

18

“反应条件”是

O,生成物中含这种氧原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4)在B的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共有______个。

解析:(1)已知A是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然后比较观察得出B是乙酸,D是水。然后就应想到C是乙酸乙酯。(2)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是浓硫酸,反应条件是加热。(3)在这样的酯化反应中,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是O—H键,则O应在乙酸乙酯分子中。(4)乙酸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都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

答案:(1)乙酸(或醋酸或冰醋酸) CH3COOCH2CH3

4

1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