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9年8月以来,亚马孙雨林火灾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最先出现火情,多处森林被烧毁,而新的火情不断出现。左图为巴西地形图,右图为南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大坎普市的气候资料统计。

(1)说明南马托格罗索州不断出现火情的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雨林大火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地处低纬,气温高;8月份,该地地处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空气干燥;人类焚烧。

(2)雨林被毁,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旱涝灾害增多,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马托格罗索州不断出现火情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南马托格罗索州所处的地理纬度较低,气温较高;8月份,该南马托格罗索州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空气干燥,容易起火;人为的焚烧开荒现象严重。

(2)雨林大火会导致雨林大面积被毁,森林覆盖率下降,破坏该区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得生物的多样性减少;雨林被毁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区域内的河流的含沙量会增大,进而使得该区域的土壤肥力下降;随着雨林大面积被毁,该区域的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旱涝灾害增多,最终导致该区域的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 24.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11月北京市连续三日的天气资料

13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13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推断造成12~14日天气变化的原因。

[答案](1)13日为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随之较强,气温升高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降温快,因此温差大。

(2)12~14日,气温先降后升,风力先增后减,可以推断为冷锋过境。12日为冷锋过境前,气温高,风力小,13日为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风力增大;14日为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风力减小。而天气的阴晴可能与当地气团中的水汽多少有关。 [解析]

[分析]本题以2019年11月北京市连续三日的天气资料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表格内容可知13日北京为晴天,晴天空中的云量比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比较多,地面辐射也会随之增强,气温上升的较快;夜晚空的中的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作用是比较弱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热量损失的较多,因此北京13日的昼夜温差比较大。

(2)读图可知12~14日,北京的气温先降低,后回升,气温总体下降。风力先增大,后减小,由此可以推断该过境系统为冷锋。读表格内容可知12日的气温时较高的,且风力较小,可知冷锋过境前;13日气温降低,风力增大,可知为冷锋过境时; 14日气温升高,风力减小,为冷锋过境后。天气的阴晴可能与当地气团中的水汽的含量的多少有关。 25.下图为某研学小组拍摄的房山十渡某处的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说明图示山地的形成过程。

(2)指出雨季到图示山区游玩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答案](1)沉积物在外力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隆起形成山地,在长期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山地。 (2)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房山十渡某处的景观照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以及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的山地的岩石具有较为明显的层理构造,可知该山体以沉积岩为主,沉积物在外力沉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运动隆起形成图示区域的山地,再过后来的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图中所示的山地。 (2)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地形是比较陡峭的,该区域的雨季的降水量是比较大的,且多暴雨,因此可知雨季到图示山区游玩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有山洪、泥石流、滑坡以及崩塌等。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5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指出香港人口的特点。

(2)列举香港为扩展城市发展空间而采取的措施。 (3)描述香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香港境内多山地,就地质条件而言,花岗岩占其总面积约三分之一。维多利亚港可容纳吃水12米的万吨级以上的货船出入及停泊,是世界天然良港。 (4)说明维多利亚湾成为天然良港的有利条件。

[答案](1)人口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1998年前增速略大于1998年后,至2018年总人口达74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约6748人/平方公里,人多地狭。 (2)高层建筑、填海造地

(3)香港的商业中心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

(4)香港维多利亚湾两边的岛屿可阻挡海上风浪,使港口风平浪静;珠江口的泥沙难以进入港区,使港口不易被淤塞;花岗岩海岸,岸陡水深。 [解析]

[分析]本题以香港的人口以及城市空间结构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香港人口变化曲线图可知香港的人口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1998年前增速略大于1998年后,到了2018年总人口达745万人。经计算可知人口密度高达约6748人/平方公里,地狭人稠。

(2)发展高层建筑,此外,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获取宝贵的土地资源。

(3)读香港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可知香港的商业中心多集中在维多利亚港的两岸区域,居住区多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而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

(4)读图可知香港维多利亚湾两边的岛屿可阻挡来自海上的风浪,使港口处于风平浪静的状态;维多利亚湾较为封闭,珠江口的泥沙难以进入港区,港口不易被淤塞;由材料可知该港口多花岗岩海岸,岸陡水深,利于船舶的停靠。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