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完整版

4.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P464)

1)完全基金制——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其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具体做法如图:

保费>当年支出(结余);优点——不存在给付风险

缺点——但存在通胀风险、初期缴费率较高、不适合中国国情

2)现收现付制——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即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具体做法如图:

保费=当年支出;优点——不受通胀影响

缺陷——存在给付风险、存在代际负担、容易入不敷出、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

3)部分基金制——兼有上述两种制度部分特征的一种混合制度(即社会保险税收入一部分支付当期的保险金,一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或在通过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支付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 。是一种结合了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的筹资方式)。

保费>当年支出(部分结余):可行选择缴费率阶梯上升、避免频繁增加、避免负担过重。 5.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P464-465)——“统帐结合”制度,是指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即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帐户部分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政府通过工薪税或社会保险税筹集资金,记入专门的社会统筹账户,作为公共养老基金,并由政府将这些资金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开支。在这一形式下,养老金的给付水平通常事先确定。现收现付制一般采取社会统筹形式。

个人账户:由政府推行的职工在职期间强制储蓄,账户基金属个人所有。完全积累制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形式。

类似部分基金制,但与部分基金制又有不同:

社会统筹部分与部分基金制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同(前者用收费的形式,后者用征税的形式)。 个人帐户部分与部分基金制的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不同(前者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缴款,用于现付保险金,个人帐户基本上是“空帐”;后者来源于社会保险税收入用于现付保险金后的余额,

并以信托基金方式运作)。

(二)社会保障支出

1.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P465):

要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开支:国家预算中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中央政府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GDP的比率很低,只占GDP的0.2%,而且还有降低的趋势。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9月17日透露,中国将积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加大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步把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提高到 15%—20%。郑斯林正在出席北京举行的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据他介绍,近两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11%之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几乎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同步。

社会保障覆盖面太低,仅为30%。与国际比较,低收入国家平均为47%,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75%。社会保障城乡差别过大。城镇社保覆盖面为88.7%,农村仅3.3%。社会保障基金严重短缺,保障功能十分脆弱。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不确定,至今没有一个综合机构能够准确计算出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较大。部分地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社会保障对贫富差距不能起调节作用。

若干国家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

美国

6543210 英国

日本

巴西

韩国

马来西亚

社会保障税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28.8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