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财政学完整版

第三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财政投资支出

财政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转化为公共部门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一)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1.财政投资的特点(P417)——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的比较

目的——政府:不盈利、低盈利,追求社会收益最大化;非政府部门:盈利;

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政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非政府部门市场渠道筹集; 资金使用——政府:大型、长期项目,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集中于投资一些“外部性较大”的项目。如:服务对象公共性——再生产的外部条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煤炭、自来水)、服务效益的社会性——外部正效应“外溢性”(道路等)。 非政府部门:周期短,见效快项目;

投资的管理形式不同:政府——立项、审批、验收,非政府部门——直接管理。 2.财政投资决策标准(P417-418)

一是强调资本这种稀缺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贡献,要求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尽可能地选择节省资本(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增加资本(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的项目。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或称稀缺要素标准)——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选择单位资本投入能产生最大产出的投资项目。依据是:G=S/C

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依据是:该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就越快。可见,这种标准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二是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强调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是财政投资项目的目标。 就业创造标准——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依据是:政府决定财政投资时,应尽可能估价这种投资支出可能产生的总就业机会,既要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

3.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P418-419)——一主要依据就业创造标准。原因是: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失业会产生许多社会影响; 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二)经济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的分类 经济基础设施(P419):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

社会基础设施(P419):社会成员可享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以及福利制度。 基础设施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即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 2.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P419) 3.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P420)

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问题——关系到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

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 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

财政投融资方式(财政投融资作为一种政策性投融资,介于一般财政投资和一般商业性投资之间,其特点:有偿性、公共性、非利性、统筹性、灵活性;P420)

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OT投资方式)。

(三)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资

1.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必要性(P42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发展已是我国一项长期国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也是我国亟待发展的产业:提供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为发展其它产业出口创汇,扩大市场规模,增长财政收入(农业发展与财政关系十分密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特殊性: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供给:受自然条件影响,生产波动性很大;需求:对农产品的需求却相对稳定;农业积累较慢,且很难吸引优质资源进入;

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客观需要,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政府投资: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在发展农业中,国家财力的支持责无旁贷;

2.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P421-422) 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单位:亿元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计 支农支出 150.66 149.95 153.62 265.94 307.84 347.57 376.02 440.45 532.98 574.93 700.43 766.39 1154.76 1085.76 1231.54 1456.73 1580.76 1754.45 2337.63 2450.31 76.95 82.12 101.04 197.12 221.76 243.55 269.04 323.42 399.70 430.22 510.07 560.77 626.02 677.46 766.89 917.96 1102.70 1134.86 1693.79 1792.40 农业基本农业科技建设支出 三项费用 51.14 48.59 37.73 50.64 66.71 75.49 85.00 95.00 107.00 110.00 141.51 159.78 460.70 357.00 414.46 480.81 423.80 527.36 542.36 512.63 1.06 1.31 1.95 2.48 3.11 2.93 3.00 3.00 3.00 3.00 4.94 5.48 9.14 9.13 9.78 10.28 9.88 12.43 15.61 19.90 农村 救济费 6.88 7.26 12.90 15.70 16.26 25.60 18.98 19.03 23.28 31.71 43.91 40.36 58.90 42.17 40.41 47.68 44.38 79.80 85.87 125.38 其 他 14.63 10.67 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13.43 12.20 7.66 9.42 9.98 10.26 10.05 9.49 9.20 8.43 8.82 8.30 10.69 8.23 7.75 7.71 7.17 7.12 9.67 7.22 注:从1998年开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附录:美国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经济政策

由于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产品供求与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农业的稳定,这使美国政府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主表现在几个方面:

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教育、科研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举办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最为典型的是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193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进行了以修筑水库堤坝、综合利用水资源为主的大型公共工程,并在与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共修建了29个大坝,控制了洪水,疏通了干余公里的航道,改善了水源供应,发展了鱼类及野生动物的繁养,还开辟出优美的游览区。这一大规模综合开发试验区取得的成功,使田纳西流域的收入增长了4倍,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在农业教育和科研方面,每个州都建立一个州立农业学院,或者在州立大学设立农学院,各州赠地给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联邦政府的农业部设研究试验局,组织农业科研工作。同时,政府为农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提供经费。

2、推行休耕、限耕计划,控制耕种面积。针对美国不断出现农产品生产过剩问题,为避免由此推动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农场主收入下降情况的出现,美国政府每年制定有偿休耕、限耕计划,以控制农产品生产,协调供求关系(这一计划目前主要适用于饲料粮食、小麦、稻谷和棉花这几种主要产品)。具体方法是: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面积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面积和环保性休耕面积。计划内面积必须耕种计划作物并可得到政府的补贴,弹性面积可耕种任何计划作物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计划外作物,但不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面积是不耕种的面积。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3.价格支持政策。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收入,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一些主要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即保证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不低于官方提出的最低价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采取了无追索权贷款和政府购买的手段。所谓无追索权贷款,就是由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生产特定农产品的农场主的一种贷款。贷款率,即单位农产品的贷款额,是由联邦立法机构或农业部长根据立法规则确定的。如果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高于贷款率,那么农场主在出售农产品后,可以归还这一贷款加上应付利息;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贷款率,农场主可以不归还贷款而把自己的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且不负担任何费用或罚款。显然,贷款率就是支持价格或最低价格。如果贷款率高于市场价格,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时,政府必须负责收购多余的农产品以维持支持价格,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购买。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政府购买是维持支持价格的基本手段,但目前这一手段只用于牛奶和糖两种产品。

4.直接收入支持政策。就是通过直接给农场主提供收入支持,保障他们收入的稳定。其具体手段包括目标价格和差额支付。目标价格,就是政府设置—个用于计算支付农场主收入的价格,或者说是理沦上的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那些符合规定条件的农场主就可依法获得差额支付或补贴。支付率,即单位农产品应得的支付额或补贴额,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和贷款率两者之高者的差额。就是说,当市价高于贷款率,则支付率就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如果市价低于贷款率,则支付率等于目标价格与贷款率之差。直接收入支持政策的实施范围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产品。

5.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市场。 包括扩大国内消费和促进农产品出口。在扩大消费方面,美国政府在支付社会福利费用时尽量增加食品的消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午餐等。扩大出口方面,早在1954年美国政府根据国会通过《480号公法》(1959年起称为“粮食用于和平计划”),以赠予和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向第三世界大量提供粮食、奶粉等食品,以帮助解决国内的农产品过剩问题。70年代后,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供补贴和

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品的出口。直到目前,联邦政府仍对小麦等农产品的出口给予补贴。同时还对一些农畜产品的进口实施严格的限额制度,以保护国内的生产者。

“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这样可能有两种可能结果: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二.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的概念(P463)

2.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原因(P463)——保险市场的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P463)——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社会保险是由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面向劳动者建立、通过向劳动者及其雇主筹措资金建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在劳动者失去劳动收入后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的制度。具体包括: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其中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1、实施目的不同。社会保险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时的基本保障,不以赢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以利润为目的;

2、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商业保险是遵循“契约自由”原则,由企业和个人自愿投保;

3、实施主体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性机构进行基金的筹集、管理及发放,其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来经营管理的,被保险人可以是符合承保条件的任何人;

4、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其水平高于社会贫困线,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0%,保障程度较低;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完全取决于保险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和投保人所缴保费的多少,只要符合投保条件并有一定的缴费能力,被保险人可以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