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高考地理题分类汇编 - 图文

地理考点分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考点1 地球与经纬网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易 中 难

考点2 地图与等值线图 一、选择题

(2014年福建文综,9~10题)如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解析:9.B 10.D 第9题,从图上可以看出,①点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②点位于15°N附近,7月吹东风,风速为5 m/s,1月吹西风,风速约为10 m/s;③点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速为0;④点位于50° 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②。本题也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四个点的纬度信息,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图中①点和④点均位于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③点位于赤道无风带,由此选择②点。第10题,洋流受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

(2014年北京文综,8题)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图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8题:

8.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B 结合比例尺、校训碑等图例与校园景观指示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指示牌应在图(b)中的②处。 (2014年北京文综,11题)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解析:C 读图可知,由河流上游至下游,土壤中铜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并不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排除A项;从冶炼厂向北,土壤中铜含量呈递减趋势,排除B项;土壤中铜含量的另一个高值中心出现在冶炼厂的西北部,且等值线的走向以东南—西北走向为主,与我国北方盛行风的风向基本一致,C项正确;居民点附近土壤中铜含量在150至200mg/kg之间,排除D项。 二、综合题

专题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考点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一、选择题 易 中 难 二、综合题 易

中 难

考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3题)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C.全年P<1

B.夏至日P=1

D.冬至日P>1

解析:1.A 2.C 3.D 第1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第3题,由题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塔身影长为0,所以P=0,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上高塔正午影长不为0,P值不为0;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影长大于塔高,P大于1;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时,P小于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7~9题)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7~9题:

年份 植株数量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灌木植物 2009 1 1 1 2010 1.00 1.18 1.09 2011 1.00 1.20 1.10 2012 1.00 1.21 1.12 2013 1.00 1.23 1.11 草本植物 地下生物量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灌木植物 草本植物 1 1 1 1.47 1.01 1.21 1.55 0.99 1.29 1.52 0.98 1.42 1.53 0.97 1.58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7.A 8.D 9.D 第7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和结构变化,导致植株密度改变。第8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大气氮沉降导致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木植物增加,为此出现此消彼长的是地下生物量。第9题,读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氮的持续沉降,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不断减少,导致灌木植物萎缩,而草本植物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增加导致草本植物繁茂。 二、综合题 易 中 难

考点3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一、选择题 易 中 难 二、综合题 易 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