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弘扬东方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王毅大使在立命馆大学孔子学院的演讲

2005年11月17日

材料2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经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

材料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

材料4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载《人民日报》,2005年5月23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什么?

要点: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近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其中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

(九)

材料1 我国的一大国情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大量不可贸易的资源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到2020年时我们将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某种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在40%—70%.外贸依存度超过70%以上为严重短缺。

——转引自李抒望《政工学刊》,2006年第6

材料2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而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不久前,瑞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

——《半月谈》,2009年第15期

材料3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了资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使用方向的变化。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仅北京市每年扔掉的塑料袋就约23亿个,达1.87万吨,扔掉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达1320吨。如果消费者不分拣垃圾,回收者的成本就会增高,影响回收率。

——《半月谈》,2005年第15期

材料4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倩,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温家宝:《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2005年6月30日

材料5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 分析材料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如何理解材料4提及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看法 1、分析材料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点材料1反映出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相对短缺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匮乏的状况会更加严重对外依赖性会增强。材料2、材料3反映出我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但仍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资源消耗严重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资源消费强度增加浪费现象严重。这一切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如何理解材料4提及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我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3、说明当前我国应当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