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蔬菜农药溅留等检查和追溯;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有机衔接农村改革各项措施,相互促进,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抵押融资的有效模式,扩大林权抵押范围,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夯实扩大农村土地权能基础。认真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鸡场坡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有效方式,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资金瓶颈问题,在总结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宽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范围,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担保抵押融资工作。
建立了公司(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体系。在十三五期间,为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效果,让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一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户增收,由村委按统进统出的方式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转给企业(合作社)和愿意自主种植的农户生产经营,由公司(合作社)按标准指导农户种植并为其保底销售,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二是对不能承担产业发展风险的农户,
46
通过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并与企业(合作社)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形成“租金+务工收入”的利益联结模式。考虑市场因素,土地流转按实物折价地租以保护农民利益。劳务用工合同根据农户流转土地的面积明确年最低用工量和最低用工价格,确保了农户的收入来源;三是要求企业(合作社)每年从利润中提取10%用于帮扶项目区的农户,充分发挥产业的帮扶作用。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
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大力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设,在全县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到2015年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电话、所有行政村能上网。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涉农部门之间农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推进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建设,整合“三网”,构筑现代化信息平台,开展面向“三农”的综合性、专业性、特色性信息服务。着力打造涉农信息网站,完善县、乡二级网站体系,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
三、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总体战略,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走山区(丘陵)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改善装备结构,提升重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2015年,全县农用机械总动年均增长20%。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