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

罗隐 字昭谏,唐代。自编其文为《谗书》,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唐传奇 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代表作有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

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

刘知几 唐代,有《史通》传世,对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他在《史通》中提出了“不虚美,不隐恶”的修史原则。

《史通》中把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三是具有,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的倚相。

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识﹐是历史见解﹔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史有“三长”之说﹐被时人称为笃论﹐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温庭筠 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词坛“花间派”之鼻祖。有《温飞卿诗集》。重要作品有《菩萨蛮》(词)《望江南》(词)《商山早行》《诗》等。

韦庄 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有《浣花集》。主要作品有《秦妇吟》(长诗)《菩萨蛮》(词)。

温韦 “温韦”是晚唐时期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并称,他们二人是文人词的奠基者; “花间派”代表作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共性,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温庭筠词浓艳香软、含蓄婉约;韦庄词则清淡疏朗、抒情热烈而真挚。

花间词人 是晚唐五代词人的合称。后蜀赵崇柞选编《花间集》,选录了18位词人的词作,“花间词人”由此得名。代表词人有温庭筠、韦庄等。他们的词

作在选材上,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在内容上,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

李璟 公元916年—961年,字伯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中主。其词今仅存四首,蕴藉含蓄,深沉动人。后人把他及其子李煜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主要作品有《浣溪沙》。

李煜 公元937年—978年,字重光,号钟隐。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亲李璟的词作,合刻为《南唐二主词》。主要作品有《虞美人》《乌夜啼》《浪淘沙令》等。

南唐诗派 五代时南唐的一个词派。代表人物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元老冯延巳,南唐君臣终日纵情声色,不图进取,因此,他们的词都有一种颓靡浮艳的色彩情调。李璟、李煜并称“南唐二主”。南唐词人比起花间派来,所写虽然同样有不少描写宫廷生活和女人、相思之类的作品,但不像花间派那样令人发腻,一部分作品清丽多彩、委婉传情。成就最高的李煜,被虏开封后,词风变化较大,充满了深沉的亡国之痛,辞章内容更加充实。 【两宋】

郭茂倩 宋人,编撰有《乐府诗集》一百卷。该书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籍。

林逋 公元967年—1028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诗人。终身不仕不婚,隐居西湖孤山,以赏梅养鹤为乐,有“梅妻鹤子”之称,谥“和靖先生”。诗以五律见长。

柳永 公元987年—1053年,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是北宋首位专力填词的作家。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 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孤贫,刻苦好学。官至参知政事,谥号“文正”。戍卫边塞多年,颇有贡献,是庆历年间政治革新领袖。诗、文、词均出色,有《范文正公集》。

“三苏” 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著名的散文家。苏轼的散文自由之至,自然之至,而又极富变化。无论论说文、记叙文、杂文、赋,均多佳作。他的词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苏洵的成就主要在政论文,其著名作品有《六国论》;苏辙也以政论文见长,其著名作品有《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黄庭坚 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北宋颇有影响的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推崇杜甫,重视诗法,但刻意求奇。书法尤善行草,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山谷集》。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矾。

秦观 1049—1100年,字少游,扬州高邮(江苏高邮)人。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任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后,他连遭贬谪,死于滕州。他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著有《淮海集》《淮海词》等。

周邦彦 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词人。精通音律。作品多写闺情、羁旅。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著有《片玉词》。

“苏门四学士” 北宋后期的作家几乎无不受到苏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在诗歌方面影响很大,他的诗论颇引人注目。秦观是元祐时期主要词作家,词不仅情辞得兼,而且又合乎音律。晁补之诗歌创作以古乐见长,辞格俊逸。张耒的诗受白居易和张籍的影响颇深,诗风平易浅近。

李清照 1084—约1151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代表人物,中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号为“易安体”,以”神“愁”形“瘦”为艺术特征。早年生活安定优裕,金兵入侵后,漂泊流离,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