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隆苑住宅小区修改方案设计说明
? 规划与建筑 一、设计依据与用地分析
1、 设计依据
(1) 关于本工程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台路规选[2004]14、15号); (2)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设计规; (3) 本工程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4) 甲方的设计要求。
(5) 方案评审会议纪要([2005]95号) 2 、总平面用地分析
(1) 气候特征:工程地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色。初夏有梅雨,盛夏有伏旱,夏秋多台风,深冬有寒潮。多年平均气压1015.7百帕,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平均降
雨量1593.7mm,蒸发量1283.9mm,多年平均日照1507.2H,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4m/s。
(2) 地块与城市关系:本工程用地为市路桥区灵山居住区的A地块与B地块,交通便捷。东、西、北至规划支路,南至南山路。
(3) 地块的景观要素:紧邻地块北侧为路桥区中央山公园,山高70余米,风景秀丽,是理想的居住用地。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
程中充分重视这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住宅园地。 (4) 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呈不规则行,总用地面积71348.8M2。
二、规划原则
本工程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在充分满足目前住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力求将本工程建设成为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技术合理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需要,更注重人们在文化上、心里上对“家”的热爱。在总体规划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原理和手法,在小区引进一条形态宜人的水景,使小区大部分住宅都能感受到流水的温馨与亲切。同时采用现代的规划理论及空间与环境的塑造手法,力求创造出融大气、雅致、理性与浪漫于一体的现代化居住区。
“家”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茅庐草舍可以为家,高堂华厦亦可为家。小区以各种组团单元形式创造家的氛围,同时多层次的绿化、流水和人文景观,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使得小区富有极强的整体感和标志性。建筑的现代感和他所包含的文化涵结合整体环境的处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充分体现出小区的可居住性、可持续发展性,体现“以人为本”。
三、规划构思
1、充分利用地形,建筑布局尽量坐北朝南,争取住宅的良好朝向与景观。全区设计有多种组合方式,规划整体而富有变化,保证开发的灵活性;同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借用山景、改
. . .
.
造水系,通过住宅区的景观轴线和建筑层次创造出丰富的立体景框。
2、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利用道路和景观区分外不同的层次关系,强调各居住组团部互不干扰,保证了幽静舒适的居住氛围。
3、整个小区的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以21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为基点的“人为本” 、“人性化”的人居环境。 4、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提供一套便于开发、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构架。
四、规划设计
1 、 平面布置:
本工程地形呈不规则多边形,场地形平坦。设计中结合地形特征,根据功能布置的需要,通过一条纵向的景观轴线与环行的小区道路并结合水景将小区建筑自然的分为若干个组团,各组团相对独立并设置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各组团以会所及广场为中心,以水景为纽带相互联系,使小区的建筑物有很好的整体感。小区建筑物包括高级城市公寓、小高层住宅、单身公寓、商业用房、会所及相应配套用房。地块四周各设一出入口以满足交通及疏散的要求,主入口设在人流量较大的南山街。小高层住宅地下均设计有地下车库,电梯可直达。设计中较多的考虑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历史文脉的传承、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时注重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力求建设出一个高品质、高标准的“泰隆家园”。 2 、 景观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