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分区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例 - 图文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土地利用分区的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方法2.5.2.4国外经验的启示没有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就是一句空话;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必须有法律的保障: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多种措施的配合;应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科技攻关,为用途分区管制提供技术保障。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李市镇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3李市镇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3.1李市镇概况及未来的发展定位3.1.1概况李市镇位于江津区南部,属区境腹心,位于东经106015’48”,北纬2904’40",镇政府驻地距江津城区26公里,东与西湖镇相连,南与嘉平镇接壤,西北与慈云镇相望,北邻夹滩镇。该镇是由原李市镇、大桥镇和龙吟镇的龙泉村、龙江村、仁华村和龙吟场合并合成。全镇幅员面积17964.53公顷,占全区幅员面积的5.58%。李市镇镇域东西高,中间低,微微北斜,冈峦相向延伸。大部分属浅丘宽谷,小部分属中丘中谷;由若干馒头山、猪背脊带状形山、珍珠山组成,形成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地貌,以李市场镇为中心形成“万马归槽”之势。李市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该镇地处海拔(黄海高程)146米至612.3米之间,常年平均气温17.8℃,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035毫米,无霜期335天,日照为1230小时。土地肥沃,适应各种蔬菜、水果、粮食的生长,物产丰富。该镇是江津南部交通枢纽,是江津区内东西、南北“十字”型交通网络的交汇点,具有十分优越的交通环境。该镇是南部文化、科技、通信、交通枢纽镇,是四面山国家级旅游区的必经之路。该镇物产丰富,生猪、蚕桑、柑桔等农副产品享有盛名。商贸繁荣,市场活跃,是历史上江津区有名的“旱码头”,是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87435人,农业人口为“758人,非农业人口为19977人,分别占全镇人口的77.15%和22.85%。2005年,全镇人均土地0.21公顷,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22公顷);人均耕地0.078公顷,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07公顷),是江津区人口较为稠密、农业人口比重较大而人均土地、耕地较少的乡镇之一。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5134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值27173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92%。2005年,该镇粮食总产量为48225吨,水果产量22529吨,蔬菜产量52027吨,生猪出栏达57088头。该年耕地平均产粮470.97公斤/亩,高于全区耕地平均产粮450公斤/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526元。14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李市镇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3.1.2未来发展定位李市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用地面积占到了87.70%(未来将增长为88.5%)水果总产量,粮食总产量都位居江津区各镇的前列。李市镇位于江津区主城区南面,是主城区通往南面风景区的要道。未来发展定位为建设成为江津区的粮食、水果、蔬菜等重要生产基地,江津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周围其他城镇发展有一定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3.2李市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2.1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镇土地利用以农用地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附表1)。3.2.1.1农用地全镇农用地的总面积为15755.23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87.70%。其中:耕地面积为6826.24公顷,占全镇面积的38%,占农用地面积的43.33%。其中:田为4462.68公顷,土为2363.59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65.38%和34.62%。主要以生产稻谷、小麦、玉米和红苕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等油料作物。园地面积为2302.9867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12.82%,其中果园1845.56公顷,主要栽种柑桔、苹果等,桑园11.49公顷,茶园103.07公顷,其他园地342.87公顷,分别占园地面积的80.14%,0.50%,4.48%和14.89%。果园分布较集中,茶园和桑园为零星分布。林地面积为3792.53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21.11%。其中有林地1751.9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6.19%,灌木林地1615.75,占林地面积的42.60%,未成林造林地264.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98%。林地主要是以经济林和薪炭林居多,用材林较少。其它农用地面积为2833.45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15.77%。其中田坎2538.98公顷,坑塘水面97.1公顷,农村道路83.15公顷,分别占其它农用地89.61%、3.43%和2.93%。3.2.1.2建设用地全镇的建设用地1820.27公顷,占幅员面积的lO.13%。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79.01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9.35%。交通用地94.98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O.53%,全部为公路用地。水利建设用地46.27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O.26%,15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李市镇概况和七地利用现状其中水库面积为39.85公顷,水工建筑为6.42公顷。3.2.1.3未利用地面积为389.03公顷,占全镇面积的2.17%。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76.19公顷,占全镇面积的O.98%,其中荒草地38.76公顷,裸土地面积2.12公顷,裸岩石砾地为135.31公顷,分别占未利用土地的22.00%,1.20%和76.80%。其他土地面积为212.83公顷,占全镇面积的1.18%。其中河流水面为206.44公顷,滩涂为6.06公顷,苇地0.33公顷。3.2.2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3.2.2.1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土地产出效益较低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经营粗放,耕地中田土坎面积所占比重为27.11%,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土地产出效益较低。3.2.2.2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用地比重偏大,建设用地比重较小李市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业用地比重偏大,占幅员面积的87.70%;而建设用地比重较小,占其总面积的10.13%。在农业用地内部,耕地占幅员面积的38%,稍高于江津区耕地平均水平(34.74%);园地比重为幅员面积的12.82%,远高于2005年江津区园地平均水平(4.75%)。3.2.2.3林地、交通和水利用地比重都偏小李市镇森林覆盖率较低,林地比重为幅员面积的21.11%,远低于江津区林地平均水平(28.57%)。在建设用地内部中,交通用地比重O.53%,低于2005年江津区交通用地平均比重(O.57%)及其它诸多乡镇,难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与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匹配;水利用地比重偏小,占幅员面积的0.26%,低于江津区水利用地平均水平(O.33%),难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比重亦待增加。3.2.2.4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域内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7%,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常年产量较低,25度以上的坡耕地则更是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下降。3.2.2.5耕地减少迅速,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近年来,李市镇因小城镇试点建设,场镇建设迅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增加,国家、集体及个人经济实体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造成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迅速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