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7-2 离子的电迁移

1. 离子的电迁移数和迁移数 2. 迁移数的实验测定 3. 离子淌度

§7-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2.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3. 电解质和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 4. 电导测定的应用

§7-4 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1.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2. 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的实验测定 3. 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4. 德拜-休克尔理论(离子氛,离子氛电位,离子氛半径) 5. 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5 电化学系统

1. 电化学系统 2. 可逆电池与可逆电极 3. 可逆电池热力学 4. 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5.电池电动势的实验测定(对消法)

§7-6 可逆电极电势

1. 电极电势的定义 2. 电极电势符号、大小的规约,标准氢电极 3. 可逆电极的分类 4. 电池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 5. 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7-7 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

1. 化学电池与浓差电池 2. 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及消除

§7-8 不可逆电极过程

1. 分解电压 2. 极化作用与超电势 3. 超电势的测定 4. 电极过程动力学 5. 电极反应的竞争(离子的电沉积分离)

§7-9 应用电化学

1. 腐蚀与防护 2. 膜电势与离子选择电极 3. 化学电源 4. 电解 电镀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理解法拉弟定律。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应用,了解离子迁移数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应用。

正确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的定义,了解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了解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能用德拜-休克尔公式计算稀溶液中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了解电化学系统,掌握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特征及研究意义,了解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的测定方法,掌握电池的图示,电极电势符号的规约,根据电池的图示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掌握由可逆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等。熟练掌握电池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了解浓差电池、了解液体接界电势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了解分解电压的概念,了解极化产生的原因和超电势的实验测定方法,了解电极过程动力学、掌握电极反应的竞争的原则。 重点: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可逆电极和可逆电池,电池电动势的能斯特方程式,电池电动势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

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由已知化学反应设计电池,超电势及应用。

第八章表面化学(6学时)

本章基本内容:

§8-1 表面吉布斯函数和表面张力

1. 比表面自由焓和表面张力 2. 纯液体的表面热力学 3.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8-2 液体的表面性质

1.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公式) 2. 弯曲液面的平衡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3. 铺展与润湿 4. 毛细现象

§8-3 亚稳态和新相的生成

1. 亚稳态 2. 新相生成热力学 3. 新相生成动力学

§8-4 溶液的界面吸附

1. 溶液的表面张力 2. 吉布斯吸附等温公式 3. 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 4. 表面活性剂应用

§8-5 固体的表面吸附

1. 固体的表面吸附 2.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3. BET吸附等温式

§8-6 气—固催化反应

1.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2. 气—固催化反应基本步骤 3. 气—固催化动力学

§8-7 膜化学

1. 单分子膜的形成 2. 单分子膜状态方程 3. 单分子膜的应用 4. LB膜

本章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表面吉布斯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了解纯液体表面热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了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掌握拉普拉斯公式和弯曲液面平衡蒸汽压的计算公式,了解铺展与润湿的热力学判据及应用,了解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

了解新相的生成,理解亚稳态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了解新相生成热力学 和动力学。

了解溶液界面吸附的现象及产生原因,掌握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并应用于计算表面过剩量和吸附分子截面积。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和形成胶束的特征。

了解固体的表面吸附现象及产生原因,了解两类吸附的异同,了解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了解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掌握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了解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及BET公式。

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特征,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基本步骤及动力学处理方法。 重点:

表面张力及影响因素,各种界面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与各种界面现象有关的计算,朗缪尔吸附理论和等温式应用。

第九章胶体化学(6学时)

本章基本内容:

§9-1 概述

1. 分散系统的分类及特征 2. 胶体分散系统 3. 粗分散系统 4. 多相分散体系的基本特征

§9-2 溶胶的性质

1. 溶胶的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 2.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Brown运动、扩散、沉降) 3. 溶胶的电学性质(电动现象,扩散双电层结构,ξ电势) 4. 溶胶的流变性质

§9-3溶胶的制备、稳定性和破坏

1. 溶胶的制备(分散法,聚结法) 2. 溶胶的稳定机制 3. 溶胶的破坏(电解质对溶胶聚沉作用的规律)

§9-4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2.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3. 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唐南平衡 4. 盐析作用和胶凝作用

§8-5 粗分散系统

1. 乳状液 2. 泡沫 3. 悬浮液

§8-6 气溶胶

1.概述 2. 气溶胶的分类及性质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分散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散系统的分类方法,了解溶胶的制备方法,正确理解溶胶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电学性质,了解溶胶的流变性质。正确理解溶胶的稳定性条件和各种因素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了解高分子溶液的粘度,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唐南平衡,盐析作用和胶凝作用,了解粗分散系统: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特征征及应用。了解气溶胶的分类及性质。 重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