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请以“这一幕,如此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任选其中6句作答 (每空1分,共6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②老夫聊发少年狂 ③足蒸暑土气 ④载不动许多愁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 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挟天子而令诸侯
(2)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9分)
(1)(璀 )(xián)(cháng) (共3分,每空1分) (2)决美 绝美 (共2分)
(3) 辶 深远 (共2分)
(4)我们的思想难道不会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吗? (共2分)
3.(4分)《水浒传》,晁盖,阎婆惜,浔阳楼。(顺序答错,该题不得分) 4.(12分)
(1)喜爱对联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由年龄增加而增加。(2分,意思对即可) (2)(2分)示例:“两袖清风铸师魂” ;“一腔热血显精神”; “一生心血哺新人”;“一片丹心付杏坛”。(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3)(4分)① 示例: 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 ②只要 只有 (4)(4分,每处1分)
①“尊敬的张叔叔”顶格写。 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具体地点。 二、阅读(55分) (一)《读书使人优美》(18分)
5.(4分 )文章开头列举生活中一些人们使用万千手段使外表变得美好的方法(或人们关心的生活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论据,更好地证明观点;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6. (4分)比喻论证,使用一连串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或读书可以让人会心微笑)的观点。用语生动,极富感染力。
7.(3分)选用材料一,因为材料一用古人读书脸色变好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事实胜于雄辩;选用材料二,这段文字引用了苏轼关于读书影响面容和气质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这个观点。(选用哪个材料1分,理由2分) 8.(4分)用设问,既呼应开头内容,又强化自己观点。用比喻,把“优美”比作“五月的花环”,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给人带来的改变,从而更突出了中心论点。 9.(3分)
诸葛亮:公正无私,忠诚敬业。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公平正直,待人热情。 杜小康:历经磨炼,战胜孤独,自我成长,勇敢坚强。 托尔斯泰:直面人生,勇斗苦难,为人类奉献不朽杰作。
贝多芬:隐忍苦难,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勇气和力量。
(二)《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22分)
10. (6分)(每句2分)睡在稻草床上,做着花儿一样的梦;(2分)回味品尝稻草床的味道和温馨;(2分)睡在稻草床上,做着一个幸福的梦。(2分)
11. (4分)运用想象(虚写)(1分),描写了梦中睡在稻草上的景象,(1分)强调了梦境的祥和优美,抒发了对传统生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1分)引出下文对这种生活的具体回忆,并与文章结尾的梦境构成呼应。(1分)
12. (2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