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文化科学普及与教育。
C.服务设备:设置供休息用的坐椅、亭、廊等设施,也包括饮食服务的餐
厅、茶室、摄影等,厕所、垃圾箱、灯饰等。 D.园林管理区:管理办公室、附设花圃、苗圃等。
②综合性公园规划: 滨河公园:位于云县城区中部,面积7.17公顷,为一个供城市居民休息、娱乐、游览、赏花、观景的滨水公园。 象山公园:位于云县城西部,以自然式公园的形式出现,与城市背景山体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城市与生态之间的视线与景观沟通廊道。面积为10公顷,服务半径为方圆15公里,绿地占80%,硬地铺装占10%,管理用地小于总面积的1%,公共服务设施占总面积的4%。结合现状改造,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形成以生态景观、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为主,集休闲、登山、观光、及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加强景点建设,积极发展绿色旅游商品,争取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实施项目在象山山体范围内,主要为道路的布置以及景点的建设,除设置一些必需的卫生用品(如垃圾箱)、道路和公共设施(如厕所、休息凳椅)外,控制其它不必要的人工设施。使用中,必须严格加强环境保护及防火意识,为增加公园
景色可在公园中间植少许凤凰木,增加秋季风景。 黄薯山公园:本规划以黄薯山为森林公园,面积11公顷,森林公园除在现有林地基础上增加道路、管理房、必要基础设施外,不允许建盖任何建筑,以免影响公园景观。远期规划加大休闲公园的风景林建设力度,改造林相,增强森林景观的观赏性,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如:羊蹄甲、复羽叶栾树、枫香等)进行自然式种植,体现黄薯山公园自然风光。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绿地占40%,硬地铺装占10%,管理用地小于总面积的1%,公共服务设施占总面积的4%。其间间种复羽叶栾树、香油果、榕树等,增添季相变化。 2、居住区级公园 在城区规划了多块区级公园,主要供居民休息游玩(绿地内部地段设亭、廊、花架、座椅与休息、观赏平台等)。小区级公园结合小区的开发配套建设,形成居民日常游憩服务绿地。 3、其它公园:结合地区的历史古迹、建筑文物,设置各类主题公园。 文笔塔公园:该公园结合文笔塔的保护进行开发建设,规划面积3.1公顷,以保护文笔塔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破坏原有建筑。
四、街旁绿地
规划在新建区内修建9个街头绿地、小游园,面积在0.1~0.3公顷之间,间隔为500米左右。为市民提供交流、娱乐、休憩的场所,在增加城市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地被和草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设施尽量简单,硬地铺装占30%~35%,园中尽量减少建筑小
品的数量,节约建设投资,提高生态功能。
五、城区滨水公园绿带
在建成区南河、北河两岸的4~50m的范围内建设滨水公园绿带,这两条河流贯穿县城,在滨河公园处汇合改称罗扎河。规划建设两条滨水绿带,结合河道整治设置护坡、台阶作为亲水性设施,同时开辟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游憨设施供附
近居民使用。
植物的选择上以耐水湿、景观价值高的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搭配营造富有
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公园绿地规划面积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绿地名称 象山公园 黄薯山公园 文笔塔公园 滨河公园 人民会堂 现状客运站搬迁后新建广场 滨河广场 瓦窑坝片区广场 南、北河滨水绿带 街头绿地等零星绿地 合计 规划面积(公顷) 10 11 3.1 7.17 0.24 2.7 1.6 4.27 37.48 5.77 83.33 备注 已建成 已建成一部分 已建成一部分 已建成 已建成 新建 新建 新建 已建成一部分 新建 第二节 生产绿地(G2)规划
生产绿地是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坪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化效果。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文件),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为适应现代城市绿化发展的需求,规划扩大生产绿地面积,苗圃面积到规划末期应不少于20公顷。
一、规划主要布局、构思
(1)圃地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标准(CJl4—36)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2)县城建设园林绿化用苗现主要由云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苗圃和私人苗圃
供应。
(3)生产绿地建设,既要以全县性专业苗圃、花圃为主,又要引入竞争机制,
鼓励扶持私人参与开发建设,作为补充调节。
二、园林生产绿地规划
现状云县的生产绿地主要有云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苗圃和私人苗圃,总计约20公顷。至规划末期面积为26.68公顷。
城市绿化苗木生产应以云县乡土树种为主,如灯台树、羊蹄甲、榕树、香油果等,针对城市绿化用苗的特点,应提前3到5年开始育苗工作。近期城市绿化苗木供应不足时,可在全省范围进行调节、调运。
近期生产绿地建设的重点是整合已有生产绿地的经营模式,对已有国有或集体所有(近10年内不会变动位置)的生产绿地,加强技术投入、提高自繁自育能力、加强乡土树种的驯化、适当引种外来苗木、增加城市园林绿化材料品种,以实现城市的物种多样性,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需求。对于农民自发经营的苗圃进行规范,并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近期还适当规划一些新的生产绿地,满足城市
扩大建设的需求。
远期项目的绿化苗木以本地自产为主,同时,提供部分优秀树种推向省内外市场。苗圃建设可考虑先圃后园的发展思路,拓宽苗圃建设的资金来源。
第三节 防护绿地(G3)规划
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而设置的防护林地,如城市防风林、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卫生隔离带,以及为保持水土、保护水源、防护城市公用设施和改善环境卫生而营造的各种林地。
云县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大气、水体、土壤、噪声等方面的污染正日趋严重,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为此,本规划在县城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类型防护绿地,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功能,减轻有害因子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一、绿地有关技术指标
(1)以防止工厂的公害、灾害为目的的防护绿地:以50米至200米为标准,
如果是巨大的重化学工业地带时,应该是300米至500米。 (2)划分地区或用以分隔的防护绿地:以20米至50米为标准。
(3)防止交通公害的防护绿地:应大于30米。
因此在沿祥临二级公路两侧规划20米宽的防护隔离绿地;穿越城区的高压走廊下设置10~50米宽的隔离绿带;垃圾处理厂周围设置800米宽的卫生隔离带;污水处理厂周围设置100米宽的卫生隔离带。工业区与生活区间设置50—100米宽的防护隔离绿带。
二、防护绿地规划布局 (1)工厂企业的防护林带
在云凤工业区与城区连接地段规划设立绿化隔离带,根据地形、地势可在隔离带中设立部分休闲设施或规划为小游园,供居民休憩、娱乐。
(2)沿公路、河流防护林带
在过境路上,规划种植两排景观性、抗污染性、遮荫性强的常绿乔木。 在南河、北河及罗扎河等河流两侧控制4~50米的绿线,种植耐水湿的常绿或落叶乔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