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铃薯是( )作物。
A、自花授粉 B、异花授粉 C、常异花授粉
3、在A/B2 C2.选择育种: 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
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2 分)
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2 分)
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 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2 分)
5.体细胞杂交: 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2 分) 二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5分)
⑴ 稳产⑵ 优质⑶ 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 杂交种品种⑸ 无性系品种 ⑹ 研究 ⑺ 创新⑻ 利用⑼ 群体内改良⑽ ⑾ ⑿ ⒀ ⒁ ⒂
三 选择题(每题1 分共11 分)
1— —6题分别为⑴、⑶、⑴、⑴、⑴、⑵ 7——11 题分别为⑶、⑴、⑵、⑶、⑴
四 问答题(1—4 每题10 分,5—8 每题5分,9 题4 分) 1、答:
(1)衍生系统法:
①概念:混合种植不加选择(选系不选单株),淘汰不良衍生系统,直至产量 及其它性状趋于稳定的世代(F5-F8);优良的衍生系统内选单株,下年选优系, 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直至育成品种。这种育种方法称为衍生系统法。(1分) ②工作要点:(2 分) 或F3 选单株;
B.混合种植不加选择(选系不选单株),淘汰不良衍生系统,直至产量及其 它性状趋于稳定的世代(F5-F8)
C.优良的衍生系统内选单株,下年选优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直至育成 品种。 ③优缺点:(2 分)
A. 兼具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两法的缺点。 B. 选择的可靠性高:先选遗传力高的性状再选遗传力低的性状。 发挥了系谱法的长处(早代选株,按株系种植,尽早获得株系材料);
弥补了系谱法的缺点(不会使所处理材料在若干世代内增加太多,又可保存较大的变异)。 保存了混合法的优点(大大减少工作量);克服混合法的缺点(减少在混播条 件下群体内出现不同类型间的竞争问题;集中精力在有希望的材料中进行选择。) (2) 单籽传法:
①概念:杂种早期世代,每株只收一粒种子,混合播种,到了后期 世代,才选择单株,分株收获,进行株行、株系比较试验方法。(1 分) ②工作要点:(2 分)
A. 从分离世代开始,每株收获一粒种子,混合保存;下一世代稀植前一世代 所收获的种子;
B. F5 代开始选择性状较好的单株,当选单株收获全部种子; C. 前一代单株种子种植成株行,选择好的株行; D. 种植株系试验,选择优系。
③优缺点:(2分)
A. 尽可能保存杂种群体遗传变异的多样性
B. 有效地加速杂种群体世代进展。在最小的面积内,利用最少量的人力, 产生大量的株系或品系,供进一步比较试验用。 C. 品系的纯化和稳定情况不及系谱法
D. 如要改进的目标性状的表现受一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则利用温室或加代繁 殖会有一定困难
E. 缺少田间评定,而且只经一次选择,故要保留较多的品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后期工作量大。 F. 如果没有加代条件,育种群体优劣不齐,分离较大,最好不用单籽传法。 2、答:
三系七圃法:
1) 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1982)提出了杂交稻三系七圃法原种生产程序,即选 择单株、分系比较、混系繁殖。(1 分)不育系设株行、株系、原种三圃;保 持系、恢复系设株行、株系两圃。(1 分)
2) 第 1 季:单株选择保持系、恢复系各选100~120 株,不育系选150~200 株。 3) 第 2 季:株行圃(2分)
A. 按常规稻提纯法建立保持系和恢复系株行圃各100~120 各株行。保持系 每个株行种植200株,恢复系种植500株。
B. 不育系的株行圃共150~200 各株行,每个株行种植250 株。选择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