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

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

【注】

,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

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弃 .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 )(3分) 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

A. B. 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 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D. 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 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谈的是王慎中写作文章 开始学习秦汉的笔法,后来学习欧曾,尤其学习到了曾巩的手法,而唐顺之最终也赞同王慎中的观点并跟 从学习;从具体词语来看,其中“秦汉”“东京”“欧曾”“唐顺之”“旧作”都是名词,而“无可取” “已而”“作文之法”“师仿”“得力于”“不服”皆是文言文阅读乃至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词汇,依据 这些信息,考生就可正确断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