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套练习(带答案) - 图文

(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 C.用二氧化碳制取碳酸饮料 D.用二氧化碳灭火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所盛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中呈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C.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一定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森林中空气清新 10.许多化学物质都是“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D ) A.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碱性土壤的改良有利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线作用越强 创新探究

11.下列能科学地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酸(碳酸)的方法正确是( B ) A.通入石蕊试液后,试液变红色

B.先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试纸没变色;后通过湿润的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色 C.通入水后,水有酸味

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

12.如图向大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为 蜡烛至下而上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由上述结论可以推导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灭火 。 第四节二氧化碳(三) 【课前预习】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大理石 和 稀盐酸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

2.一般用 向上排空气法 来收集CO2而不用 排水法 ,这是因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微溶于水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 【课堂学习】

例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C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E.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这是因为: (1)碳酸钙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控制。

(2)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

(3)不用浓盐酸,因为在用浓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实验现象产生影响。故选C。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二氧化碳可由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制取二氧化碳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C )

A.大试管 B.集气瓶 C.水槽 D.导管

3.实验室制CO2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4.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能用的方法是 ( A )

A.向上排气法 B.向下排气法 C.排水法 D.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药品是( A )

A.石灰石和稀盐酸 B.木炭和氧气 C. 碳酸钠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稀硫酸

6.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C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能力提升

8.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C ) 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 B.用大量的水浸泡 C.加入适量的醋酸后用水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

9.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C )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C )

A.锥形瓶塞处漏气 B.没有加热

C.加入的是硫酸溶液 D.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1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① 长颈漏斗未伸到液面以下

② 导气管伸入试管太长

③ 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太短 创新探究

12.请根据本小题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 B图 (1)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 (3)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 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下,造成气体逸出 。

(4)如B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 试解释原因: 因上层燃着的蜡烛先接触倒入的二氧化碳 。

(5)实验室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试问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到二氧化碳? 请说明理由: 能。因为CO2溶解性有限,从导管口产生的气泡在水中能较快浮起而逸出 。(已知:通常状况下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第五节保护大气圈(一) 【课前预习】

1.大气圈根据 性质 和 高度 的不同,可以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电离层 和 散逸层 。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 对流层 ,它能形成云雾雨雪。平流层中含有 臭氧 ,可以吸收 紫外线 ,使生物免受伤害。在 电离层 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 2.对流层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上升,这种现象叫 温室效应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一氧化二氮 等。 【课堂学习】

例1 在世界的大中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上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B ) A.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 B.几十万辆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渣、废气造成的 D.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造成的 解析: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矿物燃料(含硫的煤)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的尾气(主要为一氧化碳)等。而在大中城市,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汽车的使用量不断上升,同时也造成了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因此应提倡使用绿色环保型汽车。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C )

A.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植物生长更为繁茂 C.频繁地受天外来客的袭击 D.没有白天和黑夜 2.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集中在( A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3.地球表面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 A )

A.1000千米 B.2000千米 C.3000千米 D.5000千米 4.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 ( A )

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

5.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D )

A.N2 B.O2 C.H2 D.CO2 6.大气圈分成 五 层,其中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聚集在_对流层_;含有可以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的臭氧在 平流层 ;电离层 能够反射无线电波_,实现无线电的远距离通讯。

能力提升

7.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

A.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地球表面绿化面积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用液化气、煤气代替柴草 D.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8.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C )

(1)对流层中,温度适宜 (2)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3)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 (4)在高压电离层,利于改变航向 A.(1)(3) B.(2)(4) C.(2)(3) D.(1)(2)(4)

9.如下图所示,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b处上升最高的是 ( D )

创新探究

10.近年来,世界上的气候越来越反常,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厄尔尼诺现象又与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 煤、石油等矿石燃料的燃烧 _; ②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植物的 光合 作用。

③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你会怎么做?_多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_。 第五节保护大气圈(二) 【课前预习】

1.臭氧层空洞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入 氟利昂、氮氧化物 等引起的。

2.一般认为,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 可吸入颗粒物 。3.空气质量预报内容包括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和环境空气质量等级 。 【课堂学习】

例1 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D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臭氧

解析:太阳在给地球带来光和热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一些看不见的射线,其中一种是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有杀伤作用,而分布在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发出紫外线中的99%以上,对地球上生物起保护作用,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臭氧层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C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