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创新探究
11.据《北方晚报》报道:2009年1月4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
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地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这雪为什么不见了?请提出你的看法 雪升华后不见了 。
(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的原因 当时气温为零下15摄氏度,雪不可能熔化(没有
到达熔点);另外地上是干爽的,没有水迹,说明雪未经过熔化 。 12.看图回答: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__海水蒸发__ ③ __大气水输送 _ ④__ 降水 ⑦ __地下径流 _
(2)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__太阳辐射能 _。 (3)海洋水和陆地水通过_海陆间循环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一) 【课前预习】
1.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__均一_、__稳定_的_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_溶质_和_溶剂_组成的。一般溶剂必须是 液体 ,而溶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和气体 。
2.悬浊液是_固体小颗粒_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乳浊液是_液体小液滴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它们与溶液的区别: 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 【课堂学习】
例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凡是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中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无水酒精、纯水都是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溶液的外观特征只有两点,即均一和稳定。溶液的颜色有各种各样,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碘酒是棕色的。所以C中把无色作为溶液的共同特征是错误的。我们接触到的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是水,但不能认为只有水才能做溶剂。例如酒精、汽油也都是常见的溶剂。正确答案是B。 【课后提高】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C )
A.冰水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 3.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D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4.下列属于悬浊液的是( B )
A.油滴在水中 B.泥土跟水混合 C.高锰酸钾溶于水中 D.牛奶 5.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6.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4)(5) 形成悬浊液, (1) 形成乳浊液,(2)(3)形成溶液。(填编号) 能力提高
7.下列与人密切相关的4种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 ( B ) A.“伊利”纯牛奶 B.“娃哈哈”矿泉水 C.黄河水水 D.血液 8.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D ) A.植物油与水 B.碘与酒精 C.面粉与水 D.食盐与水 9.把20克食盐溶液放在蒸发皿内,加热蒸干后,得到食盐4克,则其溶剂水的质量是( D ) A.24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