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oC之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什么影响。
二、温度对花卉植物分布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地带,具有不同的植被类型。花卉植物的耐寒力因为不同气候带的气温而有很大的差异,根据花卉耐寒能力的不同,将花卉植物划分为六类:
1、耐寒性花卉: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以及寒带地区,耐寒但不耐热,冬季能忍受-10oC或更低的低温而不受害,多数为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抗寒能力强。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及东北南部寒冷地区能够露地安全越冬。
2、半耐寒性花卉:这类花卉多原产于温带地区较暖和的地域,耐寒力较强,但比耐寒性花卉差。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需要附加防寒措施才能越冬。
3、喜凉花卉 : 喜凉花卉在冷凉气候下生长良好,稍耐寒但不耐严寒,但也不耐高温。一般在-5oC左右不受冻害。如梅、桃、月季、腊梅、菊花等。
4、中温花卉: 一般能耐短期轻微的霜冻,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能露地安全越冬。例如苏铁、山茶、桂花、含笑、杜鹃、夹竹桃、金鱼草、报春花、栀子花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5、喜温花卉:性喜温而不绝对不耐霜冻,一经霜冻,轻者枝叶坏死,重则全株死亡。一般在5oC以上能安全越冬,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部分地区及华南地区能安全越冬。如茉莉、叶子花、白兰花、瓜叶菊、非洲菊、蒲包花和大多数一年生花卉就属于这种类型。
6、耐热性花卉:多原产与于耐寒,在10oC甚至15oC以下便不能适应。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台湾大部分地区及西南少数地区能露地安全越冬。米兰、扶桑、红桑、变叶木及许多竹芋科、凤梨科、芭蕉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胡椒科热带花卉就属于这种类型。
温室花卉为不耐寒花卉,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不能露地越冬,只限于在温室栽培,根据需要的温室温度不同,又划分为:
(1)低温温室花卉:原产于温带地区的南部,生长期间要求5-8oC,属于半耐寒花卉; (2)高温温室花卉:原产于热带,生长期间要求15oC以上; (3)中温温室花卉:原产于亚热带,生长期间要求8-15oC。
三、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具有很明显的影响: (1)春化阶段的低温是花芽分化的必须条件;
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花芽分化和发育所要求的最适宜温度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 A、在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的花卉。B、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的花卉
(2)、温度对花芽分化后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春化阶段以后,花芽的生长发育又必须要适宜
的温度;某些植物,花芽分化后的发育中,初期要求温度较低,以后温度逐渐升高能起到促进作用;温度还可以影响花色,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减弱,许多植物的花色变浅,如落地生根属的植物;
矮牵牛的兰、白复色品系中,30-35oC高温下,花为兰色或紫色,15oC时花为白色,在15-35oC之间时,花呈兰白复合色,如果接近30-35oC,兰色增多,温度降低,白色增多。
花卉的耐寒力可以通过锻炼而部分获得;
花卉的耐热性与耐寒性相反,如耐寒性强则耐热性差,反之如果耐寒性弱,则耐热性强; 高温对花卉致死的机理: 主要是使细胞的原生质变性。
第二节 花卉生长发育与光照
光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源。 光子 CO2+H2O ----- C6H12O6+O2
光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波长度、光波组成。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同时还影响到植株的形态结构如: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茎的粗细、节间的长度等等,此外还会影响到花色素的生物合成,因而影响到花卉的色泽。但是,不同花卉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讲,喜光的阳生植物要求光照充足,才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其生长就会受到阻碍,如大多数露地栽培的花卉;相反,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