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 - 重点笔记

情况一:平泉庄——洛阳——李德裕——异花奇石

浣花溪草堂(杜甫草堂)——成都——杜甫——田园野趣

情况二:庐山草堂——庐山——白居易——《草堂记》 情况三:辋川别业——陕西蓝田——王维——《辋川集》、《辋川图》 嵩山别业

履道坊宅园——白居易 城市私.园,《池上篇》,植物以竹林为主,体现了当时的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 浣花溪草堂——杜甫 郊区别墅园 庐山草堂——白居易 风景名胜 辋川别业——王维 庄园别墅(P156)

白居易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先后主持营造了自己的四处私园:洛阳履道坊宅、庐山草堂、长安新昌坊的宅园、渭水之滨的别墅园。

唐代文人园林的假山,以土山居多,也有用石间土的土石山,纯用石块堆叠的石山尚不多见但由单块引料或若干块石料组合成景的“置石”则比较普遍

白居易是最早旨定“置石”之美学意义的人,认为太湖石是一等园林石材。

寺观园林: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分院制,由若干个以廊庑围合而成的院落组织为建筑 群——慈恩寺(牡丹、荷花),水庭也是唐代寺观园林的一种表现形式。

水庭:在殿堂建筑群前面开凿一个方整的大水吃,池中有平台。

隋唐风景名胜园:长安曲江池

文人园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推而广之,则不仅是文人经营的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P169)

长安城内,开辟公共园林比较有成效的,包括三种情况: 一、利用城南一些坊里内的岗阜一一“原”

二、利用水渠转折部位的两岸而创为以水景为主的游览地,如著名的曲江。 三、街道的绿化。(P179)

唐长安市树:槐树。

唐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皇家园林:西苑,华清宫,九成宫。

全盛时期的造园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大致概括为以下六方面: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

9

致处理。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代又有所提高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P186)

五、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

宋代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其历史背景为:

1、宋代,与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的同时,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 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3、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 4、中唐以后,诗词无论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之外,品茶、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

综上所述,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进了造园的繁荣局面,乃属势之必然。(P190)

南宋开始形成西湖十景。

东京;只有大内御苑;后苑、延福宫、艮岳

行宫御苑: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东京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骞戦姀銈呯婵°倐鍋撶痪鎯ь煼閺岋綁骞囬锝嗏挅濠电偛妯婃禍婊堝礃閳ь剙顪冮妶鍡楀Ё缂傚秴妫楀玻鍧楁偄閸忓皷鎷虹紒缁㈠幖閹冲繗銇愯缁辨帡鎮╅崘鑼患缂備緡鍠栭悧鎾崇暦閹烘鍊烽悗鐢登圭敮鎯р攽閻樺灚鏆╁┑顔碱嚟閹广垹螣娓氼垳鈧埖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勭焿缁查箖骞嗛弮鍫晬婵炴垶锕╂导锟�<<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