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又顾及种植户、企业的生产实际,同时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获取满足加工需要中强筋小麦产品。
(3)标准编制遵循真实性和实用性原则。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示范结果进行编制,同时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协调生态适宜区,使标准和生产实际协调统一,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增强实用性。 三、 编制过程
1. 工作过程 (1)工作基础
本标准的制定是以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先后承担了2015年河南省中原学者获资助项目“高光效小麦亲本培育与品种创新”、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小麦-玉米节能减投高产保质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2017年国家十三五计划项目“超高产育种新材料创制与新品种选育”、2017年新乡市科技重大专项“高光效小麦系列品种培育与示范应用”等,围绕百农418实现安全、高产、优质、稳产、高效技术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别在焦作市、周口市、南阳市、新乡市、漯河市、济源市等地进行相关研究,为本标准的制定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及技术经验,为制定本地方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5
(2)成立规程制定小组
为做好《百农418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组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了以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丁位华博士等为主要成员的“百农418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小组”,并多次召开了规程制定小组会议,确定了规程制定原则,拟定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对标准文本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并有效监督了标准制定工作的每一步实施。
(3)初稿的编制
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规程制定小组成员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小麦生产基地一线,积极与种植户、农技人员进行沟通,听取他们对小麦生产管理中的建议;积极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对百农418生长特性、小麦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适应性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经过规程制定小麦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完成了《百农418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初稿的编制。
(4)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专家意见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规程制定小组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对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随后,规程制定小组将征求意见稿分别送至河南农业大学国麦中心、
6
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河南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和新乡市农业农业局植保所等有关栽培、育种、水肥利用和植保等4位专家审阅,广泛征求意见,4位专家均回函对相关领域提出了宝贵意见。经过修改,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
2.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
标准起草小组由丁位华担任组长,主要起草人有丁位华、茹振钢、胡铁柱、冯素伟、姜小苓、李璐、孔祥云、金立桥、齐冰玉、刘静、王伟莉、李瑞坤、李子同、王贺梅等人员。其中,
丁位华、茹振钢:负责标准起草组织与协调,标准起草的总负责人。
冯素伟、姜小苓、金立桥:负责标准草案的起草与编写,以及相关试验数据的测定、收集和分析整理。
胡铁柱、李璐、孔祥云:负责生产实地调查与省内各生产单位建议的征集,协助有关实验数据的测定和收集,文稿的编写校对。
齐冰玉、刘静、王伟莉、李瑞坤、李子同、王贺梅等负责生产基地建设、区试鉴定及示范推广。
这些工作为百农418的审定和大田生产应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2018年百农418在河南推广应用了30余万亩。2019年在河南推广应用了50余万亩。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7
1. 第5章 播前准备
本技术规定条件下,适宜的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精细整地以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有利于百农418综合抗性的提高和对肥料的充分利用。其中,通过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可以明显预防地下害虫和降低一些病害,幼苗受到伤害的概率明显降低,实现了减药的目的,从而保护了环境。因此,在符合GB/T 15671规定要求和GB/T 8321规定要求前提下,要进行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
在肥料利用上,经过研究表明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及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70%作基肥,30%作追肥,百农418产量能显著提高,因此增施有机肥,基追结合,氮肥后移。但由于地区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不同,苗情也会出现不同,因此追肥可根据苗情分一次或两次施用。
同时研究表明,深耕深松能打破犁底层,使土壤上下通透,上虚下实,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抗寒性。因此耕翻深度达到23 cm~25 cm,耙平耙碎,利于百农418的根系生长。目前,旋耕机作业比较普遍,省时省力,但连续几年旋耕,对小麦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建议连续旋耕3年的麦田要深耕深松一次。 2. 第6章 播种
本技术规程中10月5日至10月20日为最佳播期,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