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信息摘抄

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的理念变成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我们迅速行动,主动出击,组织专门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细致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无证、无照流动摊贩、摊点在校门周围云集、销售达不到卫生标准的食品;各类网吧、电子游戏室、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违规经营;各种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学生上、放学秩序等现象,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征求学校所在辖区—--中心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及公安、交警、工商、城管、市容环卫、供电等部门的配合,突出重点、集中整改。

(六)警校共建,铺就平安路。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的通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联合开展世界卫生日相关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同市交警大队联合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系列教育活动,预防校园侵害,提高了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学校主动同市交警大队协商,在学生上学必经之地开辟“绿色通道”。每天中午、下午放学,交警部门都要派专人护送学生过马路。

(七)高度重视卫生安全工作。

为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制定了卫生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并经常性地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公开栏、家长学校交流栏、学校网页、专题讲座、《启明星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卫生安全教育,增强卫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另外,学校还聘请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进行卫生安全工作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卫生教育工作水平。

三、抓创新,促结合,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是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针对实验小学特殊的地理位臵、特殊的学生来源、特殊的学生状况,我们把创建工作与抓创新、促结合联系起来,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党员带动,强化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始终把倡导“依法执教、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作为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目

标,引导教师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把师德建设融入到校风建设、校园文明建设、平安学校建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师德建设成为一项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的工作。同时,结合“五个好”基层满意党支部创建,在平安学校创建工作中,重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划分了党员安全管理责任区,实行党员安全目标责任,做到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区,效果良好。

(二)、特殊子女教育工程,暖人心,稳社会。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个体户子女、特困家庭子女、后进生等“特殊学生”成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关。能否教育好这些孩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启动“特殊学生帮教工程”,成立了“特殊学生”帮教小组,并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专人管理,随时记录,“双管齐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们对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经验,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德育报》《法制日报》《齐鲁晚报》等一些报刊上刊登,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为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疏导结合,文明上网。学校针对目前“黑网吧”流行的弊端,注意扬利避短,因势利导,制定有力措施,正确引导孩子安全文明上网,使网络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崭新平台。学校积极采取疏导措施,为让每一位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网上愿望和需求,学校专门设立了“平安预警网站”,开通了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的“网上心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迷惑及时地与自己信任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另一方面,我们又充分利用校园里宣传栏、橱窗、红领巾广播站和雏鹰电视台,书画长廊等育人阵地,通过漫画、打油诗、图文搭配、自编歌谣、专题片等不同形式进行网络文明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网上的一言一行可能导致的后果,认识到学校、家庭对自己网上行为的担心。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提倡“五要五不要”注重引导学生们的网上言行(“要善于网上学习,不要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交流,不要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要随意约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要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要沉溺虚拟时空。”)增强自身网上抗干扰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扎实深入地开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校工作。

根据 “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区规划及区教育局《教育系统关于法制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实验小学关于法制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方案》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宣传,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由于学校思想重视,措施扎实,青少年法制教育以及依法治教工作成效显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

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利川市小河民中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是落实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全体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使每位教师掌握了解特殊学生心理的途径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能以向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去影响、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是加强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求各年级、各班级认真开好健康教育课、班会课,加强关爱人生、关爱生命的教育,做到“教师、教材、课时、效果”四落实,同时,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各类文娱、体育、社会活动,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开通亲情电话栏目等途径,及时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安排教师家访,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设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邀请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单位有关人员到校举办讲座,共同参与学生的

教育管理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沁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开展学习活动。

该局明确提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保持党员先进性结合起来,把其纳入党课的重要内容,学习杨善洲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的公仆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二是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学习杨善洲同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大兴廉政之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打造廉洁国土;三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学习杨善洲同志坚忍不拔植树富民的宗旨意识,立足本职岗位,创新思维方式,砥砺奋进拼搏,提升工作标竿,创造一流业绩,勇当创先争优先锋,服务好人民;四是与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结合起来,学习杨善洲同志身居高官不求享受的高尚情怀,在全系统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沁阳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理念,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构筑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思想防线,取得显著成效。日前被焦作市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首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明确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人。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与国土所及局直属单位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强化廉政文化建设。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人手一份廉政承诺书。承诺书随业务档案永久保存,实行终身制负责。一月一堂党风廉政建设党课。充分利用周六学习日,采取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影片、到市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参观、举办预防贪污贿赂职务犯罪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警示效果。一季度一场廉政知识测试,检验学习效果。2010年以来,该局党组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为契机,结合开展国土资源领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创新理念,更新方法,不断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先后富有成效的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活动;投入资金2万元建立了50米长的廉政文化长廊、设置了廉政文化宣传栏和党务、政务公开栏、开通了局域网廉政文化专栏、制作廉政文化桌牌120个、廉政纸杯5000个、廉政电脑屏保50个、印制廉政工作日志200本、群发廉政短信500余条。并且该局还通过开展廉政知识书法比赛、“家庭助廉、争当廉内助”等活动,扩展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激发了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热情,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思想防线。

第三,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沁阳市国土资源局工作质量标准》,印发全局各单位对照执行;严格实行目标百分考核奖惩管理机制,将各项目标细化、量化、落实到岗到人;严格实行月度绩效考评与工资挂钩制度和工作过错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权力运行监督、民主公开、制度落实和问责追究等五大机制,着力抓好转变管理职能;深入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为了把廉政风险点查全、查准、查清、查透,局党组专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到不留死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着力实现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风险防范全覆盖无缝隙,并将其重新梳理整合、划分等级后,印制成册,发放给全局干部职工。共排查处廉政风险点234个,制定防范措施220个。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