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技术方案 - 图文

2.3.3 省内班线客车跟车记录表(103-2表)

对于执行固定运营线路运输的样本客车(如班线客车和公交汽车),由于中途有旅客上下车,调查员仅根据被调查对象填写的客运量和总行程,所计算的旅客周转量可能高于实际数值,因此,要求采用跟车调查的方法予以验证和调整。但是,跟车调查要花费调查员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对所有样本车辆在他们的整个调查期内都进行跟车调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一般一条固定线路上各运次的运输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进行跟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其中诸如中途大致上下车旅客的人数、每个运次的平均运距等有规律性的指标,为计算旅客周转量和检验实际访问被调查对象时所回答内容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所以,在安排跟车调查时,对典型的固定运营线路,有选择地对部分样本车辆的典型趟次进行跟车调查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调整系数,辅助计算每一个样本车辆的旅客周转量。 2.3.3.1 基本要求

(1)调查时间:在规定调查期内一个样本2天,兼顾工作日和周末或工作日和赶集日。尽量使得样本调查时间平均分布与四个规定调查期。

(2)调查方法:本调查表要求调查员选择县区内经营具有代表性线路的样本车辆,通过跟车调查对班线客车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跟车调查的样本车辆一个县区不少于4辆(热线2辆、冷线2辆)。当日发班次超过4班时,可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班次进行跟车调查。

(3)由调查员负责填写,一个样本车辆一天填写一张调查表。 (4)本调查表中的所有指标都为必填指标。 2.3.3.2 调查表填写

(1)跟车日期填写

跟车日期填写调查员跟车调查的实际日期,可以是实际调查期内的任何一天。日期类型选择填写①工作日(即周一至周五);②周末(即周六和周日);③赶集日(即农村地区的赶集日)等。例如:跟车日期为12月20日,日期类型为①工作日(即周一至周五)。

(2)基本信息填写

调查表阴影部分的指标(包括车牌号码、经营区域、核定载客位、班线起

26

点站、班线终点站)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完成了整理,可根据样本车辆库的相关信息填写。

(3)跟车信息填写

具体的指标解释可参见《省内班线客车跟车记录表》的填表说明(略)。 需要注意的是:

① 趟次序号:当一日内跟车趟次超过2次时,可调整原有调查表格式以便跟车信息填写,如下表所示:

趟次 序号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站点 编号 1 … 20 1 … 20 1 … 20 1 … 20 站点名称 发车时间 (时:分) 距离起点里程 (公里) 上客人数 (人) 下客人数 (人) ② 站点编号:当一个趟次中停靠站点数超过20个时,可调整原有调查表格式以便跟车信息填写,如下表所示:

趟次 序号 1 1 1 1 站点 编号 1 … 20 … 站点名称 发车时间 (时:分) 距离起点里程 (公里) 上客人数 (人) 下客人数 (人) ③ 始发站的距离起点里程为0;始发站的下客人数为0,终点站的上客人数为0,且一个趟次中的上客人数总计与下客人数总计应该相等,即第6列之和等于第7列之和。如下表所示:

27

趟次 序号 1 1 1 1 1 1 1 1 站点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站点名称 发车时间 (时:分) 距离起点里程 (公里) 上客人数 (人) 20 5 2 3 2 1 0 下客人数 (人) A B C D E F G H 8:00 8:10 8:30 9:20 9:30 9:40 9:50 10:00 0 10 35 100 110 122 135 145 0 1 0 2 5 8 10 7 0 ④ 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及103表调整系数的计算 ——客运量的计算:客运量=上客总人数=下客总人数

——旅客周转量的计算:旅客周转量=∑(运送的每一位旅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