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修订第四版)习题集

第七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填空题

1、战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内平衡,即消除 和 ;对外平衡,即消除 和 。

2、内外平衡的同时实现加重了国际收支选择的困难,需要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 。

3、对政策搭配理论进行探讨的模型有两类:一是假定 ,二是假定 。

4、解决米德冲突的最佳途径,是针对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个政策目标。同时采取 和 政策。

5、若外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小于内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则用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平衡,用汇率政策实现 平衡。

6、若外部平衡曲线的斜率 内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则用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内部平衡,用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平衡。

7、斯旺图形有两大不足。第一, ;第二, 。 8、IS-LM-BP模型分析了如何以 、 政策同时达成内外平衡的过程。 9、根据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原理填空: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 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 2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3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4 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顺差 10、基本的MF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制下, 政策富有效力,在固定汇率制下, 政策富有效力。

11、大国的MF模型与小国案例相比,结论有所变化,其原因在于 。 12、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表现为向 方倾斜形状。 13、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的MF模型中,浮动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利率 、收入 。

14、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的MF模型中,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表现为收入 、国际收支 。 15、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外国收入 和外汇汇率 。 16、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所反映的是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政府之间,在 方面的 关系。

17、政策协调的方式有信息互换、危机管理、 、 、局部协调、 。

18、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方式有两种,即相机性协调与 。 19、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的根本原因在于 。

20、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弊端有经济主体的不良反应、 与 。 21、妨碍国际间政策协调的主要因素有 、对政策的不同理解、 与参与国的违约。

45

二、名词解释 1、斯旺图形 6、政策协调 11、危机管理 2、政策搭配 7、相机性协调 12、共享目标变量 3、内部平衡 8、规则性协调 13、局部协调 4、外部平衡 9、米德冲突 14、全面协调 5、溢出效应 10、信息互换 三、判断题

1、假定国际收支仅包括贸易收支且汇率可自由浮动的模型以IS-LM-BP模型最为著名。( )

2、假定汇率固定,并在贸易收支的基础上加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的模型以斯旺图形的说明最为直观。( )

3、仅仅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汇率政策寻求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同时实现,必将导致内外平衡冲突。( )

4、若外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小于内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则用支出调整政策实现外部平衡。( )

5、若外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大于内部平衡曲线的斜率,则用财政政策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