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镇海区中心学校 张怡芳

教学背景:

《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章五十九条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我校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展开研究,让更多的学生、老师从数字化教学中受益来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孩子们所面临的学习环境更为复杂和丰富,利用网络等手段,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类信息,获得资源,随时随地地学习,正逐渐成为他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校提出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即让学生每个人拥有一套数字化设备,并享受这个设备所提供的各种平台与资源,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学习的理念、技术和方法。让孩子们具备21世纪的技能,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方向和下一步改革主要的目标。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

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所谓“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2. 情景创设,体验感悟

体验是个性化行为,别人无法替代,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但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促使学生生成体验。如引上网搜集与文中内容相关的资料,同学间再进行交流评价等。又如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和老师、同学对话,交流体验并进行自我对话,最终与作者其鸣生成自己的体验。再如探究情境,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教师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生成体验。叶圣陶曾说:“读书有心境,入境始为亲”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去亲近人物,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心皆若出于吾之口”,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147年前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师: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谁能说说圆明园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园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了精炼、准确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请同学们找一找。(课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二、领略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自读学习

师:多么精炼、准确的评价呀!那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并被称为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利用白板在句子后打上问号。)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分组来学习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吧!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和同学按问题分组学习。(学生分成三组选择问题学习。)

(出示学习提示:

1. 带着问题圈划重点语句,深入研读。 2.借助学习包,浏览资料,批注自己的感悟。

3.如有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向教师质疑问难。)

介绍学习包:在学习包中有圆明园相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同学们在研读时可以点击相应的按钮进行阅读、浏览。

过渡:看到同学们刚才学得很专心、很认真,真是不错!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的体会,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二)交流体会 1.精巧的布局

(1)理解“众星拱月”

师:什么叫“众星拱月”?(板书)【许多星星环绕着月亮。】文中的月指什么?【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星呢?【分布在周围的许多小园。】圆明园的布局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出示图片:圆明园众星拱月似的布局。)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是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园子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圆明三园。看,这就是众星拱月的什么?【月】再看,周围的这些小园就是什么?【星】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这就叫——众星拱月。

(2)感受面积的大

师:看着众星拱月的布局,你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据老师了解,圆明园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我们学校的操场大概有0.1公顷,那么我们就来大概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我们这样大的操场?(课件出示计算公式)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4589个学校操场这么大,可见圆明园有多大。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观啊!这样的布局可以称得上是?【精巧】(板书:布局精巧)谁能读好圆明园这众星拱月的精巧布局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评价:多么精巧的布局啊!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师:正因为圆明园的布局是如此精巧,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我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出示句子、引读)

过渡:好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啊,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表现在哪儿呢?请第二小组的同学来交流你们的想法,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2.宏伟建筑

(1)从语言中感受建筑风格的多样和景点的众多 预设一:

生:因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圆明园内的景观很多。

师: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师:各有怎样的特点呢?谁能具体说说。

生:殿堂的特点是“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的特点是“玲珑剔透”,“买卖街”的特点是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

师:你们看,他眼睛多亮!一看就知道他特别善于思考。圆明园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真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啊!

过渡一: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若学生先读第二句)过渡二:你发现作者在介绍时是如何将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众多的景点连接起来的呢?【用了7个“有”。】

预设二: 生读第二句

师: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向我们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的? 生:举例子。

师:作者举例介绍了哪几个景点呢?

生: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师:圆明园中的建筑、景点是不是只有这6个呢?

生:不是。还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过渡一:你发现作者在介绍时是如何将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众多的景点连接起来的呢?【用了7个“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