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竹片还不能成为书,需要用什么在竹片上写字呢?(毛笔)(板书:简册) (3)介绍纸书。
这时伟大的发明家蔡伦出现了,他发明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老师出示纸张)这就是我们现在用来作书的材料——纸,我们用什么在纸上写字呢?(笔)(板书:纸书)
小结:从泥板书到简册,再到纸书,做书的材料真是越来越方便。 你想在这几种材料上来一次写字体验吗? 活动二:书写体验。 1.学生进行书写体验。 活动要求:
(1)小组内成员分别在三种材料上写一个成语,每人写一个字。(学生活动时打开计时器)
(2)写好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的写字感受。 2.写字活动完成后,老师讲解记录表的填写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贴纸,完成书写材料体验记录表。(老师使用授课助手拍摄学生完成的记录表)
3.学生汇报材料特点,老师直接在白板上进行勾画。 活动三:做一本书。
1.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别将陶泥、竹片、纸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呢?(学生回答)
2.请部分学生演示,边演示边描述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老师
使用授课助手视频同步,便于全班同学观看) 3.请学生谈一谈装订过程的感受。 三、研讨:三种材料做成书的优缺点
1.比较三种材料的书,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2.活动:做书材料大PK。比一比三种做书材料,哪种材料最方便?(学生在白板中直接投票)
3.做书的材料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学生汇报、交流) 播放电子书视频:未来的书 说一说,电子书有什么缺点吗? 4.再次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播放视频:书的历史) 【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
:/(,或搜索: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书的历史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书的历史》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3课。本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制作书的材料的发展过程,感受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
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以此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及用其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成一本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书写材料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的历史知识,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到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书,这些问题只有少数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节目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用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学生对这些问题也是非常模糊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
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做书材料的变迁。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书写、装订等活动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 难点:体验不同时代做书材料的优缺点,认识书本材料的优化演变。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张、竹简、泥板、毛笔、墨汁、木棒、记录表及贴纸。 教师准备:课件、绳子、钉书机。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出示简册),看一看跟你的书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材料不同)
2.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吗?(学生自由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