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特点:人是社会分工的主人而非奴隶;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消灭阶级和私有制以及强制性分工,物质与精神极大丰富。 三 为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

因为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回答和解决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思考。

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发展着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实现理论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化”。

第六章

1. 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1)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社会现象是由无数个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构成

的,它既有客观事实性的一面,又蕴含着价值的维度,因而,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既需要作出事实认知,又需要给予价值评价。

(2)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评价,既要客观地把握社会自身包含的价值维度,从而具有科学的社会认知功能,又要体现研究者所属群体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特定的主体性和价值观。如因价值尺度各异,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社会现象的“事实描述”,应当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结合别人已有的调查材料,互相对照,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加以整理,最后作出描述和判断,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如格言: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

(4)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通过对价值与事实的关系的认识,找到正确评价各种价值观的准绳,正确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的真理性与价值评价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客观地认识社会的性质和矛盾运动,正确地理解并把握人类自身的命运和使命。

2. 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认知就是人们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一种活动,方法与途径为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

(2)观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及其变化,进行细致的考察、观测。“一定的目的”即问题意识,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意识地”,指围绕目的而形成的自觉的研究计划。调查分实地调查和文献调查。文献包括报纸、杂志、书籍记叙的相关资料,也包括有关部门发表的数据资料、档案材料,还包括一些事件当事人的回忆录、日记等等;实地调查主要依靠调查者的经验观察。

(3)社会现象的“事实描述”或“事实判断”,应当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结合别人已有的调查材料,互相对照,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加以整理,最后作出描述和判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目的都在于揭示社会事实的本来面目,而不应当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如列宁所说,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

3. 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1)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就是不断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生产力本身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与深度。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受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终究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发展和变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生产力标志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

(2)生产力尺度是一种客体性尺度,立足于社会的客体方面、客体因素,力求把握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体现着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标准,生产力只有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才能成为评价社会进步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历史活动的主体始终是人。人类历史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

(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的主体价值、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人格等等都应受到尊重。发展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谋划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权益、文化利益、社会的权益。

第七章

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就是在全面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相关总想找基础上,经过了。创造性的转换。而创立的。

首先,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理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展开和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绝对精神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马克思将这种头脚倒置、唯心主义的思想进行了

颠倒\,将之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其次,将核心概念进行了改造。在黑格尔邢里,世界历史既是从哲学观或哲学方法所 研究的历史,实指的是整个人类历史,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发展的。通史。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里的世界历史。就不再是自古到今的由各个民族发展构成的整个人类历史,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即资本主义所开启的新的历史阶段。这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马克思已经借助形态的概念,把人类历史分成不同的形态和阶段,各个阶段各个形态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比之黑格尔将人类历史看做是同质的过程的 理解,无疑是大大具体化和科学了。

再次,黑格尔在理解世界历史时虽然也注意到了劳动的辩证法及其重要作用,但他把劳动更多地理解为是一种精神劳动,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不仅看到了物质生产劳动在人的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更研究了劳动形式的历史变化,是工业这种“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构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深刻的动力。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全球交往活动中既认识到了彼此存在的许多共同利益,形成了一些全球共识和全球行动,同时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文化特质,强化了自 己的身份意识,并对于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权利有了更为强烈而明确的认识。因而经济全球化必然是多极化的,是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又各自坚持自己的民族立场和利益诉求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统一体。看不到这种多元的矛盾统一,或是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态度,只看到共同、合作,只看到积极的方面而忽视差异和消极的方面,或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坚持以僵化过时的意识形态划线,以抽象的争论姓\社\姓\资\设问,都是片面、错误的。也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一般不笼统地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即使使用也当做是一个缩略语,一个简称,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简称。我们对全球化的确切理解,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统一。

3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

目前为止,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还主要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主导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们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当今的全球化是资产阶级主导的,也是资本中田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化。

它们一方面利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梯级发展格局,利用金融和高科技优势,攫取超额利润;

另一方面也确实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发达国家国内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稀释和缓和。

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的历史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净尽,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在发展的同时还会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无法克服的矛盾。随着生产力和世界性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日益饱和化,资本的价值实现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资本逻辑对生存逻辑的压制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人的严重异化状态会逼得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推翻资本的统治。这时,世界历史将转变为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或者说人对物的依赖关系。的阶段将转变为。自由个性。的阶段。这种历

史发展的趋势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