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导学案

作 探 究 地相距17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妈妈今年46岁,小强今年12岁,再过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强年龄的3倍? 3、师徒俩合做了一批零件,完成时师傅做了200个,师傅1的25%比徒弟的 多14个,徒弟做了多少个? 5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设未知数为X。 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 第83页第9---14题。 达 标 检 测 课 后 反 思

课 题 比和比例 (一) 课 型 学 习 目 标 复习课 设计教师 刘碧慧 执教教师 1、我能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 过复习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解比。 重点 教学 能够应用比的意义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培养学生的分难点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学 案 自学第84页内容,进行知识梳理。 1、整理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 比 比例 导 案(个性备课) 自 主 学 习 2、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比 分数 除法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有什么联系? 4、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自 主 合 1、(1)求比值: 78510 : 2669 作 探 究 (2)化简比: 2685104 : 0.12 :2 : 524721(3)、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 求比值 化简比 2、求比例尺。 一条绿化带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求实际距离。 在比例尺1:8000000的地图上,量的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求两地AB的实际距离。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题。 一般方法 结果 达 标 检 测 2、完成练习十七第5、6、7题。 课 后 反 思

课 题 课 型 复习课 设计教师 比和比例(二) 执教教师 学 习 目 标 1、我能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 重点是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重点 教学 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难点 课前 准备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学 案 一、正、反比例的意义: 1、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③两种量的积一定。 2、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导 案(个性备课) 自 主 学 习 y?k(一定)?正比例x?y?k(一定)?反比例 x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牛奶袋数(袋) 质量(g) 1 2 3 4 5 就1、2两表分别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分别写一个等量关系式。 220 440 660 880 1100 2、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变化情况如下。 每袋面包个数 2 3 4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