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比例流转税 D、累进所得税
正确答案为:C
1、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被称为()
A、“帕累托最优” B、完全竞争 C、市场失灵
D、外部效应问题
正确答案为:A
2、当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的状态:没有一种状态的改变能使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好而不同时使另一些人处境变坏。这种状态称为()
A、免费搭车现象 B、边际效用递减 C、市场失灵 D、帕累托最优
正确答案为:D
3、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正确答案为:A
4、对于某些产品,如果由市场提供,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一旦由别人免费提供则自己会争相使用,此即所谓()现象。
A、竞争失效 B、偏好不合理 C、免费搭车
D、分配不公问题
正确答案为:C
5、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正确答案为:C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倾斜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正确答案为:D
7、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
A、弥补市场失灵
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 D、加强法制
正确答案为:B
8、公共产品不包括()
A、私人汽车 B、行政 C、国防 D、治安
正确答案为:A
9、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有效提供而必须由政府提供,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自己免费使用,此即所谓()现象
A、竞争失效 B、偏好不合理 C、免费搭车
D、分配不公问题
正确答案为:C 10、公共产品提供后,在其效用覆盖区域内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他人的利益,也不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这即是()。
A、非排他性 B、非对抗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为:A
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划分标准是()
A、产品消费方式 B、产品受益范围 C、产品所有权 D、产品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为:B
2、公共经济的主体是()。
A、各级政府 B、国有企业 C、公安机关 D、公共部门
正确答案为:A
3、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
A、混合物品 B、固定资产 C、消费品
D、准私人物品
正确答案为:A
4、公共选择理论始于二战后的( )
A、苏联 B、西方 C、中国 D、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