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应避免有过大的水平面 铸件结构有利于自由收缩
10、何谓金属锻压性能?影响锻压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答:金属锻压变形的难易程度称为金属的锻压性能。
主要因素:化学成分 组织结构 变形温度 变形速度 应力状态 11、热处理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答:过热
过烧 氧化 脱碳变形 变形和开裂 残余内应力 硬度不足 六、计算、问答题:
1、测定某种钢的力学性能时,已知试棒的直径是10mm,其标距长度是直径的五倍, Fb=33.81KN,Fs=20.68K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是65mm。
试求此钢的σs,σb及δ值是多少?
解:σs=Fs/Ao=20680/3.14×52=263.44Mpa
σb=Fb/Ao=33810/3.14×52=430.70Mpa δ=(65-50)=30%
答:此钢的σs=263.44Mpa σb=430.70Mpa δ=30%
2.有一钢试样,其原始直径为10mm,原始标距长度为50mm,当载荷达到18.84kN时试样产生屈服现象;载荷加至36.11kN时,试样产生颈缩现象,然后被拉断;拉断后试样标距长度为73mm,断裂处直径为6.7mm,求试样的σs、σb、δ5和?。
解:由题中条件及计算公式得
σs=Fs/So=18840/(3.14*102/4)=240(N/mm2) σb =Fb/So=36110/(3.14*102/4)=460(N/mm2) δ5=(L1-L0)/L0×100%=(73-50)/50=46%
?=(S0-S1)/S0×100%={(3.14*102/4)- (3.14*6.72/4)}/(3.14*102/4)
=(100-44.89)/100=55.11%
答:试样的σs=240(N/mm2)、σb =460(N/mm2)、δ5=46%、?=55.11%。
3、画出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并分析40钢由液态缓冷至室温所得的平衡组织。 答:略
4.简述碳的质量分数为0.4%和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冷至室温时其组织变化过程。
答:对于碳的质量分数为0.4的铁碳合金,由液态冷至AC线时,开始结晶出奥氏体(A);温度下降奥氏体(A)增多,液体减少;温度降至AE线时,液体消失,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A);当温度降至GS线时,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F);降至PSK线时,剩余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P);温度降至PSK线以下时,组织基本无变化,组
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F+P)。
对于碳的质量分数为1.2的铁碳合金,由液态冷至AC线时,开始结晶出奥氏体(A);温度下降奥氏体(A)增多,液体减少;温度降至AE线时,液体消失,液体全部结晶为奥氏体(A);当温度降至ES线时,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Fe3CII);降至PSK线时,剩余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P);温度降至PSK线以下时,组织基本无变化,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Fe3CII +P)。
5.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
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使钢件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与适当的回火工艺相配合,更好地发挥钢材的性能潜力。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因为在此温度范围内,可获得全部细小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马氏体。若加热温度过高,则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使钢淬火后的性能变坏;若加热温度过低,则淬火组织中尚有未溶铁素体,使钢淬火后的硬度不足。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1以上30℃~50℃,此时的组织为奥氏体加渗碳体颗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和球状渗碳体,能保证钢淬火后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如果加热温度超过Accm,将导致渗碳体消失,奥氏